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国家竞争力为何衰减?宽松货币政策是经济增长停滞的根本原因?

证券时报
Oct 28, 2022

【和而不同】

长期依赖宽松货币政策、依靠银行减免利息生存的“僵尸企业”持续存在,让日本经济丧失新陈代谢的功能,这正是日本经济增长停滞的根本原因。

韩和元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题为《世界经济展望》的报告。报告预测,2022年日本的人均GDP为3.436万美元。邻国的韩国人均GDP虽然仍然落后于它,但将达3.359万美元。这也将意味着日韩两国在这一指标上的差距,已经大幅缩小至770美元,创下自IMF实施此项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早于IMF实施此项统计之始的1995年,那时单从数值上来看,日本经济正处于巅峰期。该年,日本GDP为5.55万亿美元,美国的GDP为7.64万亿美元。当时,日本的经济总量接近美国经济总量的75%。其人均GDP更是高达4.421万美元,高居当时世界第三。彼时,美国的人均GDP却只有2.87万美元,是日本人均GDP的65%。韩国则更低,该年韩国人均GDP虽然已经高达1.257万美元,却不及日本人均GDP的三分之一。如今,日本人均GDP面临着被韩国赶超的可能。

对于这种变化,日本国内显然也已意识到了危机。《日经新闻》日前就刊文指出,按照人均购买力平价(PPP)标准进行比较,日本在七国集团(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中垫底,甚至已落后于韩国。文章说,日本在过去50年内一直享有发达国家的地位,但各项数据显示日本正在失去这一优势。日本以美元计价的平均工资基本与韩国持平,而在2011年,两国工资水平尚存在两倍差距,若按考虑物价差异的购买力平价计算,韩国的人均工资已经超过日本。

日媒的忧心绝非危言耸听。君不见如今日本的索尼松下、夏普江河日下,而三星、SK海力士们势头正劲。在新一轮文化输出上,日流也远不如韩流。在产业结构上,韩国在半导体领域呼风唤雨。反观日本,在半导体生产方面落后于中国台湾地区及韩国,在国际半导体产量方面变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国家。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日本逐步丧失了其国家竞争优势的呢?有人将其归结为人口因素,认为是日本新生人口不足。但问题在于,韩国也深陷这种日本式困境里。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14日发布的《2021年世界人口情况报告》,韩国总和生育率为1.1,在198个国家中排名第198,连续两年倒数第一名。可见,该理由显然不成立。

那么真实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日本政府长期采用的包括低利率及量化宽松(QE)在内的货币政策,才是绞杀其国家竞争力优势的罪魁祸首。

自1991年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一直采取低利率政策,以期刺激经济,但收效甚微。无论是居民部门还是企业部门,借贷意愿都不高。不仅不高,还个个都抢着还贷,以期早日修复好泡沫破灭后日渐恶化的资产负债表。

但对于这种现象,日本政府的理解是:利率还是太高了。于是日本央行于2001年到2006年间,在利率本已极低的情况下,仍然通过大量持续购买公债以及长期债券的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使利率始终维持在近乎于零的水平。他们的主观愿望是:通过对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在较低的贷款利率下诱导企业部门及居民部门扩大借贷,进而增加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促进投资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

正如笔者在2012年初出版的《全球大趋势2——被债务挟持的世界》一书里所提及的,这种政策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那些毫无竞争力的僵尸企业存续得更久,这也就意味着资源错配的时间更长。长期而言,这只会以有损于一国的竞争力为结果而告终。

具体到日本,在书中笔者是这样写的:“有人认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结构性危机,而不是周期性的。这显然是种静态视角观察下的产物。事实上周期性危机是可转化为结构性危机的,其动态情景大抵如下:本是周期性危机,但通过政府放水干预,却培植出大量僵尸企业,那些本应破产的企业无法破产,债务无法出清,更重要的是资源无法优化配置,无法向更具有配置能力的企业、产业转移,进而导致产业固化,于是周期危机便演变成了结构性问题。”

是的,随着其国内土地成本的日益高涨、人口红利的消失,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轮新的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可惜的是,随着大泡沫的破灭,日本政府一味地只顾眼前利益,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不是顺势杀死僵尸企业,出清债务,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结果是支撑了其原有的产业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根本无法享受到韩国、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大发展所带来的好处。相反,由于新兴经济体加入战团,而使得其国内产业逐渐趋于疲敝——受制于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它们在中低端产品上,无法与韩国、中国等国展开竞争。而由于无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他们在高端产品方面,也开始变得无法与欧美国家展开有效的竞争了。也就是说,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日本固化了原有产业结构,结果是其经济日渐僵尸化,进而尴尬地卡在了中间。

简单来说就是,长期依赖宽松货币政策、依靠银行减免利息生存的“僵尸企业”持续存在,日本经济丧失了新陈代谢的功能,这正是日本经济增长停滞的根本原因,也是韩国即将全面赶超日本的原因。

事实上,前述的那篇日媒文章,也终于认识到低利率、QE这类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维持僵尸企业、令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贡献”了。而这对于很多经济体而言,无疑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作者系广州经济学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