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坤
近日,怪兽充电发布公告表示,董事会收到了初步非约束性建议书,Trustar Capital及公司管理层拟以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1.25美元现金收购公司所有已发行的普通股,拟议价格为该提案日期之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溢价74.8%,且较过去30个和6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分别溢价68.1%和70.1%。
而在这之前近2年时间以来,怪兽充电的股价都在1美元上下徘徊,在2024年初还曾跌至0.425美元/股,由于股价过低屡收纳斯达克通知函。
而当前在收到私有化要约后,怪兽充电的股价又出现猛涨,2025年1月6日涨幅近40%,公司股价从前一交易日的0.715美元/股回到了1美元上下。
被代理商起诉、被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 收入缩水连年巨亏
2021年,怪兽充电在纳斯达克高调上市,成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但上市以来,公司的业绩表现却难言乐观。2020-2024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09亿元、35.85亿元、28.38亿元、29.59亿元、8.60亿元,从上市的第二年即出现收入下滑20.84%,而在此之后营收规模也并未好转,2024上半年营收继续缩水53.72%。
更何况,一直以来虽然共享概念炒得火热,但怪兽充电的共享充电宝商业模式下却很难真正实现盈利。其中,2020-2022年,公司的归母净亏损分别为31.31亿元、49.58亿元、7.11亿元。仅仅近两年,怪兽充电的才刚刚实现盈亏平衡,2023年及2024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74.10万元、882.90万元,还远谈不上弥补以往的近百亿亏损。
实际上,怪兽充电之所以业绩表现如此,本质上还是由于其经营模式。由于共享充电宝行业本身的竞争壁垒很低,对于下游的代理商及线下商家的激励基本上来自于分成/佣金。因此,怪兽充电每年需要拿出大把资金用于投放在销售与营销方面。2020-2023年,怪兽充电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1.21亿元、29.51亿元、27.12亿元、15.07亿元,用于支付代理商的分成及线下商家的入场费和佣金。
而怪兽充电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则是从重资直营逐渐甚至全部转为代理模式,由此缓解公司的经营成本压力。但这一转型对于怪兽充电而言,也在带来另一重压力。2024年以来,据媒体报道,多地代理商联合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怪兽充电存在严重的销售欺诈和服务缺失问题。在代理商斥资数百万元购入相关充电设备及服务后,怪兽充电的销售人员曾向代理商承诺日均流水收益,但在这之后,相关服务及承诺的收益均未能实现。
不仅如此,怪兽充电的产品及相关服务也愈发难以令终端消费者满意。除了已经众所周知的充电宝价格刺客、充电几小时就高达十几块钱以外,还有不少其他问题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好的消费体验。在黑猫投诉上,对于怪兽充电的投诉总量高达21203条,其中不乏“归还充电宝后仍计费”、“归还后仍强制扣款”、“充不进去电”、“充的还没有用的快”等问题。虽然涉及金额并不大,但对比购入一个充电宝也不过几十元,共享充电宝的消费体验不佳显然会影响消费者以后是否会选择使用。
近两年股价徘徊在1美元 高瓴、小米一路陪跑或损失惨重
如今怪兽充电走到可能面临退市的路口,曾经蜂拥而至争相入局的一众投资机构可能也未曾料到如此。
早在成立之初,怪兽充电就获得了小米、顺为资本、高瓴资本、清流资本等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仅2017年一年,怪兽充电就完成了从天使轮到B轮融资。直到公司2021年登陆纳斯达克,怪兽充电一共获得了6轮融资,累计融资款项超20亿元。可以看出,包括阿里、软银、高盛、顺为资本、蓝驰创投等明星资本,而高瓴资本和小米更是堪称一路陪跑,不仅几乎参与了每轮融资,在怪兽充电IPO时也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其中。
显然,一众机构寄希望于怪兽充电的“共享”概念,但怪兽充电上市以来的股价表现却不尽如人意。2021年怪兽充电的招股定价为10.5-12.5美元,但最终上市发行价却低于此,为8.5美元,而上市后仅仅数日后股价便一路下行,之后便再无明显回升。近两年来,怪兽充电的股价始终在1美元上下徘徊,一路陪跑的各路资本,或损失惨重。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