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退市,对新力控股债务处置、融资渠道及保交楼各方面都会产生很大冲击。
联交所的这份公告,将销声匿迹一段时间的新力控股推到了聚光灯下。
4月6日,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自2023年4月13日上午9时起,新力控股上市地位将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予以取消。公告指出,新力控股自2021年9月20日起已暂停买卖。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若该公司未能于2023年3月19日或之前复牌,联交所可将该公司除牌。
自2019年11月15日正式登陆港交所,到2023年4月13日或被强制退市,新力控股也将结束3年零4个月的港股旅程,成为暴雷房企退市第一股。
截至2021年9月20日停牌,新力控股股价报0.5港元/股,总市值17.85亿港元。
联交所已要求新力控股刊发公告,交代其上市地位被取消一事,并建议新力控股股东如对除牌影响有任何疑问,应征询适当的专业意见。
“新力控股被取消上市地位的消息令市场非常惊讶,这也是房企债务风波以来首个退市企业。”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新力退市,对于我们理解房企经营状况、资本市场反应、风险防范化解、企业竞争格局等都有很多反思和教训。
“新力控股停牌时间到18个月,按规定触发摘牌的条件。”北京某券商分析师说,本身也说明新力控股经营方面存在较大压力。如果退市,对新力控股债务处置、融资渠道及保交楼各方面都会产生很大冲击。
对于此次或被退市一事,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联系新力控股相关人士,均未予回应。
停牌始末
新力控股是一家从江西南昌走向全国的房地产企业,由张园林创立于2010年;2017年,公司将总部从南昌东迁至上海,进一步加速全国扩张的战略。当时,新力控股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0.58%,总负债由172.19亿元增至442.05亿元。
2018年,张园林确定了“保800亿元争1000亿元”的业绩目标,并为达成这一目标,采用“120天启动开发,180天达到预售标准”的高周转开发模式。这一年,仅因旗下项目未取得建筑工程许可证就施工,新力控股就被罚款8次。
与此同时,2016年~2018年,新力控股净资产负债比率为190%、270%和240%,远高于行业警戒线。
2019年11月15日,一路快速发展的新力控股(02103.HK)登陆港股,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刻;2020年,新力控股总合约销售额突破千亿元,公司也位列“2020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第29位。
2021年9月20日,新力控股股价闪崩,从开盘3.95港元/股一路下滑至0.5港元/股,股价暴跌87%,于当日下午3点38分起暂停买卖,市值蒸发超120亿港元。
直到2021年9月30日,新力控股给出了股价崩盘答案,由于集团近期面临因宏观经济状况而导致的不曾预期的流动资金问题,公司若干附属公司未能于相关到期日或之前就两项境内融资安排于2021年9月18日支付应付利息合共约3874万元。债务逾期致使公司大股东即实控人张园林部分股权被平仓。
同年10月11日,新力控股再次发布公告称,此前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导致境外融资安排出现技术性违约,且目前没有资源可以用于偿还本月18日到期应付的2.5亿美元债本金及利息,在补救措施上尚未制定任何具体方案,接下来将继续短暂停牌。
此后,新力控股因资金链断裂、债务接连违约等原因停牌至今。
深圳某会计师事务所张姓审计主管认为,新力控股停牌交易日总天数位居内房股榜首,且上市公司本身确实没有给出可供复牌的解决方案,如补发往期财报、自动撤销清盘呈请等。关键是在化债层面,新力控股一直没有主动采取有力动作化解债务,或引入新股东,或寻求债务重组,反而像是坐等退市。
“没有逆风翻盘的可能性了”
停牌至今,新力控股最终未能熬过除牌“大限”。
此前使张园林成为舆论焦点的还是2021年7月一封网传的“新力地产老板求救信”,虽辟谣称“求救信”子虚乌有,但江西地产“一哥”还是倒下了。
停牌后,新力控股在2021年12月、2022年4月、2022年9月就曾先后接到联交所复牌指引。联交所要求其证明,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的相关内容,即上市公司须有足够的业务运作并且拥有相当价值的资产支持其运营,其证券才得以继续上市;刊发所有尚未公布的财务业绩并处理任何审计修改;以及公布所有重大资料,以供公司股东及其他投资者评估公司的状况。
但这对于新力控股来说并不容易。
新力控股披露的最后一份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2.18亿元,同比增长28.9%;期内毛利润24.38亿元,同比下降7.28%;毛利率21.7%,下降8.5个百分点;归属股东净利润7.63亿元,同比减少7.06%。
“基本上没有逆风翻盘的可能性了。”一位接近新力控股的市场人士表示,在市场高点激进扩张让新力遭遇重创,业绩下滑幅度在出险房企中排名靠前。退市后,新力控股很难再回到原来正常的投资开发和运营销售状态,损失严重的还是投资者。
严跃进认为,从退市原因看,和企业经营状况改善不佳有直接关系,很大程度上说明当前有部分暴雷企业的问题解决是比较复杂的。此次新力控股退市很突然,不排除企业本身无意保留上市地位。新力控股退市事件若不处理好,会加重投资者对暴雷企业的恐慌情绪,尤其是债务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的企业。
在收到复牌指引的同时,新力控股也接到涉及公司一份私募债券的清盘呈请,于2022年8月23日该呈请被提交至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此后,有关清盘呈请聆讯多次延期。2022年11月新力控股公告称,法院对该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2022年12月7日,随后香港高等法院在当日的聆讯会上向新力控股颁布了清盘令。
今年2月份,新力控股债权人在一个会议上就相关委任事项进行了表决,债权人选定一家名为Kroll的企业作为该公司的清盘人。
“这意味着新力更难达到复牌条件了。”前述张姓审计主管说,因很多出险房企债务状况变化,在“持续经营”一项始终都有问题,审计意见一定不会出现“无保留意见”。上市公司出现这类问题,是需要更多资金增加投入并发展业务,这也导致停牌上市公司无动力复牌。
汇生国际融资总裁黄立冲表示,交易所正式发布公告,意味着新力控股没有复牌的可能性,其上市公司地位将被取消,没有挽回空间。在行业下行周期,新力控股能否通过自身努力解决债务问题,并继续以非上市公司形式经营下去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从事房地产行业,财富来源于新力控股”,这是张园林的百度百科词条。走过最辉煌时刻,未来张园林、新力控股或将与房地产业告别。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