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又一千亿房企董事长“跑路”了?

泛家居圈
12 Dec 2024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债权人对房企债务追索的深度加深,对于房企实控人的动态监控也更加紧密了。因此,一些悄悄转移资产到了国外的房企老板们,近期也被密集曝光出来了。

近日,有媒体消息称,祥生集团二代、董事长陈弘倪被曝携款潜逃美国。随后,祥生集团发表声明,迅速出来辟谣。

当一家千亿房企最后的体面来自虚无渺茫的小作文,这是多么操蛋的事情。民企、千亿房企、总部搬迁、上市公司、二代接班、违约暴雷……直至跑路,这套行云流水的小连招,几乎将成为很多徘徊在死生边缘房企的规定动作。

资料显示,陈弘倪为祥生地产创始人陈国祥之子,他出生于1983年,于2010年取得美国福特海斯州立大学的通识教育(商业管理)学士学位。

毕业后两年,陈弘倪进入祥生实业集团,担任集团以及附属公司的酒店管理公司总经理,主要负责酒店的整体运营。

自2014年起,陈弘倪开始接手集团城市分公司董事长职务,负责诸暨市内集团各项目公司的运营及管理。

2017年12月起,陈弘倪逐渐进入集团核心的地产业务,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他担任祥生地产的执行总裁,协助总裁赵红卫进行整体业务管理。

2019年,祥生集团内部进行了一场较大的人事调整,从集团到地方公司有多位老将离开,而陈弘倪也从这时担起大任,全面主持地产集团工作。

2023年4月,陈国祥离世,陈弘倪获委任为代理主席。

千亿地产黑马

祥生也是一家过去几年突然飙升的黑马房企,此前为国内房企千亿俱乐部成员。

官网资料显示,祥生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总部位于浙江杭州。历经30余载发展,祥生成为一家集地产开发、特色小镇、建筑安装、物业服务、酒店旅游等事业板块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产业集团。业务遍布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贵州、辽宁和山东等20余省50余城。

公开资料显示,祥生地产创办人陈国祥出生于1951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76年至1981年,在诸暨酒厂任技术员;1981年至1989年,在诸暨服装针织厂任厂长;1989年至1995年,在诸暨市祥生实业公司任总经理;1995年成立祥生地产,任董事长、总经理。

2018年,祥生成为地产界的一匹黑马,销售破千亿,跻身全国房地产公司TOP30。

发迹于浙江诸暨的祥生控股,在跻身“千亿房企”之后,陈国祥就一口气完成了代际交棒、迁都上海、赴港IPO上市等一连串操作。

2019年,陈国祥开始淡出台前,在祥生控股集团上市前夕,陈国祥便不再出席祥生控股的董事会会议。2019年,其子陈弘倪正式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千亿级别的公司,出任港股上市公司祥生控股集团(02599.HK)行政总裁,主持地产集团的全面工作,向祥生实业集团董事会汇报。2020年11月18日,祥生控股集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此前已违约

快速扩张最明显的后遗症就是高企的负债,尤其2017年,祥生净负债率一度高达1380%。尽管祥生这几年一直在降负债,但其负债水平仍处高位,2018—2020年,其净负债率分别为740%、360%、136%。而如果考虑上信托和其他非标融资以及合作开发的债务,祥生的真实债务水平更是堪忧。

2022年6月7日,祥生控股宣布当日到期应付的2022年优先票据违约,涉及本金额2亿美元的本金及利息未偿还。

截至2022年6月底,祥生控股累计未偿还于1月、3月及6月到期优先票据本金2.19亿美元,及利息2250万美元。祥生控股在2022年半年报中坦承,在行业流动性问题高企,整体承压的大背景下,集团不可避免地遭受短期流动性风险。截至6月底,借款总额约290.09亿元,较去年底减少15.6%。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