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哈萨克斯坦的钨矿开发企业——佳鑫国际资源(03858.HK)于8月20日正式启动招股,成为港股打新新规实施后的又一支焦点新股。
作为全球最大露天钨矿资源的持有者,佳鑫国际此次发行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招股信息显示,公司计划以每股10.92港元的价格发行1.1亿股,每手400股,入场费约4412.06港元,预计于8月28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
一、资源禀赋:全球钨矿巨头的崛起
佳鑫国际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钨矿资源开发的矿业企业。公司核心资产是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巴库塔钨矿项目,该矿场在钨矿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权威数据,截至2024年底,巴库塔钨矿是全球最大型三氧化钨(WO₃)矿产资源量露天钨矿,同时也是全球第四大WO₃矿产资源量钨矿(包括露天和地下矿)。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矿在单一钨矿中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设计钨矿产能,2025年的目标年度采矿及矿物加工能力高达330万吨钨矿石。
资源储量方面,根据JORC规则独立技术报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巴库塔钨矿的估计矿产资源量约为1.075亿吨含0.211% WO₃的矿石(相当于227.3千吨WO₃),其中包括9560万吨控制资源量和1190万吨推断资源量。
公司股东背景实力雄厚,主要股东包括江西铜业(持股41.65%)、由刘子嘉最终控制的恒兆国际(持股43.35%) 以及中国铁建(持股15%)。强大的股东结构为公司提供了独特的产业链协同优势。
二、经营现状:从开发期迈向商业化生产的关键转折
回顾佳鑫国际的财务表现,公司经历了典型的矿业开发企业成长轨迹。在往绩记录期内,由于巴库塔钨矿项目处于勘探及开发阶段,公司长期处于无收入状态且持续亏损。
2022至2024三个财年,公司分别录得净亏损约9445万港元、8013万港元和1.77亿港元。亏损主要源于项目开发相关的行政开支及贷款利息支出。
2025年成为公司经营的重要转折点。随着巴库塔钨矿项目于2025年4月启动一期商业生产,公司终于实现收入突破——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26亿港元,净亏损显著收窄至约7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6497万港元大幅改善)。
资产负债状况方面,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仍高企在101.6%,处于资不抵债状态。这也是公司急于通过IPO融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司现金流状况同样紧张。截至2025年6月底,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0.33亿港元,较上一年同期减少1.4亿港元。本次募集资金将有效缓解公司现金流压力。
三、成长潜力:供需缺口下的战略机遇
在全球资源格局重构的背景下,佳鑫国际的成长性蕴含三大核心优势:
稀缺资源+低成本优势:巴库塔钨矿的二期开发项目已被列入哈萨克斯坦国家战略矿产清单,享有当地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和基建支持。机构测算,项目完全投产后,年产能可占全球钨矿供应的5%,成为中资企业海外资源布局的关键支点。
央企赋能的全产业链闭环:不同于单纯的矿业开发商,佳鑫国际的股东背景提供了独特的协同效应。江西铜业作为国内最大的钨冶炼企业之一,可优先消化巴库塔钨矿的初级产品;中国铁建则主导矿区铁路和港口配套建设,使物流成本较同行降低15%-20%。
精准踩点价格上行周期:2025年钨市场正处于“供需双强”格局。供应端,中国开采配额增速放缓(2025年仅增3%),海外新建项目投产缓慢;需求端,新能源和军工需求爆发,推动APT价格站稳350美元/吨度以上。
全球钨供需缺口持续扩大。2023年全球钨产量7.8万吨,全球钨耗用量约12.41万吨,缺口高达4.61万吨。预计到2028年,全球钨耗用量将达到15.11万吨,复合年增长率达4%。
公司产能扩张计划与市场趋势高度契合。根据招股书,公司计划将募资额的60%用于巴库塔二期建设,到2027年将目标年度采矿及矿物加工能力提高至495万吨,并建设深加工厂房生产高附加值的仲钨酸铵及碳化钨。
四、发行护航:保荐人与基石投资者的双重保障
佳鑫国际此次IPO由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及稳定价格操作人。从历史表现看,中金公司近两年保荐的港股项目中,首日上涨率达56.25%,属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
基石投资者阵容堪称豪华,认购比例高达50% 的全球发售股份,达到新规允许的上限。基石投资者包括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认购3亿港元)、新加坡鲁银贸易有限公司(1亿港元)、广发基金管理及广发国际资产管理(合计1500万美元)、富国香港及富国基金(合计5000万港元)以及Zhengxin Group Investment Limited(3182万港元)。
这些基石投资者均有6个月的禁售期,为股价初期表现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产业资本新加坡鲁银(山东招金集团全资附属公司)的参与,彰显了行业对项目的认可。
五、中签率分析:新规下的稀缺筹码争夺战
本次发行采用港股IPO新规的机制B,香港发售部分初始占比仅10%(约1098.12万股),即使国际配售未足额也不会启动回拨,最多只能重新分配至15%。
甲乙组分配方面,甲组和乙组各13726手,总货量仅27453手,成为近期港股新股中货量最稀缺的一只。
截至8月21日,公开认购倍数仅14.8倍,表面看似平淡,但主要因为资金被同期招股的双登股份锁定。随着双登资金解冻回流,市场预计佳鑫最终认购倍数将轻松突破1000倍。
在全民抽签机制下,预计一手中签率可能低于5%。对于甲尾申购(约500-600手),中签率可能在60-70%;而乙组四档(乙头、小乙、中乙、大乙)基本可稳中一手。
六、估值与申购策略:风险与机遇的平衡艺术
估值方面,公司发行市值约47.96亿港元。对比A股上市的厦门钨业(市值423亿人民币),按佳鑫国际拥有的矿产资源量计算,业内估算其合理价值在50-60亿人民币(约55-65亿港元),相较当前发行价存在约25%的潜在空间。
申购优势:
资源稀缺性:全球第四大钨矿资源,中国境外最大开发中钨精矿
发行结构优异:基石锁定50%+公开发行仅10%,筹码高度集中
行业周期向上:钨价创三年新高,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股东协同效应:江西铜业+中国铁建双重产业赋能
风险考量:
单一资产依赖:收入完全依赖巴库塔钨矿
财务基础薄弱:资产负债率101.6%,资不抵债
盈利未经验证:商业化生产刚起步(2025年4月)
地缘政治风险:主要资产位于哈萨克斯坦
港股IPO新规的机制B导致散户中签率极低,稀缺筹码下只是涨多涨少的问题,现在更难的反而是怎样才能稳中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