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浪财经 刘丽丽
昨日,《人民日报》发布评论直指“民航付费选座”乱象。
报道称,付费选座看似与额外行李托运、升舱等加价服务相似,但实际上只加价而无服务,是经营者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将原本免费的基本服务转变为创收手段。
一直以来,机票选座都是先到先得。不知从何时起,部分航空公司开始引入加价机制,选择靠窗、靠过道或经济舱前排等座位都要额外支付费用。新浪财经发现,目前包括国航在内的大部分航司均开通了付费选座服务,且多通过里程兑换,没有积分确实面临“选择少”的困境。
那么,“付费选座”是否合法?是否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
多次被处罚,航司们“知错犯错”
据调查,目前国内大部分航空公司均开通了付费选座服务,国际航班以现金支付为主,国内航班则多通过里程兑换。不同航空公司及航班的锁座范围、收费标准差异较大。例如,紧急出口、前排或靠窗座位通常收费较高,且规则不透明。
针对付费选座,新浪财经盘点了主要的几家航司。发现海南航空的经济舱前排、靠窗或过道座位被锁定,需付费或使用里程积分兑换。国航也是如此,国内航线经济舱前排座位通常需里程兑换,且不同航班锁座数量不同。
而东航则推出了“优选座位”产品,国际及地区航班需付费或积分兑换。白金卡会员郎先生曾因前排座位被锁而投诉,线上值机时无法选择被锁座位,但线下柜台可能有更多选择。
中国民航新型智库专家韩涛表示,随着航空公司提高主营收入的力度加大,付费选座的座位从原来的前三排,扩展到了过道的座位、靠窗的座位。消费者也普遍反映锁座比例、付费标准未明确公开,线上值机时大量座位被锁,即使购买全价经济舱机票,部分航空公司仍对前排座位额外收费。
事实上,航司搞付费选座,曾经被有关部门处罚过。2016年7月,北京市发改委公布对中国联合航空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中国联合航空公司由于自立收费项目、收取乘客选座费44万余元被罚,北京市发改委要求立即改正“收取选座费”行为,并没收其所有违法所得,处以443210元罚款。
2015年3月29日至12月23日期间,中联航按照经济舱31排到第一个安全出口座位(不含)为止,每人每次20元,安全出口之后的各排座位,每人每次10元的标准自立收费项目收取选座费。北京市发改委认为,这一自立的“选座收费”项目违反了相关规定,并构成“自立收费项目收费”的价格违法行为。据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价格法,机票属于“政府指导价”,机票中已包含了旅客运输及享受指定座位的服务,所以中联航不能再额外收取选座位费用。
但是,这一前车之鉴并未让付费选座现象消失,付费选座现象仍然存在。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对此表态称,“加价选座”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也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应成为“行业惯例”。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称,飞机座位原本就按不同区域分成了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已经有一重加价机制。再进一步细分,免费可选座位变得寥寥无几,这等于变相降低了基本服务的质量。而且,在旅客购买机票之后增加付费选项,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
付费选座,只为赚钱?
在机票价格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付费选座成为航空公司增加辅助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航司让乘客付费选座是否只是为了创收?
韩涛介绍,早期飞机“锁座”更多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比如:“锁定”经济舱第一排是因为有安全员的固定座位;“锁定”安全出口是考虑到部分特殊旅客不适合坐在出口附近;有时考虑到飞机的配载问题,也会“锁定”部分座位,以保证飞机重心在安全范围内。
但他也谈到,这种模式后期就延伸了,比如前排地过道、靠窗,给一些高价值的旅客提供一些增值服务;现在整个的付费选座,就已经开始偏向于额外的营收,或者叫增值收入。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律师指出,目前乘客对于座位的锁定情况并不了解,不清楚是真被占用还是假被锁定,以及为何会被锁定,这些信息均缺乏透明度。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告知乘客选座规则,“飞机都没坐满,为什么最后选座时只让选中间座,边上明明都没人,还只让选中间座,其实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一种侵害”。
如今,加价选座似乎成了行业惯例,但这种惯例是否合法?
岳屾山表示,对这种行业惯例不持支持态度,如果用行业惯例来强迫消费者接受,可能确实超出了合理合法的范畴。因为行业惯例更多的可能是航空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比较平等的情况下的交易习惯,但消费者完全处于弱势地位,而且只能服从,没办法提出任何协商和解决方案,这其实只是经营者提出的一个规则,并不能称之为是公平合理的需要去遵守的行业惯例。
他强调,一定要提前告知给消费者,哪些机票可能需要去选座,哪些机票不需要付费再选择座位,包括选择座位大概费用是多少,甚至有时候应该把机票售卖率告知消费者。
此外,另有专家表示,航空公司应该明确航班“锁座”的比例和范围,对于付费选座的规则也应该公开透明,免费选座的比例应该达到一半以上,以满足不同旅客的差异化需求。
中国航空法律服务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律师张起淮表示,航司出售机票的整体价格是经过物价局调整的,加价和减价本属于正常市场行为。但现状是,国内一些航司现在只想加价,不减价。所以整体价格是上涨了,超过物价局制定的整体价格。这种隐形涨价,违反价格法,不公开不透明,任意性随意性都比较大。
责任编辑:郝欣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