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拾遗地
文/十一弟
国内快餐连锁企业——老乡鸡,冲刺A股上市失利以后,最终决定转投港股。
今年一开年,老乡鸡就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它有望成为中式快餐第一股。
老乡鸡起家于安徽合肥,目前是国内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
到去年九月份,老乡鸡旗下已经开业了1404家快餐店。
其中,有949家直营店,以及455家加盟门店。
老乡鸡的招牌菜品,是它的鸡汤。
比如,肥西老母鸡汤、椰椰木瓜鸡汤、胡椒猪肚鸡汤。
在老乡鸡的快餐店里,还能吃到其他二三十种菜品——
毛豆烧土鸡、葱油鸡、香辣鸡杂、竹笋蒸鸡翅、三杯鸡、金秋板栗烧鸡;
农家小炒肉、梅菜扣肉、金汤酸菜鱼、小炒黄牛肉、鸡汁腊鱼、香肠蒸豆米。
这些快餐价格很便宜,从5块钱到20块钱不等。
十一弟查了下,在老乡鸡快餐店吃饭的顾客,人均消费不超过30块钱。
但就靠这些廉价的菜品、低消费的门槛,每年吸引了上亿人用餐点单。
甚至,即将要撑起一家估值上百亿的港股上市企业。
2023年,老乡鸡的营业收入超过了56亿,净利润3.7亿。
老乡鸡的老板,是安徽肥西人束从轩。
他是一位很擅长在互联网平台上搞营销的网红企业家。
老乡鸡的出圈,是在口罩期间。
2020年,全国的餐饮企业都在挣扎求生。
束从轩别出心裁,他在短视频平台,上演了一出手撕联名信的名场面。
据说,当时有员工为了减轻公司负担,给束从轩上了一封联名信,自愿在口罩期间不拿工资。
在镜头面前,束从轩亲手撕毁了联名信,信誓旦旦地作了一番表态——
“哪怕是卖房子、卖车,也要千方百计确保你们有饭吃、有班上。”
那时候的打工人,都宅在家里。
大家都在担心降薪、裁员、丢工作,焦虑情绪简直拉满了。
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位良心老板,网友们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纷纷点赞。
一时间,老乡鸡也跟着火爆出圈。
束从轩趁热打铁,举办了一场200块钱预算的土味战略发布会——
老乡鸡以村口的破屋断墙、铺着复古红布的桌子和二八大杠自行车为背景,又让自己上了热搜。
后来,老乡鸡的官方账号,还经常下场玩梗、蹭热点。
这个快餐品牌的知名度,慢慢打出来了,变得家喻户晓。
如今,在抖音平台上,束从轩已经有上百万粉丝了,算是妥妥的大网红。
他每天拍视频、玩流量,乐此不疲。
束从轩一门心思当网红,而公司,则已经交给了他的儿子来打理。
打算在港股上市的老乡鸡,股权结构很简单,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式企业。
束从轩的儿子——束小龙,持有老乡鸡将近71%的股权;
束从轩的女儿——束文,持有老乡鸡15%的股权;
束从轩的儿媳,也就是束小龙的老婆——董雪,持有老乡鸡大约6%的股权。
这一家三口,对老乡鸡的持股比例,就超过了92%。
早在十多年前,束从轩就把所持老乡鸡的股权,全都转让给了束小龙。
这两年,束从轩又从老乡鸡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由束小龙接任。
无论是股权层面,还是经营管理,束从轩都已经选择了退出,让儿子来接班。
有人说,钱重要,儿子也重要,不把钱给儿子最重要。
束从轩对自己的儿女倒是很放心,选择放手,安心退休,搞起了自媒体。
目前,老乡鸡的董事会里,有七名成员。
其中,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三名独立董事。
牢牢控制着老乡鸡经营管理的三名执行董事,是束从轩的儿子、儿媳和女儿。
老乡鸡的这三位话事人,都很年轻——
儿子束小龙36岁,儿媳董雪31岁,女儿束文32岁。
尤其是束从轩的儿子、女儿,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老乡鸡,二十岁出头就跟着老爹一起干快餐了。
束从轩家族持有老乡鸡超过92%的股权,另外3%的股权,被用于股权激励计划的员工持股。
还有剩下将近5%的股权,由老乡鸡目前唯一的外部投资者持有——
加华资本。
这家投资机构由宋向前控制,主要在国内投资大消费与现代服务产业。
加华资本的投资案例,包括了居然之家、洽洽食品、东鹏饮料、小罐茶等。
十一弟查了下,2018年,加华资本投资大约2个亿,换取了老乡鸡将近5%的股权。
这意味着,在七年前投资时,加华资本对老乡鸡的估值,大概是40亿左右。
2021年,老乡鸡筹备冲刺A股上市之前,曾经引入过一轮Pre-IPO融资。
当时,一家私募基金——麦星投资,以8900万的代价,换取了老乡鸡0.49%的股权。
广发证券旗下的另类投资平台——广发乾和,以5000万的代价,换取了老乡鸡0.28%的股权。
老乡鸡在冲刺A股上市前的这一轮融资,相当于寻求到了180亿左右的估值。
结果,老乡鸡的A股上市进程,整整折腾了一年多时间,最后无奈选择了撤回上市申请。
没能在A股上市,参股投资两年后,麦星投资与广发乾和决定退出。
这两家投资机构从老乡鸡拿回了本金,外加10%的利息。
A股上市失利,于是老乡鸡便在去年进行了重组,搭建起了红筹架构,准备投奔港股。
由于老乡鸡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并不多,A股上市前获得的多达180亿估值,最终其实也没能兑现。
那么,这次登陆港股上市,老乡鸡到底估值几何,能卖到什么价钱呢?
老乡鸡是国内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它顶着“中式快餐第一股”的光环。
这也意味着,在资本市场上,老乡鸡没有估值参考与对标。
十一弟查了下,在港股上市的几家国内餐饮企业,市值最高的是海底捞,将近832亿港元。
九毛九的市值大约42亿港元,呷哺呷哺的市值只有10亿港元左右。
去年底,刚刚在港股上市的小菜园,目前市值维持在107亿港元上下。
不过,海底捞、九毛九、呷哺呷哺和小菜园,它们在国内经营的餐厅业态,属于正餐,与老乡鸡经营的快餐并不一样。
十一弟对比了下——
如果不考虑餐厅业态,只看财务业绩,在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上,老乡鸡与九毛九、呷哺呷哺、小菜园三家港股上市的餐饮企业,大致相当。
2023年,老乡鸡的营业收入56亿,净利润3.7亿。
同期,九毛九的营业收入60亿,净利润4.5亿;呷哺呷哺的营业收入59亿,净亏损2亿;小菜园的营业收入45亿,净利润5.3亿。
2022年,老乡鸡的营业收入45亿,净利润2.5亿。
同期,九毛九的营业收入40亿,净利润0.5亿;呷哺呷哺的营业收入47亿,净亏损3.5亿;小菜园的营业收入32亿,净利润2.4亿左右。
参考这三家同行业企业的营收规模、盈利能力,老乡鸡的估值,大概介于它们之间,从10亿港元到107亿港元不等。
快餐是一个很传统、粗放的行业。
老乡鸡冲刺港股上市,需要在资本市场上讲出一个更性感的餐饮故事。
在招股书里,它给自己营造了不少概念——
“中国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
“国内首批在各个核心运营环节实施标准化的中式快餐公司”;
“国内唯一一家全产业链布局(涵盖养鸡、中央厨房和餐饮服务)的主要中式快餐公司”;
“国内首家实施全面可追溯系统的中式快餐公司,可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控制,并公开披露食材、原材料及供应商”;
“国内首批在各个核心运营环节采用数智化的中式快餐公司”。
最大、标准化、全产业链布局、全面可追溯、数智化,都是老乡鸡给自己打上的标签。
在餐厅运营上,老乡鸡也已经开拓了最主流的直营+加盟模式。
这是目前餐饮行业在资本市场上最受认可的运营模式——
在直营之外拓展加盟,是国内连锁餐饮企业进行规模扩张的捷径。
就连过去一直采用直营模式的海底捞,也在这两年正式开放加盟了。
从二十多年前创立之初,老乡鸡快餐店都属于直营,2020年才推出了加盟。
到去年九月份,老乡鸡开出的1404家快餐店,其中有949家直营店、455家加盟店。
从2022年到去年,老乡鸡的直营店数量,分别是1007家、973家、949家。
同期,加盟店的数量,分别是118家、226家、455家。
也就是说,这两年,老乡鸡的直营店其实在收缩。
它的规模扩张,主要依赖加盟店。
尤其是去年,老乡鸡为了冲刺港股上市,突击进行了一轮扩张。
只用了九个月时间,它就新开了205家快餐店,其中有229家加盟店。
老乡鸡的加盟店数量,在去年九个月时间里,翻了一倍以上。
这种加盟模式,属于轻资产,老乡鸡向快餐店老板输出品牌、运营和管理。
它可以从这些加盟的快餐店收取保证金、加盟费。
另外,还要根据加盟快餐店的销售额,按比例抽成特许权使用费,以及向加盟快餐店销售货品。
这是一种毛利率很高,但扩张速度很快、扩张成本很低的餐厅运营模式。
不过,十一弟查了下,尽管老乡鸡的加盟模式扩张很快,但在营收结构中,它的主要收入,仍然来自直营的快餐店。
去年前九个月,老乡鸡将近47亿营业收入里,九成左右来自直营店。
来自加盟店的收入,占比一成出头。
老乡鸡的加盟模式,是对资本市场讲出的一个很有想象力的品牌故事——
通过加盟的快餐店,不断复制、扩张规模,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为了迅速做大加盟模式——
这两年,老乡鸡甚至把不少旗下的直营店,转成了加盟店。
它还把之前雇佣的店长、员工,转变成了加盟快餐店的小老板。
十一弟查了下,光是去年前九个月,老乡鸡就把97家直营店,变成了加盟店。
到去年九月份,老乡鸡加盟店的小老板,有176位是它以前的店长和员工。
他们挂着老乡鸡的招牌,已经运营着247家加盟快餐店,占到老乡鸡加盟店数量的一半以上。
如果能够顺利在港股上市,从资本市场上募集的一部分资金,老乡鸡还要继续投入,用于规模扩张。
不过,它的规模扩张,却不是拓展加盟店,而是直营店——
未来三年内,老乡鸡打算再开出400家~600家直营快餐店。
老乡鸡新开一家直营店,投入成本需要上百万。
那么,新开几百家直营店,就需要投入几个亿。
这是想靠加盟模式讲故事,在资本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上市融资以后,再投入到直营业务上赚钱。
别看一年下来,老乡鸡的营收规模已经达到了五六十亿。
但它手上的资金,却并不太富裕。
到去年九月底,老乡鸡持有的现金资源,大约7.6亿左右。
再加上它持有的银行理财、存单等金融资产,也只有8.5亿。
而老乡鸡需要在短期内支付的相关款项,超过了11亿。
另外,它还背负了4.6亿有息债务。
其中,在未来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借款,就有将近2.9亿。
若要继续进行规模扩张,确实需要上市融资,抓紧为公司补充流动性了。
接下来,就看港股的投资者,愿不愿意为这家中式快餐第一股买账了。
这两年,城市打工人的消费降级,从米其林三星挤进了快餐店。
万万没想到,反倒让老乡鸡打开了上市的窗口期。
责任编辑:张倩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