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莓财经
波司登,这个扎根于羽绒服细分领域的品牌,正将中国服装推向全球舞台。
根据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4年全球服饰品牌价值50强榜单,波司登位列第46名,成为羽绒服领域的中国骄傲。羽绒服虽具有强烈的季节性,但波司登凭借技术创新与品牌深耕,将这一小众品类打造成了全球标杆。
2024年,冰雪产业热潮持续升温,中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100亿元,羽绒服行业也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期。波司登顺势而上,不仅推出“极地极寒系列”等高科技产品,还以防晒衣、冲锋衣等新品打开非旺季增长的空间,逐步实现“全年化”布局。这种从季节到全年的破局,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
但在辉煌成绩背后,也有隐忧浮现。国际市场上,波司登尚未完全打破Moncler与加拿大鹅的高端壁垒;国内市场上,低价竞争正在蚕食部分品牌价值。这种双重挑战下,波司登是否能守住“高端化”与“国际化”的增长曲线?
1、波司登的价格革命
“月薪两万都买不起羽绒服了。”这句玩笑话或许有些夸张,但也折射出近年来羽绒服市场的一个显著趋势:价格一路攀升。从千元级产品到万元级奢品,羽绒服正从一件冬日必备保暖衣物,蜕变为品牌间高端化竞争的主战场,而波司登无疑是这一潮流中的领军者。
回看波司登的转型历程,“疯狂涨价”几乎是其高端化战略的代名词。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波司登羽绒服的吊牌均价约为1000元;到2021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1800元,涨幅高达80%。如今,其天猫旗舰店中售价3000元以上的羽绒服屡见不鲜,而波司登推出的顶级“登峰系列”售价更是从2019年的11800元飙升至2021年的14900元。波司登CFO朱高峰更在公开场合透露,未来目标是将羽绒服均价推高至2000元以上。
波司登并非盲目涨价,其高端化战略有着清晰的参照系。自2018年重新聚焦主品牌并提出“聚焦主航道”的经营战略后,波司登明确了对标国际大牌加拿大鹅与Moncler的路线。
当时,加拿大鹅、Moncler等奢侈羽绒服品牌刚刚进入中国市场,不仅成功吸引了大量中高端消费者,还显著拉高了国内羽绒服的心理定价区间。这一市场环境,为波司登的高端化创造了绝佳机会。通过持续推出高价新品、优化品牌形象以及增加国际化宣传,波司登逐渐突破了以往“中低端国货”的市场定位。
以成交数据为例,在刚过去的“双11”促销活动中,波司登以超过10亿元的成交额位居天猫服饰品类排行榜第二,仅次于优衣库。这样的成绩无疑证明了其高端化的市场潜力。
然而,羽绒服价格飙升的背后,也有行业标准升级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硬核支撑。2022年正式实施的新国标将羽绒服行业的“含绒量”概念替换为“绒子含量”,这一转变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相较于原来的含绒量,绒子含量更加严格,直接与羽绒服质量挂钩,但也使得高质量羽绒的需求激增,成本随之上升。
与此同时,羽绒价格本身也在持续走高。截至2024年,90%白鸭绒价格已涨至每公斤520元,白鹅绒则达到1100元,相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近60%和20%。原材料涨价,叠加高端化品牌定位,自然使得羽绒服零售价“水涨船高”。
尽管高端化战略短期内提升了波司登的品牌影响力,但其持续性和市场接受度仍面临不小挑战。以另一国产品牌高梵为例,这个曾主打“性价比”的羽绒服品牌近年来通过模仿盟可睐等国际奢牌,也在悄然转型高端市场。今年“双11”期间,高梵一款售价1599元的亮面羽绒服在抖音旗舰店卖出5.7万件,成为爆款。这说明,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高价产品并非完全抗拒,但其接受度高度依赖性价比的认知。
更大的挑战来自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在不少消费者眼中,波司登的价格虽已“对标”国际大牌,但品牌溢价能力和品质认知尚未达到相同高度。
此外,羽绒服品类的季节性特性与竞争加剧,也让这一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直播电商的崛起进一步压缩了高价羽绒服的利润空间。消费者在直播间寻求性价比产品,正迫使品牌重新思考如何平衡高端与大众市场的需求。
2、高端不成,平价难守
尽管加拿大鹅、Moncler等国际品牌的入局拉高了消费者的价格认知,给国产品牌高端化带来了窗口期,但随着行业环境和消费者心理的变化,波司登这条这条高端路似乎越走越窄。
近年来,消费者对高价羽绒服的接受度正逐步降低。在微博上,#羽绒服价格为何贵不动了#频频登上热搜,价格成为仅次于款式的“被拒理由”。尽管波司登一度通过涨价提高毛利率,从2018财年的46.38%增长到2024财年的59.59%,但其核心羽绒服产品的毛利率却开始下滑。数据显示,自2022财年起,波司登核心品牌的增长就已停滞,2023财年更是出现了明显的毛利率下降。
更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寒潮来临,市场竞争加剧。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羽绒服品牌纷纷以降价促销抢占市场,波司登试图通过高端化构筑护城河的计划显得力不从心。
波司登的高端化战略,核心逻辑是通过提高售价占领中高端市场。然而,这一策略正在遭遇“性价比品牌”的反向冲击。从旗下的平价子品牌雪中飞来看,专注大众市场反而收获了丰厚回报:过去三年间,雪中飞的营收从9.7亿元飙升至20亿元,增长幅度远超波司登主品牌的45%。
鸭鸭这个曾经被视为低端羽绒服的品牌,如今通过精准电商布局和平价策略迅速崛起。其线上GMV从2019年的不足1亿元飙升至2023年的150亿元。即便是波司登自身,其在天猫旗舰店的销量主力产品依然集中在几百元的价格段。平价市场的崛起不仅蚕食了波司登的中低端市场份额,更让消费者对高价产品的接受度雪上加霜。
波司登在高端化路上面临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品牌影响力的不足。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羽绒服鄙视链”清晰地描绘了消费者的品牌认知:盟可睐、加拿大鹅、始祖鸟等国际品牌稳居高端羽绒服“鄙视链”顶端,而波司登则被归为与优衣库并列的低阶梯品牌。
这种品牌形象上的差距,导致波司登的高价策略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消费者普遍认为,波司登虽定价高昂,但其溢价能力和国际品牌相比仍有明显不足,形成了“高价不高端”的刻板印象。
面对高端市场的挑战和平价品牌的崛起,波司登试图通过巨额营销投入来稳住阵脚。从2018财年到2024财年,波司登的销售及分销费用从24.5亿元增长到80.5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接近40%。但同期营收增长仅为1.6倍,远不及营销成本的增长速度。
这种“营销驱动型增长”不可持续。巨额营销投入虽然在短期内有效提升了品牌热度,但未能解决核心问题:高端化的品牌认知差距和平价市场的竞争失守。
羽绒服行业的竞争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消费者从“盲目追求高价”向“性价比导向”转变,高端市场的增量空间逐渐缩小。而直播电商、性价比品牌的崛起则压缩了波司登在平价市场的回旋余地。
波司登想要真正突破当前困局,不仅需要在产品研发和品牌塑造上下更大功夫,更需要重新审视高端化战略的核心逻辑。仅靠涨价攀高端的时代已成过去,如何在“高价”之外塑造“高端”才是决定波司登未来的关键。
3、重启多元化战略,全年化破局
在羽绒服领域建立优势后,波司登正努力寻找新的增长引擎。防晒服成为其新战略焦点,试图打破羽绒服的季节性限制。2023年,波司登推出主打“黑科技”的千元防晒服,宣称防晒指数高达100+,并结合机能防护功能迅速抢占市场。数据显示,其防晒服品类从2021年的不足1亿元增长到2024财年的10亿元,展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
但与羽绒服市场的成功模式不同,防晒服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超过60%的消费者偏好100元以下的防晒服,仅有不到5%的人会选择千元以上的产品。这表明,防晒服市场的消费逻辑更倾向于“功能即价值”,价格的天花板远低于羽绒服领域。
波司登早在2009年便曾尝试多品牌化战略,效仿安踏布局男装、女装及童装市场。短短三年时间,其营收从57.38亿元增至83.76亿元,净利润几近翻倍。然而,由于扩张步伐过快且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一战略在2012年陷入低谷。最终,波司登不得不收缩战线,重新聚焦羽绒服主业。
如今的波司登显然在试图重启多元化。除了防晒服,它还试图通过鞋履、功能性户外服饰等新品类实现“全年无淡季”的目标。但业内人士指出,波司登的多元化依然存在“单打独斗”的问题,并未形成完整的品牌矩阵。而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简单的产品线延伸难以支撑起可持续的高增长。
防晒服市场的崛起看似为波司登带来新的机会,但实际挑战不容小觑。据《中国防晒衣行业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防晒服市场规模达到152亿元,同比增长22%。尽管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但行业内竞争更趋白热化。像迪卡侬等平价品牌通过高性价比迅速抢占市场,而国产品牌蕉下凭借独特设计与功能营销也成为行业“黑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更具挑战性的是,千元防晒服与百元产品在功能性上的差异化不足。根据某电商平台测评数据,百元价位防晒服在防晒指数上与千元产品相差无几,这使得波司登试图复制“羽绒服高端化”模式的努力遭遇瓶颈。
对于波司登来说,多元化的路并不好走,但回归核心竞争力,找到高端化与规模化之间的平衡,或许才是其最终突围之道。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