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透视 | 方便面不好卖了!日清食品在中国内地业绩逐年下滑

深圳商报·读创
05 Feb

  日清食品旗下方便面也不好卖了!

  2月5日,日清食品 ( 01475.HK )发布盈利警告,预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将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介于1.95亿港元至2.05亿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3亿港元。

  至于预计年度溢利减少的原因,日清食品公告中表示,主要是由于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6号确认介于1.3亿港元至1.4亿港元的资产减值而导致之一次性及非现金费用所致。

  日清食品称,相关减值费用主要包括:与中国内地及香港8个盈利能力较低的互补业务(如非油炸面类及冷冻食品)生产设施有关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8500万港元;中国内地分销业务的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3500万港元;此外,由于本地物业市场疲软,公司就作香港仓库用途之收购的若干使用权资产录得重估亏损约1500万港元。

  尽管这些减值费用对净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日清食品表示,如果不考虑上述一次性减值亏损,公司的经营业绩仍然稳健。2024年度的经调整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预计在6.05亿港元至6.15亿港元之间,与2023年的6.08亿港元基本持平。此外,2024年度的毛利预计在13.1亿港元至13.2亿港元之间,毛利率预计在34.0%至35.0%之间,与2023年的34.0%相比保持稳定。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3亿港元。

  同日,日清食品还披露了公司控股股东Nissin Foods Holdings Co.Ltd.( 日本日清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9个月的未经审核财务业绩。数据显示,日本日清前三季度在中国业务分部的收入为535.29亿日元,同比增加9.6%;经营溢利28.39亿日元,同比减少47.2%。

  公开资料显示,被称为方便面“鼻祖” 的日清食品,1958年其创始人安藤百福始创全球首款即食面“鸡汤拉面”。日清食品于2017年在香港上市,其旗下品牌最为消费者熟悉的便是合味道、出前一丁及UFO炒面。

  中国市场在日清食品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业务占据日清食品集团总收入的61.3%。然而,日清食品在华收入下滑趋势在近几年已日渐凸显。

  事实上,从2021年开始,日清食品在中国内地的业绩增速便持续下滑,2021年下滑为14.3%;2022年其在中国内地的收入增速再次大幅下滑至2.1%;2023年,日清食品在中国内地市场收入减少5.3%。

  2024年前三季度,日清食品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收入同比减少2.7%,在中国香港及其他亚洲地区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9%。公司解释称,收入下滑乃由于消费者信心疲弱及人民币兑港元贬值所致。

  作为日清食品在中国市场的主推品牌,合味道方便面曾一度受到欢迎,但最近几年,合味道在中国似乎不太好卖了。

  梳理日清食品历年业绩报告,日清食品持续强调要坚持进行“高端化”策略。与康师傅、统一普遍售价4元左右的碗面相比,日清食品旗下合味道等品牌杯面售价在6元及以上。

  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白象、今麦郎等品牌逐步进入高端市场,在逐渐压缩日清的市场份额。面临国内方便面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的追求不断提高,未来日清食品如何定位自己的高档方便面产品,以及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策略,对扭转日益下滑的业绩而言,就显得尤为关键。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