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能源(02570.HK)发布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482.79万股H股,中国香港发售股份48.28万股,国际发售股份434.512万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2024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招股,预期定价日为12月4日;发售价将为每股发售股份145.00-165.00港元,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预期股份将于2024年12月6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公司已与九江经开区鼎创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九江鼎创”)订立基石投资协议,据此,九江鼎创已同意在若干条件规限下,按发售价认购或促使其指定实体按发售价认购可能购买的总金额为人民币3亿元的发售股份数目。按发售价每股股份155.00港元(即指示性发售价范围的中位数)计算,九江鼎创将认购的发售股份数目将为209.532万股发售股份。
九江鼎创为一家于2024年4月在中国成立的有限合伙企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5亿元。九江鼎创为九江鼎汇泓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鼎汇泓盈”)作为其执行事务合伙人管理的投资基金,主要从事私募股权投资。
综合 | 公司公告 招股书 编辑 | Echo
重塑能源是一家中国领先的氢能科技企业。公司的政策导向项目及市场导向项目均有着良好往绩。随着公司将业务成功持续拓展至海外市场,海外市场的收入贡献不断增长,巩固了公司在国内氢能市场的领先地位。
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氢能装备及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并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氢燃料电池工程开发服务,令公司能够提供制氢及终端应用一站式解决方案。
得益于具备行业洞察力、营销能力以及一手行业经验的研发团队,公司不断进行产品开发和迭代,特别是在可能会带来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强环境适应性和高经济性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和专业知识方面尤具优势。
近年来,公司进一步拓展至氢能产业上游,自主研发了质子交换膜(“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制氢电源、碱性(“ALK”)电解槽电极及其他关键零部件,有效利用电能制氢。
公司全面的产品和服务组合使公司实现了氢气和电的协同应用,从而形成了一种“电-氢-电”的新商业模式,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公司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氢能装备可用于客户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中,然后利用公司的PEM和ALK电解水技术和产品制取绿氢。氢气可以长期储存,便于在需要时利用公司的氢燃料电池产品进行发电,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凭借公司的往绩记录和国内外研发力量,公司在中国提供高质量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建立了品牌声誉,并成功开拓了海外氢能业务。此外,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并发现和解决客户需求,公司与国内外商用车制造商、汽车配件制造商和能源企业建立并保持牢固的业务关系。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销售输出功率计,公司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23.8%。按2023年重卡搭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总销售输出功率计,公司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42.4%。按2023年重卡搭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总销售额计,公司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29.4%。按2023年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总销售额计,公司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三。
重塑能源是中国氢燃料电池领域内,首家同时实现自主研发及量产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的企业。公司拥有PEM及ALK电解产品。此外,公司是中国氢燃料电池领域首家实现了专有氢燃料电池系统海外商业化应用的公司,获得多项国际认证。
此外,截至2024年5月31日,公司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已为中国超过5,900辆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动力。截至同日,该等汽车的累计行驶里程数约210,000,000公里,减少碳排放约116,851吨。
自成立之日起,公司不断实现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突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公司是一家氢能科技企业,提供高质量氢燃料电池系统,实现了氢燃料电池系统多种关键零部件的自研自产。
近年来,公司在开发氢能技术方面持续投入,该技术有效补充了公司的氢燃料电池业务,与广泛的下游氢气利用解决方案产生了协同效应,使公司能够为相关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氢能解决方案。
此外,凭借市场对公司的技术能力的高度认可,以及客户对公司提供定制氢燃料电池技术服务的信任,公司已做好挖掘和抓住氢能装备市场机遇的准备。例如,公司的产品线能够满足客户(尤其是寻求制氢到氢能应用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减少碳排放的企业集团)的需求。
重塑能源紧紧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致力于在氢能市场提供全方位服务,其中包括提供高效、经济、安全、可靠的氢气制备及应用产品和服务,用氢能科技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重塑能源还与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多家知名国际企业建立业务关系,如德国舍弗勒集团和日本丰田汽车。此外,重塑能源与长城汽车、潍柴动力、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化共同成为首批加入国际氢能委员会(International Hydrogen Council)的中国企业。
财务方面,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5月31日止五个月,重塑能源实现收入分别为约5.24亿元、6.05亿元、8.95亿元、1252.1万元人民币;同期,该公司年内亏损分别为约6.54亿元、5.46亿元、5.78亿元、4.09亿人民币。
招股书显示,中石化资本直接持有重塑能源14.33%股份,一汽解放直接持有重塑能源4.43%股份。
行业层面,2022年全球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58亿美元,自2018年起以37.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全球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于2027年达到820亿美元。
同期,全球氢燃料电池销量由2018年的784.8MW增至2022年的3194.0MW,以42.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燃料电池汽车则是主要驱动因素,预计到2027年全球氢燃料电池市场将达到48754.2MW,期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72.5%。
而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已由2018年的人民币7亿元增至2022年的2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8%。预计将于2027年达到人民币293亿元。
按2022年销量计,中国占到全球燃料电池系统市场份额约18.9%,氢燃料电池系统销量达至603.0MW,2018年至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9.1%,预计将于2027年达至13053.5MW。
招股书显示,重塑能源本次香港IPO募资金额将主要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氢能装备的研发及扩产;海外市场业务拓展等。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