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 野马财经
资本市场迎来第三杯奶茶。
当资本市场的钟声撞上”奶茶魔咒“,古茗也无法打破。
在奈雪的茶(2150.HK)、茶百道(2555.HK)等品牌相继经历“上市即破发”的资本寒冬后,2月12日,古茗(1364.HK)正式登陆港交所,定价为9.94港元,开盘大涨3%,截至12点午间休市,古茗仍保持微涨态势,上涨0.4%,然而午后一开盘,古茗便大跌约10%,最终收盘价报收9.25港元/股,下跌6.94%,总市值215.76亿港元(约人民币202亿元)。
不过,目前古茗仍居三家奶茶市值榜首,超过奈雪的茶+茶百道之和。截至2月12日,奈雪的茶、茶百道市值分别为22亿港元、145.25亿港元。
在最懂爱喝奶茶的女生背后,掌舵这个奶茶帝国的则是一位理工科出身的80后,凭借古茗,从浙江台州走出的王云安,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如今身价已达93亿港元(约人民币87亿元)。
古茗敲钟现场 图源:投资界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市前一个月,2025年1月,古茗向现有股东宣派17.4亿元的股息,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创始人王云安获7.52亿。
目前,新茶饮市场的竞争格局仍在持续演变。除了古茗外,蜜雪冰城和沪上阿姨均已经获得港交所备案,按正常流程,备案企业一般会在3个月以内上市。
截至2025年2月5日,古茗的在营门店数为9735家,仅次于蜜雪冰城的3.3万家。资本市场的“奶茶魔咒”。究竟何时能够打破?
一年卖出12亿杯奶茶
年入76亿
19岁这一年,没有上过大学的李丹(金麒麟分析师)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江西南昌的一个小县城,她选择成为一家“古茗”奶茶店的店员。
“之所以选择古茗,一方面是与古茗的同事们年纪相仿,另一方面古茗也是当地最火的奶茶店。在我们县,古茗的门店数量和蜜雪冰城一样多。”如今,工作了一年多以后,李丹对这份工作总结出四个字的经验:“少说多做”。
在一个个像李丹一样的店员“少说多做”的努力下,经过近14年的发展,古茗已成长为茶饮行业的头部品牌之一。《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古茗的门店数量增长迅猛,由截至2021年底的5694家,增长17.1%至2022年底的6669家,并进一步增长35%至2023年底的9001家。靠着9001家门店,2023年古茗就卖出12亿杯奶茶。2024年前三季度则卖出9.9亿杯奶茶。
然而,2024年古茗门店数的增速却创下了近五年新低,从2023年的35%下降至7.9%。古茗曾计划在2023年突破万店,却没想到这一“flag”拖到了如今也未能达成。
“窄门餐眼”显示,截至2025年2月5日,古茗的在营门店数为9735家,这一门店数量,在茶饮行业,仅次于蜜雪冰城的3.33万家。
二线及以下城市是古茗加盟店的主场。截至目前,古茗约79%的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38.3%的门店位于乡、镇,而类似品牌位于乡、镇的门店比例通常低于25%。
图源:窄门餐眼
“窄门餐眼”显示,目前古茗的人均消费为14.51元。如果按全价格带算,古茗市场规模排名行业第二;但若要提起古茗最受欢迎的产品,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产品可能都不一致。社媒平台上网友最常推荐的“芝士葡萄”“布蕾脆脆奶芙”“榴莲生椰拿铁”等饮品甚至都不属于同一品类。
靠着多品类,2021年至2023年、2024年前9月,古茗实现收入43.84亿元、55.59亿元、76.76亿元和64.41亿元,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7.7亿元、7.88亿元、14.59亿元和11.49亿元。
古茗曾在《招股书》里提到,公司畅销的产品包括果茶、奶茶、咖啡饮品等多个系列。产品线丰富一直是古茗的优势特征,但是,这或许也是拖慢古茗“北上”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源:官网截图
大量时令鲜果、鲜奶的使用,对古茗的冷链配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古茗对配送体系的建设,使得古茗7成以上的门店都在仓库150公里的范围内,97%以上的古茗门店都能享受两日一配的冷链配送。
古茗曾在《招股书》中多次强调,自己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向低线城市的门店频繁配送短保质期的新鲜水果和鲜奶的企业”。高标准的配送基建,让古茗对新市场的开拓非常谨慎。
据新媒体“晚点LatePost”报道,古茗认为某省份的门店数量如果超过500家,那么该地区具备了规模效应的基础,才会考虑进入邻近省份。《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古茗只在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安徽、江苏六个省份超过了500家门店。
“理工男”创业
如今身家近100亿
常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留着清爽的短发、一件休闲卫衣、背着一个双肩包……是王云安的标志性打扮。
很难想象,这个外表像个邻家大男孩的人,是一位身家过150亿元的古茗茶饮创始人。
王云安出生于1986年,祖籍浙江台州。2001年,在温岭大溪中学读书;2006年考上浙江理工大学,主修材料专业。
大学四年,王云安给老师和同学们的印象是“有点不安分”。
大二的时候,王云安与几个踢球的朋友在校园里创业,曾倒卖过收音机、卖过棉被……靠着这股机灵劲儿,他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一笔几十万元的积蓄,这也成为日后古茗第一家奶茶店的启动资金。
大学毕业后,王云安也没有选择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大城市找工作,而是回到了家乡台州温岭自主创业。2010年,王云安在浙江省台州温岭大溪镇的德明路上,开了一家30平方米的古茗奶茶店。
来源:罐头图库
之所以给奶茶店起名为“古茗”二字,王云安坦言,是想把中国茶文化发扬光大,“古”意为“老”,“茗”是茶的意思。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开业第一个月,王云安的奶茶店营业额平均一天400元,扣掉房租、其他开销后,甚至还亏钱。
后来,王云安回忆起这段经历,他坦言:“当时并没有什么商业逻辑,就是很用心地在做这件事。”
为了研发产品口味,王云安曾用三轮车支起流动小摊,邀请邻居和路人们试饮。在不停的尝试中,王云安的古茗店从原来的一天几十杯到一天三四百杯,一天营业额达2000多元。
为了扩大店铺影响力,王云安开始尝试加盟。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成立2年的古茗走出台州,当年就拥有了27家分店,单店单日出杯量突破1500杯;2013年,古茗开始自建供应链,进入福建、河南等地,在全国开出100家分店;2017年,随着冷链配送的进一步完善,古茗全国门店激增到1000家……
在古茗的加持下,王云安的身家水涨船高。
天眼查显示,2020年7月,古茗拿到了美团龙珠、红杉中国及冲盈资本参与的首轮融资;2021年1月,古茗完成由Coatue Management领投、红杉资本中国、美团龙珠跟投的A轮融资。
图源:天眼查
《招股书》显示,王云安持股43.21%,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联合创始人戚侠、阮修迪二人,分别持股19.78%和13.74%。
按2月12日市值计算,王云安身家已超93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87亿元)。
越来越“卷”的新茶饮
实际上,扩张放缓等并非是古茗一家存在的问题,今年有不少新茶饮品牌都进入了发展瓶颈。
茶百道(2555.HK)和奈雪的茶(2150.HK)作为当前唯二上市的新茶饮品牌,2024年上半年,两家公司营收、净利均出现同比双降;其中,茶百道净利跌去近六成;奈雪的茶由盈转亏,实现亏损约4.35亿元。
从营收规模和门店数量来看,新茶饮行业前四名分别是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和沪上阿姨;然而,2024年茶百道和沪上阿姨的门店数量分别出现了负增长和增速放缓的现象。
图源:罐头图库
“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提到,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3547.2亿元,市场空间逐渐饱和,行业内各品牌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在激烈的竞争与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下,新茶饮品牌赚钱越来越难;而为了寻求破局,茶饮品牌们尝试了价格战、出海、品类创新等多元手段。
2024年夏天,古茗的9.9元轻乳茶活动持续了半月有余。古茗和其他主流茶饮品牌通过调整菜单、发放优惠券等形式降价,将部分茶饮产品下探到10元价格带。下半年,在古茗大规模上新“黑巧摩卡”等咖啡饮品后,又推出了工作日9.9元现磨拿铁的活动。
图源:小红书截图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表示,价格战可能会导致行业内竞争加剧,使得品牌之间的价格战演变为更加激烈的市场营销战,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
最新《招股书》显示,古茗2024年前三季度的订单总数保持增长,但每笔订单的GMV却略有下滑,为27.7元。
除此之外,林先平还提到,如果古茗被迫降低价格以应对价格战,可能会失去一部分原本在中高端市场消费的顾客;同时,价格战也可能会使顾客对品牌的品质和服务产生质疑,因为价格战可能导致品牌在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之间的平衡变得更加困难。
严重的内卷,让不少品牌的目光瞄向了海外。目前蜜雪冰城、奈雪的茶、茶百道、喜茶、甜啦啦和霸王茶姬等品牌都已经在海外开店,其中步伐最快的要属蜜雪冰城,海外门店已近5000家;霸王茶姬近年在东南亚市场接连发力,其在马来西亚目前门店总数已突破130家。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霸王茶姬“挖”来了麦当劳中国前任CFO黄鸿飞来担任新CFO;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这一举动,意味着霸王茶姬的上市进程和海外布局有望加速。
图源:微博截图
相比之下,古茗此前曾对媒体表示,暂时没有出海计划。不过,对于国内仍有9个省份未进驻的古茗而言,尽快在内地各省达到“500”家规模,远比去海外开拓市场更加关键。
古茗创始人王云安曾在2018年表示,中国三四线市场基数很大,还容得下20个古茗。如今六年过去,一个县城的商业街上能同时看到喜茶、茶百道、蜜雪冰城……你认为留给古茗的空间还有多少?
责任编辑:杨红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