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作为上海最具互联网基因的城区之一,长宁区早在2001年就打出了“数字长宁”品牌。经过20余年积淀,“数字长宁”已经成为长宁的一张金名片,其中数字经济更是长宁的第一大产业。
12月10日,长宁区副区长赵永尊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直播间,重点围绕数字经济,同广大市民和网友就长宁的发展情况进行沟通和交流。
赵永尊介绍,长宁区在2001年提出了“数字长宁”战略,并一以贯之,到“十二五”后期,区域内的互联网产业呈现规模化群聚效应;2016年,市政府正式批复在长宁区设立上海市“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2020年以来,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十四五”期间,长宁重点推动实施了“3320”数字战略,即打造数字经济转型标杆区、数字生活示范引领区和数字治理最佳体验区“3区”;建设东部数字技术创新集聚带、中部数字应用场景集聚带和西部数字企业总部集聚带“3带”;以及推进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转型“20个数字专项”。
长宁紧跟时代步伐,逐步建立、打响了“数字长宁”品牌,其中数字经济是“数字长宁”品牌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长宁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数字经济企业快速成长,区内诞生了携程、拼多多等为代表的一批平台企业,逐步形成了“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圈,带动着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人工智能等区域重点产业取得飞速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面向这一目标,长宁目前正积极巩固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人工智能、金融服务等区“3+3”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升级打造智能互联网、时尚消费、航空及运输服务、金融及商务服务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锚定“十百千万亿”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末,集聚10家行业龙头、100家创新型企业、营造1000个有引领示范效应的场景应用,10000家企业实现“上云用数赋智”,集聚一批万亿级市值或GMV(网站成交金额)的头部企业。通过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支持电商平台、“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各具特色,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数字医疗等新领域、新赛道,梯度式培育成长型、创新型企业,进一步丰富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谈及发展现状,赵永尊表示,近年来长宁区着力用好“数字长宁”这一品牌,区内“互联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全区61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占全区税收比重达55%。软件信息业营收同比增长52%,位居全市前列。区内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额14065.87亿元,比上年增长33.5%,交易总额位居全市第一,亿元以上电商交易平台共29个,其中百亿元以上交易平台5个。另一方面,长宁聚集了众多优秀企业。拼多多、百秋被商务部确定为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黑湖、百秋、史泰博等3家企业入选上海市产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拼多多、携程连续多年入选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前20强。怪兽充电、深兰科技入选《胡润中国》等知名榜单独角兽企业,乐言科技、黑湖科技、挪瓦咖啡入选潜在独角兽、准独角兽名单。
同时,长宁不断丰富提升产业业态,营造引领示范应用场景。通过加快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强引擎”。一方面头部电商平台不断创新研发,提高数据要素应用支撑与服务能力,赋能贸易商和制造商转型发展。例如拼多多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大力推进“数商兴农”“农地云拼”模式;通过跨境电商平台Temu拓宽中国制造业出口渠道,助力万余家工厂加速出海。另一方面,长宁大力支持企业拓展各类应用场景。例如推动才智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经理人指数(RMI)在上海数交所正式挂牌数据产品;推荐科大讯飞、氦豚机器人、剧嗨文化等企业参与2024全球数商大会等活动,提升企业影响力等。
赵永尊介绍,长宁积极打造高成长、高聚集、高质量的“数智”新动能,拓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新空间、新模式、新赛道。一方面,提升重点项目能级。不断强化“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的平台功能,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持续建设“上海硅巷”科创街区,打造人工智能产学研一体高地,聚焦科创领域招商引资,加强孵化转化;用好“虹桥智谷”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促进科创企业集聚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布局产业新赛道。建立区内工业互联网企业底数库,搭建交流对接平台,培育更多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上海硅巷”科创街区是长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载体,旨在以科技创新与城市更新为双轮驱动,激发老城区新活力。赵永尊指出,“上海硅巷”有着不可复制的优势:区域内科研资源、载体资源丰富,科创企业富集,文化底蕴深厚。去年以来,长宁加大“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力度,制定出台了三年行动方案,扎实推进载体焕新、科创服务、场景活动等六大专项行动;启用“上海硅巷”创客厅;成立科创街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成立上海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基地“上海硅巷”分中心;推进“上海硅巷”创新策源地建设,集聚创新孵化器8家。此外,举办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科创市集、“硅巷早餐会”、“创新说”等系列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加入,促进老城区焕发出新活力。
为集聚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特色街区,长宁结合“上海硅巷”内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以产业互联网、集成电路为核心,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圈。一方面深耕产业互联网。横向上,集聚优势资源,打造细分赛道产业互联网企业集群。加强对龙头、链主企业的招引力度,建成更具标志性和引领性的产业互联网平台。纵向上,增强链式思维,持续筑牢AI、大数据等底层技术基础,不断丰富AI+产业应用场景,形成双向互动、相互赋能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做优做特集成电路产业。充分发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在集成电路方面的技术研发优势和成果转化平台优势,重点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未来产业,瞄准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智能传感三大产业方向,集中力量做优做特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等前端环节。同时,在街区“面”上围绕广义科创,进一步放大文化创意、时尚消费、数字经济等方面的集聚效应,结合载体类型、特征,抓好招大引强和培育孵化。
赵永尊介绍,长宁近年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聚集超700家相关企业,如嬴彻科技、易立德、硅睿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广泛分布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金融科技、智能零售、智能家居、游戏娱乐、机器人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不断得到完善。为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发展,长宁一是优化功能布局,东部片区以“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中部片区以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发展为主题,助力传统城市、街区数字化转型;西部片区支持“科研、转化、服务、产业配套”为一体的功能性平台落地,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优势产业集群。二是推动创新应用,秉持“容缺、容错,扶新、扶特”理念,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探索和开放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三是培育创新氛围,通过搭建高质量的行业交流平台,举办长宁创投沙龙、“虹桥智谷”CTOU首席技术官联盟活动等,促进企业互利合作,构建创新生态。
赵永尊表示,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培育了蓬勃的产业,也切实让长宁居民享受到数字生活的普惠便捷,有序有效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吃个早餐,去数字化智能AI早餐点;买点蔬菜,走几步到家门口的智慧菜场;就连打个“飞的”,都可用数字人民币支付……随着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数字贸易创新孵化基地”落地长宁,春秋航空收获了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机票订单,实现了空中离线消费场景,推动着城市中科技与生活的“双向奔赴”。
长宁注重增强人民城市体验,让数字生活场景日益丰富。例如在养老领域,长宁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开展“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试点,完成3家智慧养老院改造。在文旅领域,率先开展数字酒店“30 秒快捷入住”试点;积极响应“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承担全市“数字文化馆试点”工作。此外,在教育、医疗、商业、交通和就业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长宁还在北新泾街道建成了全市首个“AI+社区”。社区内有AI食堂、电动车库AI监控、停车位实时平台等智能化生活服务。此外,智慧养老场景也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如智慧小屋检测设备和“孝智通”智能感应系统等。
数字生活飞速发展,数字治理水平也需不断提升。赵永尊介绍,长宁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今年全面落实中央、上海市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组建了区数据局统筹公共数据的治理工作。建立了区政府部门的首席数据官制度,更新了公共数据的分类分级、安全保障方面的制度规范。其次,今年完成了区级数据资源平台项目三期建设,已归集全区30个政府部门,78个信息系统的648个数据目录,8.9亿条数据,并推动公共数据完成上链。最后,扎实推进公共数据的共享、开放和利用,支撑“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应用建设和区政府部门的政务服务应用。
今年是上海市“一网通办”推广六周年,长宁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打造特色网办服务。在企业服务方面,打造了区级企业专属空间,上线了涉企特色应用和“政策体检”项目,形成特色“一企一档”和企业数据标签,精准推送服务信息。目前,长宁正在开发面向企业服务的“营商通”平台,进一步提升长宁数字化营商服务能力和水平。在便民服务方面,长宁在随申办市民云上线了“爱心寒暑托班”在线报名服务,方便家长报名并实时了解报名动态。在数据支撑方面,长宁首创电子档案与政务服务电子材料库对接,拓展“一网通办”材料免交场景。
在基层治理、城区管理方面,长宁区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打造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架构体系,推动理念、手段和模式不断创新。长宁今年重点开发了“智能派单平台”,助力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例如,为独居老人提供“智能水表”相关服务,通过数据检测形成工单,联系监护人和社工上门查看,形成工作闭环。此外,利用街面监控探头资源和AI感知算法模块,智能发现共享单车乱停放、市容垃圾乱堆放等痛点难点问题,实现事件自动感知、平台智能派单、处置结果自动核查,提升长宁城区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最后,赵永尊表示,为加强数字监督,让数字经济更加健康发展,长宁区将不断加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一步利用区块链技术增强信息透明性,确保商品可溯源、质量有保障;从加强网络基础设施、优化数字支付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着手,扩大支付服务的覆盖广度和深度,普及跨境支付,加强金融普惠;整合多场景数据,提升个性化推荐精准度;同时加强数据隐私保护与算法透明,增强消费者的信任程度。
资料: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
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