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产怕丢市场、增产怕油价崩 欧佩克+陷入无解“死局”?

智通财经
24 Feb

智通财经APP获悉,目前,欧佩克及其盟友面临着一个棘手的两难抉择:是否应开始放松石油产量限制,即使原油供需状况在短期内不太可能改善?他们很可能会选择再次推迟关键决策时刻以维持价格稳定,但这样做也日益面临失去市场控制权的风险。

据了解,欧佩克+计划于4月逐步开始解除多年的深度减产。自2022年以来,该联盟已累计减产585万桶/日,约占全球需求的5.7%,以支撑市场。

由于全球原油需求疲软和供应持续增长,欧佩克+已五次推迟恢复220万桶/日的产量计划(原定于2024年第一季度实施)。

对欧佩克来说,不幸的是,到4月市场环境依然不太可能出现明显改善。

事实上,随着美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之间日益紧张的贸易关系对石油需求增长造成压力,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

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在敦促欧佩克的实际领导者沙特阿拉伯降低油价。并且,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对话以及随后在沙特举行的美俄双边会谈,引发了关于乌克兰可能停火以及美国可能放松对俄罗斯大规模石油生产制裁的猜测。

纪律性

近年来,欧佩克+在维持石油市场相对稳定方面非常有效,这主要是因为成员国的纪律性。自2021年以来,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一直保持在每桶70至100美元的范围内(不包括俄乌冲突爆发后几个月的波动)。

然而,由于限制大量产能,欧佩克的市场份额——以及其继续控制市场的能力——随着非成员国生产商提高产量而稳步下降。这包括美国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二叠纪页岩油生产商,近年来,这两个地区的产量飙升,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本月将其对美国石油产量的预测略微上调至2025年创纪录的1360万桶/日。尽管增长步伐有所放缓,但产量可能会在未来几年保持稳定。EI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产量将增长160万桶/日,主要由欧佩克+以外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和圭亚那)推动。

与此同时,欧佩克+联盟内部的紧张局势正在加剧。

雪佛龙(CVX.US)运营的哈萨克斯坦巨型田吉兹油田480亿美元的扩建项目预计将在2月底前达到26万桶/日的产量,比计划提前四个月,这将使其总产量达到100万桶/日。为了坚持其生产目标,这个中亚国家将不得不大幅加深减产,从而损失急需的收入。

尼日利亚近几个月来提高了产量,而伊拉克半自治的库尔德斯坦地区30万桶/日的石油出口可能在持续两年的争端后很快恢复。

沙特的亲密盟友阿联酋在多年的大量投资后,也在提高自己的产能。这个海湾国家的产能已经达到近500万桶/日,而目前的官方产量水平为320万桶/日。今年的配额将再增加30万桶/日。

两难抉择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25年的供应增长将超过全球石油需求,全球石油需求在前一年增加87万桶/日后,预计将增加110万桶/日。

全球石油库存的趋势对欧佩克来说更为乐观,但也只是略微积极。如果产量确实超过需求,库存应该会在今年开始上升,而欧佩克+更多的供应只会加速这种积累。

因此,欧佩克+面临着一个两难抉择。进一步推迟解除减产的上行空间有限,因为大量的闲置石油产能已经通过为市场提供缓冲帮助维持了价格稳定。对于集团内产能增长的生产商来说,限制产量会增加经济压力。

而继续推迟增产可能会惹恼特朗普。

但另一方面,在供应充足的市场中增加产量可能会导致油价暴跌。

因此,尽管欧佩克+很可能决定再次推迟增产,但这一选择会带来后果,因为该生产国集团可能会看到其信誉和市场份额进一步受到侵蚀。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