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关于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会议强调,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涉及各方面利益重大调整,必须审慎稳妥推进。试点县(市、区)数量要稳妥可控。要坚持同地同权同责,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中交易,适用相同规则,接受市场监管。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合理布局各用途土地。要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要求。
近期,多家房企召开了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多位房企高管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筑底,市场信心逐步恢复,虽然短期市场依然承压,但对中长期市场向好有信心。
【大势展望】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隔夜美股收盘,道琼斯指数下跌170.37点,跌幅0.54%,报31148.07点;标普500指数下跌13.68点,跌幅0.35%,报3910.58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85.96点,跌幅0.74%,报11544.91点。港股ADR指数下跌,按比例计算,收报18932点,较香港收市跌269.59点或1.42%。
【热点前瞻】
天然气版“雷曼时刻”:欧洲能源危机正在推动全球性经济衰退
不少人已经将欧洲当前境况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联系起来。芬兰经济部长Mika Lintila表示,当前欧洲的天然气危机已经具备成为能源业 “雷曼时刻”的所有先决条件。
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欧盟工业大量的产能消失,意味着全球对各类商品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大宗商品的价格涨势将继续保持,进一步威胁中低收入国家的生存。而这些欧洲工业企业,不仅是全球供应链的中下游,也可能是某些产业的上游,一旦出现空白,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远比想象的还要更加深远。
1、金属影响:
华泰证券表示,欧洲电力及天然气价格居高难下,海外电解铝企业因成本高企出现持续关停,2021年-2022年海外累计减产或达到135万吨,约占全球产能1.7%,且短期难以复产甚至仍有减产预期。上海钢联认为,今年冬天欧洲可能遭遇更大的能源困境,欧美地区电解铝减产面将继续扩大,且今年复产可能性很小。一些小型铝产能甚至有被长期闲置的可能。
金属锌方面,全球最大锌冶炼企业之一Nyrstar称将从9月1日起关闭BUDEL锌冶炼厂。Nyrstar已在去年10月份将其在欧洲的三家锌冶炼厂(荷兰Budel、比利时的Balen以及法国的Auby)的产量削减了50%。根据欧洲地区每吨锌消耗电量3700度电来计算,电力成本上涨导致冶炼锌整体上单吨电力成本的涨幅大约在5倍。
金属铜方面,欧洲最大的铜生产企业奥鲁比斯总产量约为100万吨/年,厂区分布在比利时等地,同时在德国也有多家工厂,可能会受到天然气紧缺的影响。
中信建投表示,由于欧洲电力结构依然依赖于传统能源供应,欧洲继续受到能源、电力等价格进一步上升的风险并未消除,大幅抬升的成本会引发冶炼端减产,进而限制有色板块的跌幅。从影响程度来看,锌>铝>铜。
2、化工影响
金联创化工高级分析师王贞贤对界面新闻表示,此前,欧洲化工产业的成本优势在于天然气价格便宜。“北溪1号”停气,预计天然气价格还将上涨,将逐步传递至化工行业。“欧盟虽然表示已经做好了天然气储备,但进入冬季后,如果俄罗斯供应仍未恢复,欧洲可能面临天然气库存耗尽的危机。”王贞贤认为,届时欧洲能源价格可能进一步提升,相应的化工产品价格也会上涨。
欧洲是继中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化工品生产基地。王贞贤认为,如果“北溪1号”无限期停止供气,全球化工品供需格局将发生改变。华创证券援引天天化工网的数据显示,欧洲生产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蛋氨酸产能分别占到全球的33%、30%、30%,仅次于中国。中国TDI和MDI产能均占到全球的40%,是全球第一大供应国。
TDI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软泡、涂料、弹性体、胶粘剂,地产行业应用较多。MDI是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等合成的聚氨酯材料,可以用于生产塑料、纤维、涂料、橡胶等产品。
华创证券援引天天化工网的数据显示,欧洲的维生素(VA)、维生素B2(VB2)和维生素(VE)产能,分别占到全球产能的45%、40%和33%。维生素主要应用在动物饲料、医药化妆品、食品饮料等行业。
中信证券分析称,考虑到供暖季会优先考虑民用天然气,欧洲工业用气存在进一步收紧预期,或造成欧洲大型化工基地降低负荷甚至停产,届时,维生素、聚氨酯等欧洲产能占比较高的化工品或出现供应短缺。
小米(01810)发布米家太阳能板100W产品
小米发布米家太阳能板100W产品,预售到手价为1099元,折合单W售价11元/W,远高于当前主流组件产品2元/W左右的报价。
目前市场中很多投资者认为,组件是一种同质化较为严重的产品。此次小米发布太阳能板产品,#我们认为标志着组件产品正逐步向消费品转型。该款产品主要用于户外补能,MWT背接触电池也使得该款产品在转换效率、外形美观程度上得到明显改善,同时3.1kg的重量下户外出行携带便携性较强,具备一定“小家电”属性。
机构认为,光伏市场未来还将有大量的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产品涌现,光伏终端客户的to C属性将逐步强化,组件产品的家电属性将逐步增强,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当前的分布式电站。相较于传统的应用于电站中的组件产品,这一类家电产品溢价较高,能够大幅提升组件产品的盈利能力。
在这一类to C属性极强的市场中,消费者对于产品品牌的认知度尤为重要,企业的渠道布局也是决定产品能否畅销的关键。在消费属性逐步强化的趋势下,组件环节的品牌、渠道壁垒将进一步抬升。
头部组件企业在品牌、渠道上具有较强优势,并且在产品差异化上目前已有一定布局,未来有望逐步打开to C端高价市场。
财政部公布财税支持方案 支持在黄河上游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继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6日,财政部印发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支持方案。方案提到,发挥税费政策引导作用。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专用设备的,按规定抵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落实水资源税费差别化征收政策,对取用地下水按规定从高征收税费,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地区开采地下水。鼓励沿黄河省区创新水权、排污权等交易措施,支持建立完善交易体系,用好财税杠杆,推动提升节水效果。
【个股点晴】
天齐锂业(09696):作为SQM第二大股东 投资收益可观
智利锂矿公司SQM周三公布了其二季度财报。其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逾8倍。在周四举行的业绩电话会上,SQM公司首席执行官周四指出,中国市场的需求相当强劲。
SQM二季度净利润为8.5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8980万美元增长857%;不过该季度表现还是略低于市场预期。二季度,该公司锂及其衍生产品的销售额达18.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63亿美元,涨幅超1000%。
天齐锂业还持有格林布什锂矿26.01%控股权以及51%的包销权,2022年H1格林布什精矿发货量为60.8万吨。
价格:2022年Q2精矿价格1755美元/吨FOB(其中化学级1770美元/吨FOB),维持此前价格指引。IGO预计2023财年化学级锂精矿售价提升至4187美元/吨FOB,技术级精矿价格持稳。
成本:据IGO公告,2022年Q2精矿成本618澳元/吨,环比增加142澳元/吨;其中生产成本254澳元/吨,环比增加19澳元/吨,特许权使用费364澳元/吨,环比增加123澳元/吨;IGO预计2023财年生产成本(不含特许权使用费)区间为225-275澳元/吨。
随着CGP2爬坡及TRP投产,IGO预计2023财年格林布什精矿产量为135-145万吨。
锂化合物及衍生品量价齐升。公司现有合计约4.48万吨/年的锂化工产品产能,据公告,格林布什由公司包销的部分将优先供应奎纳纳工厂,剩余量将满足公司国内工厂和代加工需求,由于前端精矿包销量远超自有冶炼产能,预计上半年及全年代加工将贡献部分锂盐产量。2022年H1碳酸锂、氢氧化锂含税均价依次为44.7、42.5万元/吨,同比增幅可观。公司资源-冶炼一体化布局,据机构测算,2022年H1矿端毛利、冶炼毛利分别为7.1万元/吨LCE、27.8万元/吨LCE,预计随着2023财年精矿价格提升到4187美元/吨,或对公司部分利润产生影响。
【免责声明】本VIP资讯产品仅供交流讨论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更多优质资讯及数据产品,请登录【智通财经】APP查询。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