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亿港元买建行8.32%股份成乌龙 六大行仍吸引更多市场关注 新一轮注资最高或达2.1万亿

媒体滚动
08 Oct 2024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10月8日讯(记者梁柯志)近日,据港交所披露易数据,瑞士百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Pictet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Ltd)在建设银行H股持有的“好仓”比例从0.01%增加至8.32%。

  如果按其数据增持200亿股,平均股价6.06港元计算,涉资1212亿港元。

  不过,10月8日凌晨,瑞士百达资产管理通过香港经济日报澄清称,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并未持有所述仓位,对此,香港交易所已知悉。

  财联社记者查阅港交所发现建行披露信息已经修正,确认瑞士百达资产持股比例仍为0.01%。

  对于修订理由,披露信息显示为瑞士百达资产的问题。(This new disclosure is to correct the one made on 10/04/2024, as the quantity disclosed was not correct (an issue on our side). Our positions held on 10/04/2024 were, in fact, below the initial threshold.)

  10月8日,香港某外资投行人士对财联社表示,从两次披露信息看,有可能是申报错误导致。至于外资增持金融股包括内地大行股票,应该还是考虑到其经营稳健,相对于其他行业,具备一定防守性。

  不过,此次事件整体来看还是引发市场对国有大行更高的关注。

  六大行注资在即,预计最高2.1万亿

  10月7日,中金公司发布报告认为,时隔15年对大行新一轮注资,旨在应对资产和内生资本补充速度剪刀差背景下的资本压力。分析师林英奇假设提升六大行核心一级充足率2个百分点,预计需要注资2.1万亿人民币。

  中金公司在9%的资产增速、10%的ROE和30%的分红比例假设下,估算银行每年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约0.2个百分点。通过三种情景分别假设注资提升六大行核心一级充足率0.5、1.0、2.0个百分点,隐含缓解银行资本压力2、5、10年的假设,估算需要注资规模为0.5万亿、1.1万亿、2.1万亿元。

  对于注资的节奏,林英奇认为,结合金融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实际推进顺序和节奏与银行自身资本需求相关,银行资本充足率过高对每股收益和分红存在摊薄效应。

  数据显示,根据全球系统性重要性银行(GSIB)要求,六大行中工行、建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为充裕,大约5.0ppt,预计农行、交行、中行和邮储的补充资本步伐会更快一些。

  10月8日,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孙彬彬发布观点认为,给大行补资本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商业银行宽信用的能力和意愿,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也可能提高信贷需求。

  不过,政策引导仍然需要服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大局,或许短期内信用投放偏弱和资产荒格局还难有显著改变。

  1万亿注资撬动14倍投放,大行董事长密集寻访项目

  林英奇表示,理论上1万亿元的注资能够长期撬动14万亿元的长期总资产投放,但在当前信贷需求仍然偏弱的环境下,银行信贷额度较为充裕,资产投放受到需求制约。

  上半年数据为例,10月8日发布的天风证券报告对比上市的国股行区域投放情况发现,整体来看,商业银行在长三角地区贷款余额占比较2023年末提高0.17个百分点,在中西部地区贷款余额占比较2023年末提升0.8个百分点,在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贷款余额占比较2023年末小幅回落。

  对于国有行,2024年上半年在重点区域贷款余额占比较2023年末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对于股份行,2024年上半年除环渤海地区贷款余额占比略有收缩外,其他重点区域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财联社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9月底以来,大行董事长密集外出走访,如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到访江苏、建设银行董事长张金良到访辽宁、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走访中国贸促会,包括9月初,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到云南省、贵州省建立合作关系。

  10月8日,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财联社表示,六大行支持的领域多,比如落实好稳楼市相关政策措施,推进五篇大文章,三大工程,金融加大消费领域支持,创新金融服务加大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方面支持,以及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等。

  中金报告则预计,大行获得注资后的主要发力的资产投向为支持财政发力稳增长和其他国家战略,包括基建贷款、普惠小微贷款、高技术制造业、绿色贷款、涉农贷款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秦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