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毛利率70%三年亏175亿 资产负债率254%冲击IPO补血

长江商报
15 Apr 2024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黑芝麻智能后,又一家智能驾驶供应商正式启动IPO。

近日,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高盛摩根士丹利中信建投为其联席保荐人。

据悉,地平线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IPO前,地平线已经备受机构热捧,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其投后估值已超600亿元人民币。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3年解决方案装机量计算,地平线市场份额为9.3%,排名第四。近年来,地平线收入规模增长较快,理想汽车比亚迪、大众汽车等均为其大客户。

不过,地平线仍处于“烧钱”阶段,距离盈亏平衡有不小的距离,公司近三年累计亏损净额达到175.23亿元。截至2023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达254.52%。

如今,智驾芯片格局呈现出头部企业与新玩家竞争混战的格局,激烈竞争下,地平线面临的挑战不小。

高毛利率高亏损

据悉,地平线创立于2015年,是智能驾驶科技的头部企业,为一家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供应商,已大规模量产软硬结合解决方案。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中,地平线的投后估值已高达87.10亿美元,约合超600亿元人民币。

招股书显示,地平线此次募资,主要用于ADAS和AD解决方案及技术研发、合营企业、营销及运营等需求,最终实现让每一辆乘用车都搭载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企业愿景。

过去三年,地平线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招股书显示,地平线在2021—2023年实现收入分别为4.67亿元、9.06亿元、15.52亿元,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82.3%;同期,公司毛利率分别达70.9%、69.3%、70.5%。

招股书援引灼识咨询的资料称,按2023年解决方案装机量计算,地平线是中国第四大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9.3%。其中在高级辅助驾驶(ADAS)领域,地平线是排名第二的供应商,市场份额为21.3%,仅次于Mobileye,且市占率差距只有5.3%,公司是排名前五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

尽管如此,地平线仍然面临较大的净亏损。据招股书,2021—2023年,地平线的净亏损分别为20.64亿元、87.2亿元、67.39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为11.03亿元、18.91亿元、16.35亿元。以此计算,地平线近三年亏损净额达175.23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达46.29亿元。

为何毛利率高但亏损较大?对此,地平线解释,一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投资,用于研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另一方面,优先股及其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对其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据悉,为维护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技术革新,研发投入成为了智驾厂商的刚性开支。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地平线拥有1478名全职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1.5%。2021—2023年,地平线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1.4亿元、18.8亿元、23.66亿元,合计为53.86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245.0%、207.6%及152.5%。

除了数额最大的研发开支外,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地平线的行政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也达到了4.43亿元、3.27亿元。

地平线的债务状况尤其引人关注。截至2023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254.52%,流动负债高达402.52亿元,而流动资产总值仅为135.38亿元,远远无法覆盖流动负债。

而地平线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仍未能实现转正。招股书显示,公司2021—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分别为11.11亿元、15.57亿元及17.45亿元,连续三年为负且流出额逐年扩大。地平线预计,近期仍将会产生经营亏损及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联姻”大众存大客户依赖症

按照业务构成划分,地平线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和非车解决方案业务两大部分,其中,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可继续划分为产品解决方案和授权及服务两个组成部分。

据招股书,2021—2023年,公司产品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2.08亿元、3.19亿元和5.0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4.6%、35.3%及32.7%;授权及服务收入分别为2.02亿元、4.82亿元和9.6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3.3%、53.2%和62.1%。

通过业务构成不难发现,汽车解决方案业务为地平线的第一大创收业务,2021—2023年,该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87.9%、88.5%和94.8%,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这同时也意味着地平线的业务过于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

另一方面,作为智能驾驶计算方案供应商,地平线先后进入国内外汽车公司的供应商体系,目前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集团广汽集团、比亚迪、理想、蔚来、哪咤等,2023年有超过30家中国车企成为地平线的量产客户。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1—2023年,地平线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总额分别为2.83亿元、4.82亿元及10.67亿元,分别占公司收入的60.7%、53.2%及68.8%。期间,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15亿元、1.45亿元及6.27亿元,分别占公司收入的24.7%、16.0%及40.4%。

地平线在招股书中称,目前客户集中度较高,虽然客户数量正在扩大,预计集中度将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而下降,但仍存在客户集中的风险。

其中,地平线是比亚迪最大的智能驾驶芯片供应商,也是理想汽车最大的、最主要的智能驾驶芯片供应商。招股书显示,2021—2022年,理想汽车为地平线第一大客户;2023年,地平线与大众汽车的合资公司酷睿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酷睿程”)跃升为公司第一大客户,理想汽车退居第二。

据了解,2023年11月,地平线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组建的合资公司酷睿程正式成立,大众汽车集团和地平线分别持有酷睿程60%及40%的股权。

招股书称,酷睿程主要从事研发、制造自动驾驶应用软件及自动驾驶系统,在短期内将主要服务于大众汽车集团,其产品将应用于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大众汽车车型。

2023年,酷睿程给地平线带来了6.3亿元的收入,这一数字占地平线当年总收入的40.4%。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酷睿程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产生任何收入。

地平线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几年计划通过扩大收入规模、维持毛利率水平、提升经营杠杆及酷睿程的经营提升来实现收支平衡并实现盈利。

视觉中国

责编:ZB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