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人中就超过1人存在致盲风险!2024版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五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正式发布

智通财经
20 Dec 2024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的指导下,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爱康集团与鹰瞳科技共同发起,人民健康支持的 2024 版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五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以下简称 “《蓝皮书》”)于 2024 年12月20日在北京正式发布。

这是自2019年起,爱康集团与鹰瞳科技连续六年发布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蓝皮书》总计样本数据突破500万大关,持续参与人工智能视网膜健康评估的人群更是首次超过80万,为观测我国体检人群眼健康的状况、健康风险分布态势,以及公众对于健康管理防控的意识,提供了一个真实且具有参考价值的“观测窗口”。

2024版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五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正式发布

发布会现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鹰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张大磊分别做主题分享,围绕视网膜影像技术与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融合、最新发展动态及前沿应用实践,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分享。

2024版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五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发布现场

此外,现场特别设置患者分享和专家深度解读环节。一位曾在爱康集团旗下爱康君安健疗国际北京旗舰中心接受体检的张女士,得益于体检套餐中新增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健康评估项目,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发现了视网膜脱离的征兆,并在爱康医护的建议下及时前往医院进一步诊断确诊并接受了手术治疗,与致盲危机擦肩而过。张女士的亲身经历生动诠释了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及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

01

眼睛也会“早衰”

持续AI监测意义非凡

“爱康在 2018 年启动了人工智能视网膜健康评估项目。第一年使用量为20多万,此后每一年均超100万人使用该服务。在累计500多万人次数据中,超80万人进行了两次及以上检测,也就是说16%的总样本人群,已经在爱康体系进行了多次检测”,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解读《蓝皮书》时强调,“这些多次检测的眼底数据变化,结合体检数据,意义非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发现眼底变化与全身疾病的关联。”

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

2024版《蓝皮书》有何重要发现?一起看看

《蓝皮书》针对2018年7月至2024年6月,在爱康体检参加人工智能视网膜健康评估的体检者进行了数据分析,累积样本量达到5,241,955人次,平均年龄42.2岁。

样本人群分布情况

评估包括五大类50个各类各级异常,其中43.0%的受检者有合并2种及以上异常结果,累计发现重大阳性23,230例(检出率为0.4%)。

*爱康集团体检数据均采用“私有化部署的医疗云”存储,报告所用全部数据均在个人隐私信息脱密后进行整理分析,以保障用户隐私安全。

每10人中超过7人存在眼底异常

这4类眼底异常严重威胁眼健康

在超500万人次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健康评估结果中,整体异常检出率为77.4%。从历年结果对比分析数据显示,整体眼底异常检出率仍处于上升趋势,2023-2024年眼底异常总检出率超过78%。

历年眼底异常总检出率

在各项眼底异常中,视网膜血管异常、屈光不正眼底改变、黄斑部异常、视盘视神经异常是威胁眼健康的4类主要眼底异常,视网膜血管异常检出率高达48.0%;屈光不正眼底改变的历年改变最为明显,较去年增长1.2%,这可能与我国近视高发、低龄化、重度化等趋势有关。

4类主要眼底异常

100人中就超过1人存在致盲可能

这些眼底异常是失明元凶

《蓝皮书》共检出致盲性疾病58,088人次,检出率为1.1%,占整体异常比例的1.4%。在全球五大致盲性疾病中(白内障、青光眼、病理性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除白内障之外,其余四种均发生于视网膜上,视网膜疾病通常进展缓慢,不易察觉,但对视力威胁极大,因此定期的视网膜健康评估是防治视网膜疾病的有效手段①。

致盲性眼底异常

40岁及以上体检人群异常检出率大幅上升

每10人当中超过9人存在异常

《蓝皮书》显示,随着年龄增长,眼底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特别是40岁及以上人群,异常检出率迅速增长至90%以上,也就是说每10个人当中超过9个人有异常。建议40岁及以上人群重视眼健康,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眼底异常检出率的年龄和性别分布

40岁是心脑血管风险的“分水岭”

建议每一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鹰瞳科技通过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学习,可以通过视网膜图像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②,并将心血管疾病风险和脑血管疾病风险分为四个等级(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高风险和高风险)。

《蓝皮书》数据表明,人工智能预测的心脑血管风险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在40岁时出现跳跃性增长,提示心血管和脑血管风险发生显著改变,建议40岁及以上人群每一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心脑血管的健康隐患。

心血管中高风险及高风险人群年龄占比

脑血管中高风险及高风险人群年龄占比

60岁以后老年痴呆风险井喷式增长

建议100%做相关筛查

视网膜老年痴呆风险指数是鹰瞳科技基于国际公认的CAIDE痴呆风险评估模型③,通过人工智能学习,研发的用于评估20年内发生老年痴呆风险的评估方法和工具。《蓝皮书》数据显示,老年痴呆的中高风险和高风险集中在50岁及以上,并在60岁以后出现井喷式增长,《蓝皮书》提示较大年龄段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人工智能老年痴呆风险评估,合理安排生活习惯,警惕老年痴呆的发生。

老年痴呆中高风险及高风险人群年龄占比

好消息!

持续监测,有助于提升整体眼健康水平

从历年眼底异常检出率对比数据来看,2023-2024年几项典型眼底异常的检出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黄斑部异常连续五年持续下降,从35.3%下降至31.6%;视盘视神经异常从2018-2019的8.7%下降至7.7%。这一变化反映了体检人群部分眼健康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

异常检出率历年对比

02

与致盲仅“一步之遥”

一张眼底照片捕捉无症状视网膜脱离

一次体检挽救光明之路

“我今年30岁出头,平时工作强度不大,身体状况也是比较好的,我是完全没想到一次平常的体检就查出自己的眼睛可能会失明!”从事律师工作的张女士至今回忆起自己的确诊经历,仍心有余悸,一次在爱康的年度例行体检,竟帮她及时发现视网膜脱落征兆。

张女士回忆道,之前没有出现过任何眼睛不适的状况,最可怕的一个点就是医生告诉我,我这个视网膜脱离已经从半年前就开始了,我居然完全不知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表示:“视网膜脱离不是每个人都有症状,还要看脱离的位置、部位。比如下方视网膜脱离,下方的视网膜反映的是上方的视野,我们平时看东西都是水平看的多,很少仰着脖子看,所以下方视网膜脱离就不容易发现视野缺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在现场进行案例解读

在爱康医护的及时建议下,张女士次日便前往了三甲医院进行复诊。专家的诊断结果与体检报告完全一致,确认了她的病情。随后,在医院的专业安排下,张女士迅速接受了视网膜手术,得以尽早开始治疗。

魏文斌教授也表示,张女士是非常幸运的,通过体检获得了一个明确的诊断、及时的治疗,避免了因为视网膜脱离而致盲的可能。因为视网膜脱离是一个致盲的疾病,而且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手术的时机和我们视力的预后密切相关,如果失去了这个时机,没有得到很好的手术,视功能恢复也是很有限的。

爱康美小护现场为张女士进行人工智能视网膜健康评估检查

像张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蓝皮书》将此定义为“眼底重大阳性改变”,是指发生于视网膜的严重异常需要立即到医院确诊或排除可能引起严重视力损伤的病变,如不及时就医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在《蓝皮书》累计样本人群中,包含张女士所属的视网膜脱离等其他重大阳性就有335例。

从2018年7月至2024年6月的6年中,爱康集团联合鹰瞳科技累计发现重大阳性23,230例(检出率为0.4%),为客户及时敲响了警钟。

重大阳性检出率的年龄分布

03

AI赋能医疗

开启普惠健康管理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下,挑战与机遇并存,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各行各业,当AI碰到眼底医学影像,医疗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这场革新不仅将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更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深入实施,让优质医疗服务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目前AI技术已能做到眼底疾病的筛查,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性越来越高,在普惠的视角下,我想不久的将来通过人工智能去诊断一个病,是没有问题的。” 魏文斌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年轻人的眼底最重要的还是高度近视,因为我们近视的人群在增加,高度近视的眼底改变是这些人群未来眼健康最大的威胁。”

鹰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张大磊分享道:“在人工智能赋能医疗的路上,鹰瞳Airdoc一直努力把它做到普惠,让优质的健康服务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我们也在努力通过AI赋能把产品线拓展到诊疗一体化,像治疗斜弱视的AI眼动视觉训练机,用非激光、更加安全的光线干预近视防控的LED近视无创光疗仪,这是我们持续往前去推进的。”

鹰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张大磊

“中国仅有6万多名眼科医生,但作为眼病大国,眼病负担仍呈加重趋势。许多患者在眼病早期无症状时不会前往医院就诊,一旦出现症状才就医往往病情已延误。”张黎刚谈到,“广大基层社区医院及体检中心若借助AI技术助力早期眼病的发现,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将有效缓解由于眼科医生资源短缺导致的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很难实现眼底疾病早发现的困境。”

2018年,为了更全面地守护客户健康,实现最大化的医疗普惠,爱康全面启动iKangAI+计划,与鹰瞳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在旗下体检中心引入人工智能视网膜健康评估项目。

如今经过6年时间的探索,爱康陆续推出覆盖眼底、乳腺、心脏、脑血管、牙齿、骨骼等专项筛查的10余款人工智能产品,打造出初具规模的“爱康AI矩阵”,已为数千万人次提供人工智能和基因检测服务。

12月6日,爱康宣布建立“爱康智汇康云IaaS开放平台”,鹰瞳科技作为合作伙伴之一共同启动IaaS 2024联盟计划,开放共享AI技术,将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人的同时,赋能中小体检机构、基层社区医院,共建产业新生态。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