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共享充电宝第一股”,要凉了?
怪兽充电(EM.US)或将私有化退市。1月6日,怪兽充电(NASDAQ:EM)宣布5日收到来自中信资本旗下“信宸资本”及公司管理层发出的私有化要约,后者将以1.25美元现金收购公司所有已发行的普通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怪兽充电的业绩如同“坐过山车”,其股价更是长期低于1美元/股。对比上市之初的股价最高点来看,怪兽充电的市值已蒸发了约90%。
就怪兽充电拟私有化的举措,有资产管理师表示,近年来市场上不乏中概股私有化的操作,一来是考虑境外流动性收缩、企业缺乏再融资影响后续发展,二来有机会转战A股或者港股等资本市场谋求更多可能性。
未来,怪兽充电是否会回A股或者港股再上市?1月10日,南都·湾财社就此向怪兽充电和信宸资本发送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先不论资本市场会否买单,怪兽充电的长期挑战仍存。代理商投诉不断、行业竞争加剧,面临盈利之困是当前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痛点。怪兽充电近年也在尝试创收新路径:从入局光伏到推动共享充电宝出海,这些业务能帮助其重回业绩增长吗?
信宸资本发出私有化要约
系中信资本旗下私募投资平台
1月6日,怪兽充电宣布5日收到来自中信资本旗下“信宸资本”及公司管理层发出的初步非约束性建议书,拟以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1.25美元现金收购公司所有已发行的普通股。按照怪兽充电公告当日收盘价0.715美元/股计算,此次收购价溢价74.8%。
公告中,怪兽充电介绍,中信资本旗下“信宸资本”及怪兽充电管理层们组成“联合体成员”,后者包括怪兽充电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蔡光渊、公司董事兼总裁徐培峰、首席营销官张耀宇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辛怡,他们将成立一个收购实体以实施收购,并同意相互合作以推进收购。联合体成员合计实际拥有公司已发行和流通股份总额的约16.9%,代表公司总投票权的64.0%。
资料显示,中信资本是国内最早从事并购投资的另类投资机构,旗下明星项目包括麦当劳中国、顺丰、阿里巴巴、新浪、亚信和分众传媒等。对于此次买方集团的信宸资本,官方网站显示,其是一家亚洲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自2002年以来,其已完成超过102笔投资,管理着87亿美元的资本。
二级市场上,受私有化消息影响,怪兽充电每股股价重回1美元。
怪兽充电业绩承压
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到私有化要约之前,怪兽充电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股,公司曾于2024年8月7日收到纳斯达克上市资格部门工作人员发出的通知函,表明在过去连续34个工作日内,公司美国存托股票(“ADS”)的收盘价低于纳斯达克上市规则规定的每股1美元的最低买入价。
与股价低迷相应的,是怪兽充电近年业绩承压。2017年成立,怪兽充电于2021年4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正式挂牌,成为当年备受瞩目的“共享充电第一股”。但共享经济的光环之下,怪兽充电一直很难在盈利水平上给出很好的答案。
主营业务相对简单,怪兽充电主要通过加盟模式在全国及海外市场铺设大量共享充电设备,以计时付费充电获得营收及利润,其付费标准一般为1~2元/半小时。截至2024上半年,怪兽充电可使用的移动电源为950万个,累计注册用户达4.17亿。
海量用户下却是营收、净利润双下滑。财报显示,2024上半年,怪兽充电实现营收8.6亿元,同比下滑53.74%;实现归母净利润88.29万元,同比下滑75.01%。上市数年,怪兽充电仅在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借力的是当时全面直营转向加盟模式。但随着各家模式同步转型,竞争激烈,2024年怪兽充电又面临大幅下滑的承压业绩。
怪兽充电2024Q2业绩表。
代理模式不赚钱,加盟商投诉欺诈
加盟代理,是当前怪兽充电最主要的业务模式。不过,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都面临着盈利痛点的难题。随着美团、搜电街电等各式玩家对优质点位的争夺,加盟代理共享充电宝的生意,也变得更“卷”。
截至2024上半年,怪兽充电直营城市仅剩上海、成都等部分地区,其余均已出售给加盟商。
南都·湾财社此前采访共享充电宝一起加盟纠纷,该加盟商就曾投诉某充电宝品牌的加盟合作的收益本质上是靠点位的流量,而且为了加快铺点,有的时候承诺的收益也会出现造假情况。“合同列明考核期,考核期的收益看起来不错,等到铺设交付完成就出现收益断档下降。后来才发现是考核期数据造假,而最后的归因是公司职员个人行为。”在该加盟商看来,本质上也是生意内卷、招商激进的后果。
实际上,有报道显示2024年以来全国多地代理曾陆续向怪兽充电提起诉讼,指控其存在严重的销售欺诈和服务缺失。不仅不履行前期加盟承诺,还中途撤离铺设充电设施的合作商,导致大批加盟商的投入“打水漂”。对此,怪兽充电就曾回应称,此为部分公司职员的个人行为。
光伏等新业务能破局盈利空间吗?
在2024二季度财报中,怪兽充电创始人兼CEO蔡光渊表示,公司将坚持向合伙人模式过渡,其认为这对公司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同时,公司已尝试拓展海外共享充电宝业务。出海,成为怪兽充电眼下寻求新增量的路径。
2024年8月,怪兽充电在公众号“怪兽充电合伙人”宣布,全球对移动电源的需求在增长,怪兽充电正式决定开启新地图,面向全球招募海外项目合作伙伴。从招募条件来看,怪兽充电尝试出海用的仍是代理模式,要求合作伙伴拥有进出口相关资质的经营主体、熟悉当地市场情况等,而怪兽充电提供服务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换言之,依然是在当地拥有强势的点位资源,熟悉当地市场情况。
共享充电宝能否在海外出圈?因为目前海外移动支付程度没有国内成熟,这个业务的增量仍需要时间观察。出海比较早的竹芒科技,合并街电、搜电。2020年竹芒启动出海,品牌叫ChargerGoGo,到现在四年时间号称覆盖30多个国家。但根据定位搜索,真正实现点位多覆盖的只有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几个区域。而其余做出海共享充电宝,比如主攻日本共享充电宝的Instpower,甚至不在地图上显示布局点位,被外界猜测属于项目停摆。
另外,怪兽充电财报还披露,其于2023年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做分布式光伏项目。不过,怪兽充电未在财报中披露关于光伏领域较为详细的财务数据。光伏作为同样依托代理开拓市场的业务板块,光伏本身面对的更是B端客户居多,如果业务能成功开展也有一定的盈利想象空间。
据业内人士,屋顶光伏类项目投资回报期多在十年,怪兽充电能否顺利开拓还需要先跑通模式。
不管未来是否回归A股或者港股上市,怪兽充电如顺利完成私有化退市,盈利造血依旧是目前迫切需要回答的考卷。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