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c Games创始人说,元宇宙是每个人生态系统的交汇点,能够将不同的生态系统链接到一个元宇宙中,才是真正的关键。
撰文|蓝洞商业 赵卫卫
开发一套Avatar(虚拟化身)系统,让用户定制个性化虚拟形象,让人与人在虚拟空间的交互更真实可感,成了通往元宇宙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有人,其次才有社交,什么才是下一个社交形态?这可能是目前全球互联网公司开发Avatar(虚拟化身)系统的核心目的。
不管是2022年年初QQ探索的超级QQ秀+QQ小窝,还是抖音的抖音仔仔+抖音小窝,本质都是代表国内主流互联网公司的探索。
两者的优势和劣势,都来自其既有的业务和能力。
先看QQ的优势,其游戏的功底带给年轻用户沉浸感的体验;而抖音,其能与PICO这样的VR设备相结合,进而通过下一代的平台实现心智占领。但从目前看,PICO内部的虚拟形象和抖音内部的虚拟形象相继上线各自发展,步调不一致而且没有结合。
用户打造自己的虚拟形象,只是通往元宇宙的第一步,但一个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元宇宙显然有更高的要求。就像Epic Games创始人所说,元宇宙是每个人生态系统的交汇点,能够将不同的生态系统链接到一个元宇宙中,才是真正的关键。
外部对标腾讯
从名字上不难看出,10月刚刚上线的「抖音小窝」与QQ在2022年年初推出的「QQ小窝」如出一辙,腾讯和抖音在虚拟社交上,先后选择了如此相近的方式试水。
要有元宇宙,得先有虚拟人。QQ通过「超级QQ秀」+「QQ小窝」打造年轻人的新次元宇宙,重塑自己的虚拟身份和乐园;抖音同样是通过「抖音仔仔」+「抖音小窝」瞄准人与人互动的年轻化、虚拟化的社区空间。
从目前看,「抖音小窝」的设计比「QQ小窝」简单很多,相比之下,「QQ小窝」更接近游戏化的丰富玩法,目前「抖音小窝」的功能和画风都更加单一。
抖音小窝的虚拟空间中,用户可以通过装扮小窝来打造个性化空间,个性化的装扮需要通过能量换取。打卡、邀请新朋友开小窝、看视频等都是获得能量值的方式,更高等级的装扮必然需要耗费更高的能量值。
能量本质上就是虚拟空间的货币。「找能量」的玩法类似于支付宝的「蚂蚁森林」,主要是刺激用户不断增强互动,形成社交黏性。用户可以去朋友的小窝收取能量,也可以通过四种玩法获取,包括游戏营地、漫画书屋、小说杂货铺和文化艺术馆。
而现金激励是抖音小窝的重要推广方式之一,也最能刺激用户裂变。每20000能量值就能兑换2元,可以每天提现,抖音站内有不少用户发布的推广视频,同时也招致了反感的声音,「如何关闭抖音小窝」与「抖音小窝能挣钱么」都成了搜索热门词。
如果说2019年的短视频社交产品「多闪」,是字节跳动对腾讯社交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那么当下在虚拟社交上的不谋而合则更像是在探索未来社交上的再次撞车。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抖音仔仔到抖音小窝,其都承载着抖音内部越来越重视的社交功能。」
从长期来看,VR和AR代表新的交互差异化形态,与字节跳动主营业务——内容平台是强相关的,作为字节跳动公司副总裁、火山引擎业务负责人,杨震原曾提到其中的逻辑,「内容平台就是内容的创作分发和互动,而新的媒体形态、交互形态的变化,例如三维的直播视频创作会带来更多的内容分发机会。」
但截至目前,即便「抖音小窝」和「QQ小窝」二者名字雷同,「抖音小窝」并没有显示出超越「QQ小窝」的实力,从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反应也不难看出这一点。反倒是「QQ小窝」在过去大半年,已经形成了一批忠实的用户群体,开始热衷分享自己的创作。
定位「新次元宇宙」的超级QQ秀和「QQ小窝」,从2022年一上线就展现出了庞大的野心,除了高管姚晓光带队设计和9个月的开发历程,还有丰富的游戏设计提供了沉浸感的体验,外界感知到,腾讯这款历史悠久的产品正在试图激活年轻用户。
相比「抖音小窝」,「QQ小窝」的突出优势在于商业模式的核心。「QQ小窝」一方面延续用户充值付费购买道具实现个性装扮的策略,一方面又在打造与肯德基、李宁等商业品牌的合作开发,通过打造虚拟的潮流商品来实现商业联动推广,进而实现商业和内容合作上的闭环。
因而「抖音小窝」所代表的虚拟探索,虽然名义上对标腾讯的社交优势,但远不及腾讯在软件层面更完备。字节跳动旗下的硬件设备PICO是其唯一的优势,贯穿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需要通过新一代硬件设备来实现落地。
单从虚拟形象之战来看,抖音+PICO能打赢QQ吗?
内部尚未统一
探索虚拟世界,字节跳动的产品不止存在于抖音。
如同「抖音仔仔」、「抖音小窝」在抖音内部的试水一样,PICO也在今年7月份上线了个人虚拟形象系统Pico Avatar(虚拟化身)。
用户同样可以在PICO内设计个人虚拟形象,只是目前还比较初级,捏脸等细致设计都无法实现。PICO用户只能在有限的形象设计中选择道具装扮,获得一个虚拟形象,进而体验PICO内的娱乐内容,诸如参加汪峰VR演唱会等。
抖音与PICO的联动,从娱乐层面可以看到其发力点,VR全景直播是首选方向。2022年,PICO连续上线了王晰、郑钧、汪峰的VR演唱会,并号称是业内首家实现8K多机位视角VR演唱会的技术厂商。
而仅仅两个月之后,Pico Avatar的虚拟形象系统服务就下线了,但这并不意味着PICO在虚拟形象方面的探索就此止步。
跟腾讯搭载超级QQ秀的虚幻4引擎一样,产品背后的底层系统开发也是关键之战。在今年PICO4的新品发布会上,PICO创始人周宏伟重申了Avatar虚拟形象系统的重要性,不仅发布了硬件新品,PICO OS 5.0又试图在软件层面重新定义视觉元素和交互逻辑。
周宏伟后来在采访中提到,「我们认为VR最差异化的是能够提供一个具有临场感的虚拟空间,这里面非常重要的场景是人与人、人与物体建立连接,并进行创造。」
在他看来,Avatar是VR里面非常基础的连接元素,Avatar会植入到所有的应用和场景里。他以教育和培训为例,现在很多全球客户都在用早期的PICO G2和PICO Neo 3一体机来做教育和培训。
「一旦OS Avatar系统建立以后,我们可以为培训教育的场景提供一对多、多对多各种充满着不同形象的(临场感教学),可以自然交互,我们认为,这会大幅度提升基于这些场景的体验。
Avatar系统,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场景,或者实现某一项功能而做的,而是基于PICO产品硬件和技术平台的基本能力,让VR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超越的、温暖的、健康的、美好的体验。」
这也可以理解为,Avatar虚拟形象系统是标配,虚拟人是必备的核心,每个真实的个体在虚拟空间都需要一个完整化身,而之前Pico Avatar只是一个简单试水,其下线也只是意味着需要跟OS Avatar系统进一步整合。
而从时间线上看,Pico Avatar的虚拟形象在2022年7月上线,而「抖音仔仔」在8月上线,其时间节奏一致,都在各自的领域展现了虚拟形象的特质。
相比「抖音仔仔」可以直接设置为抖音用户的头像,头部、面部乃至配饰这些细节都可以细致的个性化设计,Pico Avatar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在虚拟世界的形象设计即便不能领先抖音,也不能落后「抖音仔仔」太多。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根据雷峰网的报道,PICO内部做Avatar的团队不止一个,不同的团队项目还有所交叉,因而内部矛盾自然更深刻了,国内团队就有「PICO派」、「抖音派」、「新石派」等,这也反映出PICO发展路上的痛点——群龙无首,各自为战。
所以,字节跳动内部的虚拟形象探索,尚未在抖音和PICO上实现统一和协同,其背后的社交连接更是为时尚早。
虚拟世界到底做什么?
虚拟世界上一次震撼亮相,还要追溯到2020年。
游戏《堡垒之夜》联合歌手Travis Scott举办了一场游戏世界的虚拟线上演唱会,吸引了超过2770万玩家观看,用音乐会与虚拟现实结合的方式所带来的示范性作用,至今尚未被超越。
堡垒之夜的开发商Epic Games一直热衷「搞事情」,那场全球瞩目的沉浸式演唱会上,玩家们操作个人的虚拟形象进入一个虚拟舞台,歌手的巨人虚拟形象出现在眼前,周围烟花漫天,流光四射,高清画质和沉浸感的体验让虚拟现实技术成为完美体验。
线上演唱会的方式在2020年之后的国内风潮一时,但都没能够超越Epic Games。
在Epic Games创始人蒂姆·斯维尼(Tim Sweeney)看来,元宇宙不是精心修剪、随处插入广告的信息流平台,其本质是从游戏中长大的持续自我进化的生态系统,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来构建自己的内容世界。
「我认为,元宇宙建立在开放系统、开放标准和互相尊重的客户关系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在未来十年建立这个开放版本的元宇宙,你可以使用一个生态系统的账户进入另一个生态系统,然后每个人都尊重这些关系,生态系统的各方也都是健康的竞争。」蒂姆·斯维尼在今年的一次采访中提到。
蒂姆·斯维尼指向的是区别于扎克伯格的虚拟社交平台Horizon Worlds(地平线世界),他认为,「元宇宙是每个人生态系统的交汇点,有点像互联网早期的历史。」
打破苹果和谷歌垄断的移动互联网格局,蒂姆·斯维尼希望,不同的生态系统都能连接到一个元宇宙中,「我们希望与所有公司合作,帮助建立一个在未来十年出现的开发系统。每年我们都希望越来越接近这个理想,每个公司都可以参与其中。」
作为Epic Games的第二大股东,腾讯在探索元宇宙上深得Epic Games精髓了吗?对标QQ的「抖音仔仔」和「抖音小窝」,能够让虚拟世界的人格化特征贯穿于现实吗?
答案显然都不是,一个互联互通的元宇宙显然还没有出现的迹象,社交也只局限于表面。
11月6日,虚拟偶像团体A-SOUL的奇妙宇宙VR演唱会将在PICO上演,而A-SOUL的虚拟偶像个体在PICO内直播早已成为惯常工作,其带领着诸多新人虚拟主播开始在PICO保持热度,成为PICO视频内容的一大特色。
虚拟偶像只是表面,背后的数字虚拟人物系统的积累才更重要,因为虚拟的人是通往元宇宙世界的最入门核心,如何将虚拟的人背后的真实的人投射到虚拟的空间中,让其在虚拟的空间中有沉浸感和互动感,才是关键。
只有数字虚拟人和真人可以流畅沟通,贯穿真实和虚拟世界,才是真正打开元宇宙的时候。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