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程茜
编辑 | 心缘
半年狂揽1800亿人民币,大模型企业杀疯了。
2024年——大模型创企正与巨额融资深度绑定。仅在2024年最后一个月,就有xAI拿下60亿美元、阶跃星辰的数亿美元、Perplexity AI的5亿美元、智谱AI 30亿元、Liquid AI的2.5亿美元……
据智东西统计,全球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中,2024年下半年,7月1日至12月25日共有94起融资,超过亿元的达到56起,总融资额超1800亿人民币。今年上半年全球围绕大模型产业链关键环节展开的超亿元融资达到超112起,融资总额粗略估计超2300亿元。
今年7月,智东西统计了上半年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的融资情况(大模型热钱汹涌:半年百个亿级融资,最高超500亿元)。截至2024年12月24日,全球围绕大模型产业链关键环节展开的超亿元融资达到168起,融资总额超4000亿元。相比之下,下半年融资事件数量更少,但融资金额更高,OpenAI、Anthropic、xAI拿下百亿融资一举拉高了融资水平,紧随其后的就是国内位列创业“六小虎”的智谱AI、零一万物、百川智能、阶跃星辰等。
下半年融资金额排行榜中,全球赛场OpenAI、xAI、Anthropic凭借81亿美元、60亿美元、40亿美元斩获前三,国内位列前四的是百川智能、智谱AI、零一万物、阶跃星辰,其中百川智能、智谱AI各拿下50亿、超40亿人民币融资,零一万物、阶跃星辰均为数亿美元。
纵观全年,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吸金能力前三仍被OpenAI、Anthropic、xAI占据,但座次稍有不同,xAI凭借120亿美元总融资额摘得桂冠,OpenAI总融资额81亿美元,Anthropic总融资额80亿美元。
▲2024年获巨额融资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排名(7月1日~12月25日)
从国内的整体情况可以看出,下半年巨额融资青睐的企业是通用大模型、AI Infra、大模型应用领域,呈现出几大明显趋势:通用大模型顶尖创企吸走巨额融资、大模型应用创企扎堆、具身智能创企蓄势待发。具身智能赛道较为突出的是清华系具身智能创企银河通用、星动纪元分别拿下5亿元、3亿元大额融资。
总体来看,下半年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产业的整体融资进展仍然火热,披露节奏稳定且密集,投资方不乏英伟达、美团、阿里、蚂蚁、小米、联想、微软、亚马逊等知名科技巨头的身影。
融资统计表:
▲2024下半年全球大模型相关产业链融资情况统计(7月1日-12月25日)
一、半年融超1800亿,去年成立公司是主力
2024年下半年,大模型相关产业链赛道的融资事件共计94起,其中超亿元融资达到56起,占比近60%,总融资额超过1800亿元。
与上半年的融资情况相比,超亿元融资事件的数量从115起变为56起,融资金额从2200亿元变为1800亿元,可以看出虽然融资事件数量不到上半年的一半,但融资总金额达到了上半年的80%。
整体来看,下半年获得融资企业的地域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上半年美国和中国分别为57起和31起,下半年中国为34起,美国为21起。
国内获超亿元融资的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成立地点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其中20家成立于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有4家。这或许与北京大模型相关政策发布,在人才储备、算力资源等方面都更具优势。
▲2024年下半年国内获融资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成立地点统计(截至12月25日)
下半年的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投资方中,仍出现了不少知名的身影。
14家企业的投资方中有国资入股,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正在重点布局,包括合肥产投、上海国投、北京市AI产业投资基金、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武汉创新投、上海AI产业基金、深创投、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中关村科学城等。
超80%的企业投资方阵容里都有头部企业,如英伟达、腾讯、蚂蚁集团、三星、亚马逊、AMD、Salesforce、阿里巴巴、联想、微软、商汤、小米、科大讯飞、智谱AI等。
▲2024年下半年国内国资入股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统计(截至12月25日)
2022年底ChatGPT问世,让业界看到了大模型的巨大潜力,诸多大牛选择创业,这些创始人均有大厂背景、明星技术团队,也成为投资人青睐的对象。因此,从获融资企业成立时间来看,去年成立的企业占大头,达到21家。
▲2024年下半年全球获融资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成立时间统计(截至12月25日)
从融资轮次来看,获得融资的大模型相关产业链创企中有15家完成A轮融资,占比最高。企业走到A轮融资阶段,意味着其已度过创业初期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初步探索阶段,商业模式得到验证,拥有初步用户基础和市场反馈。
▲2024年下半年全球获融资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融资轮次统计(截至12月25日)
二、国外xAI、OpenAI、Anthropic一骑绝尘,国内六小虎紧随其后
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的融资情况呈现出一个明显趋势:巨额融资都流向了知名创企。
全球吸金排行榜中,OpenAI、Anthropic、xAI三家企业一骑绝尘,下半年,OpenAI拿下81亿美元融资、xAI 66亿美元、Anthropic 40亿美元,占据了下半年全球总融资额超过70%,投资方阵容有亚马逊、英伟达、微软加盟。
▲2024年下半年国外获融资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统计(截至12月25日)
三方的竞争态势也逐渐激烈。临近年底,OpenAI在“连续12日圣诞发布”中连甩多个大招,发布了o1满血版、视频生成模型Sora、最强推理模型o3等;马斯克xAI也不甘示弱,10月推出允许客户将Grok构建到第三方应用、平台和服务中的API,并传出正测试独立Grok iOS应用;被视为OpenAI最有力竞争对手的Anthropic,Claude 3.5 Sonnet迎来重大更新,能像人一样操控电脑。
除此以外,国外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中融资金额过5亿美元的企业还包括AI搜索、AI安全、AI Agent、AI Infra相关。
紧随上述三家之后的就是安全超级智能(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其联合创始人包括OpenAI前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曾领导苹果AI项目的Daniel Gross。在9月披露10亿美元融资之际,SSI尚未公布研究进展,公司仅拥有10名员工。
融资金融在5~7亿美元之间的企业包括为企业定制大模型的Cohere,AI搜索创企Perplexity AI、以及两家AI芯片创企Tenstorrent、Groq。
这些创企的创始人无一例外都有大厂背景的光环加身。Cohere的创始人是曾在谷歌任职的Transformer论文合著者之一艾丹·戈麦斯;Tenstorrent创始人Ljubisa Bajic曾在英伟达芯片制造部门担任高级架构师、在AMD担任IC设计师和架构师,这家创企还有苹果和特斯拉前高管吉姆·凯勒(Jim Keller)加盟;Perplexity AI创始人是OpenAI前研究科学家Aravind Srinivas;Groq创始人Jonathan Ross是谷歌TPU(张量处理器)的发明者之一。
国内大模型相关产业链的企业同样不容小觑,国产大模型创业头部梯队“六小虎”中,智谱AI、百川智能、零一万物、阶跃星辰是下半年国内融资的中心。目前,智谱AI、百川智能的估值已经超过200亿元,零一万物、阶跃星辰超过100亿元。
▲2024年下半年国内获融资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统计(截至12月25日)
百川智能2023年4月成立,由前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创办,已经发布了数十款大模型。其投资方既有阿里、小米、腾讯、亚投资本、中金等头部大厂和市场化投资机构,又包括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深创投等国资背景产业投资基金。
智谱AI的成立时间相对较早为2019年,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转化而来,该公司下半年融资总额已经超过40亿元,是国内估值率先超过200亿的大模型创业企业。该公司C端产品智谱清言App拥有超过2500万用户,年化收入(ARR)超千万,MaaS平台涵盖了70万企业和开发者用户。
2023年7月,零一万物由创新工场董事长、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创立,今年5月,李开复曾对媒体透露,零一万物已经接近盈利。目前零一万物海外生产力应用总用户接近千万,营收今年预期超过1亿元。
阶跃星辰由前微软全球副总裁、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知名专家姜大昕博士创办,2023年4月成立,据《智能涌现》报道,2024年下半年,阶跃星⾠多模态API的调⽤量增长了超45倍。
综上可以看出,全球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产业的融资都呈现出巨额融资流向了知名度高创企的趋势,其余创企相对而言融资规模较小,且亟需更大的技术或者产品突破才能冲出重围吸引到投资者。
三、大模型应用商扎堆吸金,具身智能创企蓄势待发
从获得融资全球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的主营业务来看,主要有通用大模型、AI Infra、大模型应用、安全研究几类。
下半年获得融资的企业中,大模型应用相关的创企占比达到70%,通用大模型次之为20%,AI Infra排在第三位9%。
具体来看大模型应用领域,多模态内容生成平台、行业大模型应用、具身智能是细分赛道中占比最多的。
▲2024年下半年全球获融资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主营业务、大模型应用商细分赛道统计(截至12月25日)
多模态内容生成平台主要集中于图像、视频和3D生成,行业大模型应用分布在法律、生物、医疗、金融、营销等诸多行业。值得一提的是,具身智能赛道中诞生了多家明星企业。(人形机器人融资,爆爆爆!)
具身智能赛道中融资金额最高的是银河通用,其成立于2023年5月,今年6月拿下7亿元最大天使轮融资,11月宣布完成5亿元战略轮融资,仅成立一年多时间已完成超12亿元融资,创下具身智能赛道最大融资额。今年6月,银河通用首款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G1)正式公开亮相。
融资金额排在第二位的是成立于2023年8月的星动纪元,其创始人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导陈建宇,这是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完成的第三轮融资。本周,星动纪元推出端到端原生机器人大模型ERA-42,能使五指灵巧手星动XHAND1熟练使用多种工具,完成超过100种复杂的操作任务。
▲2024年下半年获融资具身智能企业统计(截至12月25日)
达到近5亿元融资的创企还有AI Infra赛道的无问芯穹,无问芯穹于2023年5月在上海成立,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汪玉教授发起,成立1年4个月内,该公司已累计已完成近10亿元融资。12月中旬,无问芯穹推出端侧全模态理解的开源模型Megrez-3B-Omni,30亿参数尺寸适合手机、平板等端侧设备,具备图片、音频、文本三种模态数据处理能力。
从大模型相关产业链的企业业务分布来看,有三大明显趋势:通用大模型顶尖创企吸走巨额融资、大模型应用创企扎堆、具身智能创企蓄势待发。
结语:大模型爆发期远未结束
去年至今,大模型无疑是最为火爆的行业之一,融资面的行业情况异常热闹。尽管相比于美国创企,国内创企的吸金能力有较大差距,但不论从融资数量还是金额来看,中国都仅次于美国在全球位列第二。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的大部分融资额被头部创业公司拿走,超亿元融资几乎看不到不知名的企业,这无疑会加速大模型行业洗牌,能否形成商业闭环、能否实现技术弯道超车、能否找到商业化的有效路径,或许会成为未来大模型创企突出重围的关键。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