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房企董事长跑路?公司紧急辟谣

市场资讯
03 Dec 2024

近日,有自媒体发布消息称,祥生集团二代、董事长陈弘倪携款潜逃美国。昔日千亿房企紧急辟谣。

紧急辟谣稳定局面

12月3日,祥生控股集团发布声明称,近日有不法分子撰文,并在媒体渠道上谣传该集团执行董事、总裁陈弘倪先生已潜逃境外。

该等不实消息既是对陈弘倪先生声誉的故意诽谤和污蔑,也是对本集团名誉的刻意抹黑,更是对行业秩序的恶意扰乱,挑动社会矛盾,打击致力于帮扶本集团努力走出困境的社会各界人士的信心。

集团已向政府相关部门汇报、反馈上述不实、违法行为。

祥生集团还表示,本集团已向政府相关部门汇报、反馈上述不实、违法行为,现责令相关方立即停止不实报道,删除相关内容,消弭不良影响,同时保留对相关责任主体的司法追诉权利。

此前刚刚退市

11月7日,祥生控股集团(02599.HK)发布公告,披露了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关于取消其上市地位的决定。

根据公告,祥生控股集团未能在2024年10月2日的复牌截止日期前履行复牌指引,因此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决定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取消公司股份的上市地位。除非公司申请复核除牌决定,否则股份的上市地位将于2024年11月11日上午9时起取消。

祥生控股集团在公告中明确表示,经考虑公司的事实及情况后,公司无意申请复核除牌决定。这意味着祥生控股将正式告别资本市场。

后港交所发文,自2024年11月11日上午9时起,取消祥生控股于联交所上市地位。至此,祥生控股成为第21家退市的房企。

对股东影响方面,公告称,公司所有股东及投资者应当注意,于2024年11月11日后,虽然股份的股票证书仍然有效,但股份将不再于港交所上市及交易,及公司将不再受上市规则规限。

股东或投资者如对股份取消上市地位的影响有任何疑问,务请寻求适当的专业意见。

此前祥生控股集团曾公告称,受房地产行业持续深度调整及中国房地产发展商普遍融资渠道有限的影响,集团已采取适当措施稳定集团的现金流,包括加快销售及现金收款、出售资产、降低成本、提升营运效率及与其债权人进行建设性对话,以重组其债务,从而改善集团的财务稳定性及可持续性。

尽管集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及公司股份停牌,集团的业务经营于所有重大方面均照常进行。

在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8月30日期间,归属集团的合约销售总额约为26.27亿元;及归属集团的合约建筑面积约为198607平方米。

一部祥生史,半座诸暨城

官网资料显示,祥生集团上世纪80年代初创立于浙江诸暨,曾是浙系房企“四小龙”之一。历经30余年发展,已成长为一家集地产开发、小镇开发及运营、商业开发及运营、建筑安装、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等事业板块于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集团。

2014年迁至杭州,确立“立足杭州,生辉上海,深耕苏浙皖,辐射全国”的战略规划。此后,祥生控股迎来爆发式发展。2015年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2018年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029亿元,并闯进全国28强。

2020年祥生集团旗下祥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然而,2020年11月18日祥生控股在港交所上市后,地产行业遇冷,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2023年销售额降至74.3亿元,与2021年相比,跌去92.89%。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祥生控股开始出售旗下资产。今年7月,祥生浙江总部的办公室被摆上法拍席,最终被久盛控股竞得。然而,这些自救行为没能填补上百亿的债务缺口。最终,祥生控股失去了上市公司的地位。

陈弘倪为祥生集团创始人陈国祥之子,2023年4月,陈国祥离世,陈弘倪成为祥生集团新的掌舵人。

陈弘倪接班后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是沉重的债务压力,祥生控股违约事件引发了多笔债务交叉违约,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偿债压力;另一方面,公司内部管理也出现了问题,多个部门的关键团队人员辞任,人力不足。此外,公司还需要应对清盘呈请、与债权人进行磋商等问题。

总的来说,祥生控股从曾经的千亿房企到如今退市,反映了房地产行业的巨大变化和挑战。陈弘倪作为二代接班人,在艰难的环境下努力应对公司的困境,但目前尚未能使公司摆脱危机。

(转自:不良资产行业观研)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