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不再提“遥遥领先”,华为进入“NEXT时刻”

蓝鲸财经
28 Nov 2024

文|唐辰同学

能超越Mate的只有Mate!

在26日举行的华为Mate品牌盛典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再次重复了这句话,他还强调,“Mate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这是一场被期待已久的Mate系列产品发布会。大众期待的不只是新品,更是创新和突破。华为也不负众望,一口气推出“史上最强Mate”的华为Mate70系列、新款折叠屏手机Mate X6、“史上最强鸿蒙平板”的MatePad Pro 13.2英寸和尊界S800等新品,覆盖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电脑、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等多个领域。从“遥遥领先”到“强得飞起”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赶在正式发布会之前,余承东公布了最后一次彩排的视频片段。画面中,他手持华为Mate70 系列出镜,并再度曝出不少金句。让唐辰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句:“强得飞起”。

果然,现场余承东没有说出“遥遥领先”,“再次突破”贯穿全场。在讲到Mate70系列时,他表示,“通信技术绝对对得起那四个字(遥遥领先)”。而在介绍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6时,也变成了“强得飞起”。这个转变,足以看出余承东对于此次新产品的自信和底气。

以备受瞩目的全新旗舰——HUAWEI Mate 70系列为例,余承东表示,得益于原生鸿蒙操作系统与全新硬件配置,华为Mate 70系列整机性能提升40%。华为方舟引擎的加持下,流畅体验和游戏性能大幅提升。华为Mate70续航提升24%,持久续航再突破。

他还表示,华为Mate 70系列采用第二代灵犀通信,在演唱会发图、高铁视频通话、地铁刷视频、地库扫码等场景下用网体验进一步提升,出电梯连网可实现1S回网。

此外,华为Mate 70系列在机身可靠性设计上再有突破。据介绍,Mate 70 Pro+业界首发搭载高亮钛中框,耐摔能力提升1倍,耐磨能力提升5倍;正面搭载第二代昆仑玻璃,整机耐摔能力提升20倍;机身背面采用超耐用锦纤材质,抗冲击能力提升5倍,三者构成全新高亮钛玄武架构,中框高亮夺目,整机全面可靠。

需要指出的是,华为原生鸿蒙系统自带AI优势。此前,华为终端连续发布多条预热视频,每一条宣传文案中均带有“Mate有真AI”的标签。比如华为Mate70首发的跨设备隔空传送功能,通过AI姿态感应器的手势识别,隔空即可将图片或截图传到另一台设备上,让用户抓放自如、张手就来。

据华为官方介绍,AI隔空传送功能得益于华为互传技术接入了屏幕手势的触发识别功能。该功能将支持Mate 70系列、Mate X6折叠屏手机以及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2025款平板电脑。

但发布会上,余承东并没有进行详细介绍,快速带过。他表示,依托软硬端云协同的技术底座,华为Mate70首发九大AI功能,带来如AI动态照片、AI隔空传送、AI消息随身等9大AI智慧体验。

同时,华为Mate X6三网卫星典藏版亮相,这是全球首款支持三网卫星通信的大众智能手机。得益于分布式玄武架构带来的更大空间和更优的布局,华为Mate X6创造性地将WIFI天线与蜂窝天线分布在手机两侧,天线长度增加81%,综合信号强度提升60%,为用户提供稳定、畅快的通信体验。

除了硬件,华为在原生鸿蒙上的表现则显得克制。余承东表示,新机出厂“到手即可升级”,给用户提供搭载系统鸿蒙 4.3 以及原生鸿蒙 5.0 两个选择,按需购买即可。这与网传Mate70系列全面装载纯血鸿蒙的信息,稍有出入。

但他同时承诺:明年新发布的所有华为手机与平板,都将搭载原生鸿蒙。为了激励用户到手升级 HarmonyOS NEXT,华为还同步推出了“鸿蒙有利”计划,为升级 HarmonyOS NEXT 的 Mate70/Mate X6 用户提供 900 元的权益礼包。回溯过往可以发现,余承东使用“遥遥领先”,既是对业务的自信和重视,也是对员工的打气。“再次突破”,“强得飞起”,是“遥遥领先”、“远远超出”的升级版本,虽然还没到深入人心的阶段,但简单粗暴的表达,恰好也是华为渐入佳境的真实写照。从Mate品牌盛典的产品力表现看,华为也当得起“强得飞起”四个字。

从“遥遥领先”到“强得飞起”,外界也能看到华为的蜕变:Mate品牌盛典,是一次对华为品牌的巡礼,也是一次对华为品牌力、产品力、技术能力和企业精气神的提炼。

如果说,过去华为还需要通过拉踩竞争对手,来凸显自身的领先优势,内心还存在一些不自信。“遥遥领先”的语境是在2019年被制裁前后,面临“活下去”难题时的奋起,谋生存。

在经历近5年向死而生的艰难发展时光,华为向内求,在自研、自主创新上发力,着眼于自身的提升,内功的锤炼,走出一条自主可控的中国式创新之路。“强得飞起”即是在“轻舟已过万重山”后表现出的底气,也更吻合华为当下的精气神,因为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有足够的余力来选择腾挪和起飞的场地。

就像余承东所说:Mate一直引领工艺的创新,不断创新才能引领行业,靠抄袭是没有未来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多加一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强得飞起”。华为正在全面回归,进入“NEXT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会之前,网络还流传出余承东在飞机和车展上捂紧口袋,疑似掩盖Mate70的相关信息。对此,他表示,Mate70在口袋里没拿出来,“我担心被别人偷拍。”

这个细节在为新品增加热度的同时,也体现了华为对Mate70系列寄予厚望。Mate品牌盛典结束,“全家桶”产品发布,也意味着华为的全面回归。在唐辰看来,华为的回归有三重含义:

首先是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全面“复苏”。比如智能手机业务,相关市调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华为再次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市场份额为17.5%。在4000元以上市场,华为持续缩小与苹果的差距。

据华为公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华为旗舰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1%。另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华为Mate60系列从2023年9月初开售至今年11月中旬,总销量已突破1400万台,远超出供应链此前预期。

新能源汽车的表现也是新亮点。2024年前9个月,鸿蒙智行累计交付新车31.2万辆。在鸿蒙智行成立仅一年时间里,其累计销量已经逼近今年前9个月BBA在华销量总和。

另有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上半年,华为车BU的营收飙升至104.35亿,并实现了净利润22.31亿,净利润率达到21.38%,扭转了过去两年的巨额亏损局面,让余承东口中“唯一亏损的业务”成为过去。余承东毫不掩饰鸿蒙智行的野心,目标是要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中国高端车市场的第一。

最受关注的还是原生鸿蒙,也就是HarmonyOS NEXT。根据Counterpoint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华为鸿蒙HarmonyOS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4%;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上涨至17%,iOS份额则从20%下降至16%。

“鸿蒙之父”、曾任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总裁的王成录2021年曾表示,“16%是分水岭,超过的生态基本就成了。”这也意味着,华为鸿蒙HarmonyOS迈过了生死线,超越苹果iOS成为中国第二大操作系统,国内手机操作系统“安卓-iOS-HarmonyOS”三足鼎立之势已成。

其次,华为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为其下一阶段的生存发展备足了粮草弹药。虽然任正非一直在“打预防针”,称华为要活下去。最近一次,他在一次座谈会上再次表示,到今天,也还不能说我们(华为)就能活下来。但从财务数据上看,华为基本上恢复到被制裁前的水平,智能手机、汽车业务的发展,带动了华为业绩的增长。

华为旗下主要包括5个业务板块:ICT基础设施业务、终端业务、云计算业务、数字能源业务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车BU)。根据往期业绩,终端业务是华为收入的支柱。根据10月31日发布的华为财报,2024年前三季度,华为实现营收5859亿元,上年同期为4522.6亿元;从研发投入来看,华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前三季度,华为研发投入1274.12亿元,同比增加124.21亿元,上年同期为1149.91亿元。

此次Mate品牌盛典,余承东在现场表示:“搭载了纯血鸿蒙的Mate70性能提升40%,是史上最强大的Mate。”刚好一个月前,纯血鸿蒙正式发布时,央视节目《主播说联播》发表评论称,“原生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底层软件技术能力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是我国打破‘缺芯少魂’掣肘和欧美技术垄断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对于鸿蒙系统而言,它正在朝着纯血鸿蒙以及全新的鸿蒙生态飞奔而去。11月23日,华为召开首届鸿蒙生态大会。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Harmony OS NEXT是华为基于OpenHarmony5.0(开源鸿蒙)开发的发行版,其他公司同样可以基于OpenHarmony开发自己的发行版。

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鸿蒙操作系统已经从系统内核、文件系统、编程语言、编译器和运行时、编程框架、设计系统、集成开发环境,到AI框架和大模型的全栈技术全面推出实现了向下扎到根,成为信息产业坚实的底座。

按照徐直军的说法,华为的鸿蒙生态,并不是孤立的、困守的,而是开放的、包容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者加入,国产自研操作系统才有足够的底气和iOS、Android甚至Windows正面对决。

科技圈喜欢用“iPhone时刻”来形容一个革命性的转变时刻。比如,2023年3月23日,在英伟达的GTC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借由ChatGPT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无限宽广的AI未来图景,他将之称为“AI的iPhone时刻”。

从这个角度看,华为的回归有了第三层含义,参考黄仁勋的提法,唐辰将之称为华为的“NEXT时刻”。Mate品牌盛典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多款产品以及满屏黑科技,而在于这是一个里程碑的时刻。它代表着一种死磕创新、勇于打破窠臼,实现自主可控的精气神的“回归”。这也将是独属于中国科技企业的,特别是着眼于自主创新、基础创新企业的专属词汇。

其核心含义是在表明一个转折点的到来,背景色是:创新进入深水区、无人区,并面临强大的外部压力时,还能够潜心钻研,加大投入,奋发攻关,终迎来奇点时刻。这就是华为的“NEXT时刻”。集体冲锋,中国自主创新走上“花路”

华为的“NEXT时刻”,也是中国自主创新走到一个关键节点的缩影。《华尔街日报》指出,华为将借着Mate 70系列,冲击美国苹果公司智能手机iPhone的中国市场占有率,显示再次突破美国科技封锁。美国咨询公司Albright Stonebridge集团技术专家特里奥洛表示,“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Mate60系列发布后,就有拆机视频显示,该手机的国产率高达90%,而Mate70系列的国产率或更高。此前,周鸿祎曾爆料,Mate70系列主要的零配件几乎都100%来自自主可控的国内供应链。其背后是华为的战略选择:加强供应链国产化,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这是被逼出来的。根据相关统计,华为在A股的供应商企业数量超过了500家,其中与智能手机相关的超过了100家。其中,核心供应商包括京东方、比亚迪信维通信韦尔股份等。这些国产企业为华为提供了小到钛合金边框,大到手机屏幕的产品供应。华为也由此构建起自身的生命护城河,就算被制裁、封锁,无法获得海外产品,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再度回归到巅峰。

有媒体评论称,在纯血鸿蒙、麒麟芯片、九成国产加持之下,华为在软件、硬件、芯片、云服务、大模型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核心领域中,都已然实现了独立自主、完全自研。或许如今看来,华为的高端制造之路走得依然不算平坦,但走起来总比原地踏步要走得远,走起来就真的“遥遥领先”。

事实上,当视线再抬高到整个中国科技企业的维度,就会看到,和华为并肩努力的还有小米、比亚迪、大疆,宁德时代等代表性企业,高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大国重器也在集体冲锋,一同拓宽中国自主创新的“花路”。

比如小米,雷军入局新能源汽车前后的十年间,小米至少投资了38家出行相关的企业,共参与了57轮次的融资。包括人人车、蔚来汽车、Momenta、智行者、货拉拉、小鹏汽车等企业。

再者,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电池巨头,早已在电池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它们凭借独特的研发道路和技术实力,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更是在全球电池市场上崭露头角。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不难看出,从智能手机到智能电动车,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消费产品到国家基础设施,“华为们”正在一个个点的突破,带动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升级。比如2020年,华为与维信诺签订25亿元的超级订单,一定程度上帮助这家企业的迅速成长和发展。业内分析师认为,随着华为新品的推出,或许会推动用户换机的进程,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和“果链企业”类似,围绕华为、小米、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也形成一连串的供应链产业,它们一同推动自主创新走上更宽阔的“花路”。在自主可控的基础上,为中国企业数字安全与数据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