美股异动 | 霸王茶姬涨幅扩大至45%,总市值突破75亿美元!老虎全员中签

老虎资讯综合
18 Apr

一心想做“东方星巴克”的霸王茶姬,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加冕时刻。

4月17日,霸王茶姬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茶饮企业。发行价格定为每股28美元,上市首日股价涨幅扩大至45%。总市值突破75亿美元,老虎全员中签!

此前据知情人士称,在霸王茶姬的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中,投资者表达出的兴趣是可认购美国存托股票(ADS)数量的数倍,投资者包括中国的基金和全球纯做多机构。从云南到北美,90后创始人迎来收获时刻

新茶饮市场里,霸王茶姬是一位后来者,2017年才在云南开了第一家店铺。

那一年,奈雪的茶已经开始走出广东,正式开启全国扩张;茶颜悦色也早在长沙闯出一片天地,门店数量接近40家。

一片红海之中,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找到了一个新方向——鲜奶原叶茶,并将品牌定位为新中式国风茶饮,当时这一细分领域竞争相对较小,霸王茶姬也因此迅速在茶饮市场中崭露头角。

2021年,霸王茶姬总部搬迁至成都,迈出全国开店战略的重要一步。2022年底,霸王茶姬门店总数突破1000家。

铺开霸王茶姬的招股书,门店数量在过去几年几乎呈翻倍增长。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其全球门店数分别为1087家、3511 家、6440家。其中,加盟门店占比超97%。2025 年,霸王茶姬计划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新开1000至1500家门店。

伴随着店铺的扩张,霸王茶姬的营收和利润也随之迎来高速增长。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霸王茶姬营收为4.92亿元、46.4亿元以及124.05亿元。同期,霸王茶姬净利润分别为-9070万元、8.03亿元以及25.15亿元。

而在上市进程推进上,霸王茶姬也保持着高效的节奏——2025年3月6日,证监会发文审批通过了霸王茶姬在美国的上市备案;3月26日,霸王茶姬提交招股书。仅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从备案到提交招股书的关键动作。

霸王茶姬的“国风茶饮故事”也让资本疯狂。此前,霸王茶姬公开披露的融资只有两轮:2021年上半年,霸王茶姬连续完成合计超过3亿元的A轮和B轮融资。其中,A轮融资由XVC和复星联合领投,B轮融资由琮碧秋实领投,XVC跟投。

彼时张俊杰透露,融资完成后,品牌大致有两步计划,第一步是“打好地基”,加强茶饮师队伍培养,强化终端门店业务基本功;第二步将以融资为新起点,全面深耕成都,深度拓展全国市场。

IPO前,张俊杰为茶姬控股大股东,持有A类普通股19.9%,持有B类普通股38.7%;尹登峰担任董事、首席运营官,持股7.1%。XVC持股20.3%;琮碧秋实持股10.6%。

大单品战略,撑起半壁江山

张俊杰曾坦言:“尽管水果茶赛道看起来充满商机,但考虑到自身的实力与资源,我意识到在这个领域我无法与领先品牌抗衡,也不愿过度消耗资源。”

他认为,星巴克能把咖啡卖到全世界的逻辑是“咖啡+奶”,聚焦“原叶茶+鲜奶”于是成了霸王茶姬切入茶饮的硬核逻辑。

在品类策略上,霸王茶姬采取大单品策略,力推“伯牙绝弦”这一大单品,这是一款以茉莉雪芽鲜奶茶为基底的饮品,凭借清新的口感和高性价比,深受消费者喜爱。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霸王茶姬在中国市场产生的GMV中,分别约有79%、87%和91%来自其“原叶鲜奶茶”系列。同期,约有44%、57%和61%的GMV来自伯牙绝弦等三款最畅销的鲜奶茶。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8月,“伯牙绝弦”累计售出超过6亿杯。

一方面,聚焦少数核心产品,有有助于霸王茶姬加快出餐时间以及管控成本;另一方面,产品结构的简化使得供应链管理更加高效,从茶叶采购、鲜奶配送,到包装材料供应,都能实现精准把控,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运营稳定性。

此外,标准化的制作流程配合自动化制茶设备,也更容易保障加盟扩张后维持产品质量、口味的一致性。确保了无论在国内哪一家门店,或是海外的任一角落,消费者都能品尝到口味一致的“伯牙绝弦”。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在消费者口味日新月异、竞争对手争分夺秒上新的激烈竞争环境下,霸王茶姬这般高度依赖单一爆品的策略,无疑暗藏隐忧,存在不可持续的风险。

打造经典大单品也让霸王茶姬的SKU更为简洁,2024年,霸王茶姬一共进行了10次上新和3次产品升级,同期,瑞幸新上119个产品,星巴克中国新上27个产品。

与低上新率成反比的,是霸王茶姬巨额的营销支出。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霸王茶姬的营销支出分别为7360万元、2.6亿元、11亿元,分别占相应期间净收入的15%、5.6%、8.9%。

作为对比,蜜雪冰城2022年-2024年的营销费用率为5.7%、6.5%、6.4%;古茗2022年、2023年的营销费用率为4.8%和4.4%。

出海寻增量

此次霸王茶姬成功上市,募得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中国及海外门店规模、开发和创新产品、构建海外供应链网络以及加强科技投入。

据艾瑞咨询预测显示,在2023年至2025年,新茶饮行业国内市场增速分别为13.4%、6.4%及5.7%。在这样的背景下,茶饮品牌们也迫切需要新的增长,出海则成了不二之选。

当国内茶饮市场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增长速度开始放缓时,霸王茶姬果断将目光投向广阔的海外市场,开启了国际化战略布局。

早在2018年,张俊杰就看到了海外市场的潜力,迅速成立海外事业部。彼时,霸王茶姬的国内门店还不足100家。

2019年,霸王茶姬马来西亚首店开业,场面异常火爆。开业前三天,门店累计接待顾客人数突破10000人次,销售额远超预期。

截至2024年底,海外门店已覆盖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共计156家,并计划于2025年拓展北美市场。

此前的一次活动中,谈到中国企业的出海,张俊杰分享到,出海不是一家企业自己的事,而应该是全产业链在一起、走出去,才能真正实现全球化。“任何一个单一的经营单元,无论是品牌方,渠道方,供应方的单一出海,都无法实现协同效应。霸王茶姬理解的品牌出海,应该是供应链、物流、装修、设计、乳制品等所有生态公司、全产业链的出海,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此次赴美上市,既是霸王茶姬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新茶饮品牌全球化探索的新标杆。不过,出海显然不是一件易事,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和法律法规,供应链的搭建、文化的冲突等都是考量的地方,中国茶饮品牌要真正在海外站稳脚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