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南非约翰内斯堡,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600690.SH/6690.HK/690D.DE,以下简称“海尔智家”)与瑞典伊莱克斯(Electrolux,以下简称“伊莱克斯”)集团签署相关交割文件,成功完成对伊莱克斯南非热水器业务(Electrolux South Africa Proprietary Limited,以下简称“ESA”)的收购交割,交易对价24.5亿南非兰特(折合约9.8亿人民币)。
作为南非领先的热水器制造商,ESA旗下拥有百年热水器品牌Kwikot,致力于为当地用户提供储水式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多能源解决方案、燃气热水器和热泵等多样化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ESA的交割完成,提升海尔智家业绩的同时,也意味着,海尔智家的国际化正步入由“北”而“南”的新阶段:别人“出口创汇”,海尔“出口创牌”;而从并购发达国家市场家电品牌到全面发力东南亚、远东及非洲等“南方”国家,从整合当地品牌及工厂到输出智能化和可持续解决方案,海尔国际化正以“先难后易”“降维打击”方式,迎来出海收获季。
海外并购:从自建品牌到并购整合
海尔是国内白电龙头国际化及海外并购第一家。
早在1990年,在别的企业选择贴牌代工业务时,海尔创业六年后,自主品牌出海的第一站就选择了发明冰箱的欧洲制造强国——德国。
尽管海尔冰箱通过了德国安全认证,德国经销商却并不相信。他们把海尔和德国市场上十几个品牌冰箱放在一起,进行盲测。结果十个指标,海尔拿到八个第一。
德国经销商当即下了2万台订单,海尔全球自主创牌由此迈出艰难但令人尊敬的第一步。
海尔并不满足于此。
1999年,海尔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设立海尔美国工业园,在美国本土生产家电产品,并将研发、设计、营销中心也设在当地。海尔美国工业园不仅是海尔的第一个海外工业园,也是当时中国企业在美国最大的制造业投资项目。
美国之后是欧洲。2001年,海尔斥资700万欧元收购意大利梅内盖蒂(Meneghetti)家族集团旗下的一座冰箱工厂,并以此作为首个欧洲生产基地,打造卡萨帝(Casarte)系列自主高端产品。
而经过海外自主创牌的十多年尝试和探索,并伴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壮大,海尔的国际化也从绿地投资、稳扎稳打阶段转变为更注重速度和效率的海外并购整合新阶段。
2011年10月,海尔集团和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三洋电机”)就海尔收购三洋电机在日本的洗衣机和家用冰箱业务及其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洗衣机、家用冰箱和其它家用电器销售业务正式签署收购协议。
三洋电机的并购,让海尔试水海外发达市场并购“头啖汤”的同时,更一举多得,顺势进入了增长空间更为广阔的东南亚家电市场。
一发而不可收。2016年1月,海尔以56亿美元报价通用电气(GE)旗下家电业务(GE Appliances)。彼时,对GE家电抛出橄榄枝的买家众多,伊莱克斯甚至一度与GE达成了33亿美元收购协议,只待监管部门审批。
然而,美国司法部担心伊莱克斯并购后,将与惠而浦在北美家电市场形成“双寡头”垄断,因而转手批准了海尔与资本巨鳄KKR的联合报价。
海尔对GE家电的成功整合,没有更换一台设备,没有派遣任何一个管理干部,只是通过导入“人单合一”模式激发全员的创新活力,不到两年,GE家电即扭亏为盈,并连续保持高速增长。海尔的北美市场份额也快速跃升至20%以上。
与GE家电并购有关的一则掌故是,1992年,大量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红利的吸引下,开始到中国代工,并寻找可以并购的中国制造企业标的。GE当时看中了海尔的成长潜力,曾积极开展并购洽谈,但遭到了海尔的果断拒绝。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回顾那段历史时提到:“如果接受并购,管理层的收入会有很可观的提升,但世界上不会再有海尔品牌。”
降维出击:瞄准“南”部利基市场
完成对ESA的并购之前,海尔智家于10月先完成了对开利全球公司(NYSE: CARR)旗下开利商用制冷业务的收购,交易对价约7.75亿美元。
对开利商用制冷的收购,让布局全球大冷链战略的海尔智家,将业务从家用制冷扩展到商用制冷市场,积极开辟B端增长点。
国泰君安研报就此点评称,商用制冷领域在中国、印度等市场还具极大成长空间;同时,开利商用制冷核心市场位于欧洲,产能、渠道、研发资源价值较高,有利于海尔智家加强在欧洲市场渠道协同,提升整体份额。
对强调战略协同、完善全球布局的海尔来说,市场相对饱和的发达国家份额固然重要,但在全球经济变局的当下,更为广袤的“南方”利基市场,其实是更大的“一盘棋”。
2024年5月,海尔埃及生态园开园,助力海尔智家在埃及和中东非市场的增长与品牌引领;8月,海尔智家在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举行奠基仪式,建成后将是中国品牌在泰国及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9月,海尔埃及生态园二期项目奠基,主要生产冰箱和冷柜两类产品,年产能达30万台。
动作频频,投资、并购都要抓的海尔已经彻底放开手脚,而这背后,源自海尔模式和经验的全面输出让海尔有足够的底气:一方面,海尔“人单合一”激发员工创新活力的管理创新已然在全球多处验证;另一方面,在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卡奥斯”)助力下,截至2024年10月,海尔已累计拥有世界经济论坛(WEF)认证的9座“灯塔工厂”和1座“可持续灯塔工厂”,不仅成为国内拥有“灯塔工厂”最多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拥有“灯塔工厂”数量最多的企业。
而通过“人单合一”与卡奥斯的双剑合璧,海尔已经在全球率先解决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满足定制的“不可能三角”难题,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及服务,成为海尔全球出击的“杀手锏”。
“通过将我们在智能和可持续解决方案方面的全球专业知识,与Kwikot强大的本地网络和悠久的品牌传统相结合,我们将能够为南非及其他市场提供变革性的增长和创新。”海尔智家副总裁、海尔水联网产业总经理管江勇告诉《财中社》。
Kwikot总经理Murray亦表示:“Kwikot在南非已有一个多世纪的信任和创新积淀。今天,我们与海尔智家携手,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海尔智家在环保领导力上的承诺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与 Kwikot成为家喻户晓品牌的核心价值完全一致。”
ESA收购交割的完成,将打开海尔智家在南非市场的新增长空间。第三方权威调研机构数据显示,海尔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空气能热泵三大品类全球销量第一;而在国内市场,海尔热水器也已实现京东、天猫、苏宁、五星等多渠道第一。此次收购的Kwikot,拥有南非最大的热水器制造厂、最大的热水器售后服务机构、全面覆盖的销售渠道以及经验丰富的本地管理团队,能为海尔智家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海尔在南非和埃及的布局,正好一南一北将广袤的非洲市场夹在中间。而埃及作为北非和地中海核心市场,亦可辐射中东非市场。
Statista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东非家电市场零售额由661.4亿美元增长至883.0亿美元,累计增长了33.5%,预测截至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18.4亿美元,2023年至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6.9%。广阔的增长空间,成为众多中国家电企业出海的重点区域。
海尔向“南”,兼顾“存量”、更属意“增量”的全球化版图,由此补上更加均衡和完善的最大一块拼图。
(文章来源:财中社)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