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25年02月17日至02月21日),电力行业呈现结构性波动。公用事业板块整体下跌0.34%,电力子板块跌幅为0.29%,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细分领域中,火力发电、热力服务及光伏发电涨幅居前,而水力发电和电能综合服务则小幅回调。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化加速,数据中心与算力需求激增,推动“算力与绿电协同”成为行业焦点,政策端与地方实践共同发力,为电力行业注入新动能。
政策框架:顶层设计推进算电协同机制
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明确算力与绿电融合的路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需降至1.5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文件强调建立算力电力双向协同机制,旨在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升算力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水平。
2025年1月,发改委、国家数据局等联合发布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进一步支持非枢纽节点融入全国算力网,鼓励绿电资源富集区域建设高能效数据中心。此外,《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指出,需推动算力与绿电深度融合,通过智能调度提升绿电消纳效率。
这一系列政策不仅为行业划定了节能降碳的硬指标,还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资本和技术向绿色算力倾斜。例如,新疆克拉玛依市2025年2月发布扶持政策,对2024年建成并采用绿电的算力中心给予0.06元/度的电价补贴,连续三年;2025年完成的项目补贴力度虽略有降低,但政策导向明确,旨在加速绿电渗透并降低算力成本。
地方实践:多维探索拓宽绿电消纳场景
地方层面积极落地算力与绿电协同的试点项目。新疆克拉玛依的政策是典型案例,其通过财政补贴缩短算力中心的绿电回报周期,吸引企业布局区域性绿色数据中心。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企业前期投入压力,还通过规模化运营提升绿电占比,间接推动当地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
与此同时,多地探索“算力+绿电”创新应用场景。例如,部分省份结合本地资源禀赋,规划建设一体化算力枢纽,优先消纳本地绿电资源。此类项目通过签订长期购电协议(PPA)锁定绿电价格,既保障数据中心运营的稳定性,又为新能源投资提供长期收益预期。
技术协同亦成为重要突破口。智能调度系统在算力与电力网络中的应用日益深入,通过实时匹配算力需求与绿电供应,优化能源使用效率。例如,部分数据中心引入AI算法预测电力负荷,动态调整算力任务至绿电充足时段,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未来,随着虚拟电厂等技术成熟,算力与电网的互动将更加灵活,为绿电消纳开辟新路径。
行业展望: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并重
当前,算力与绿电协同仍面临技术标准不统一、跨区域协调机制待完善等挑战。下一阶段,政策需在细化补贴机制、完善绿电交易市场等方面持续发力。而企业则需加速技术创新,例如提升液冷技术普及率以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或开发适配绿电波动性的算力调度系统。
整体来看,随着算力需求放量及政策支持加码,绿电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加速提升,行业或迎来新一轮技术升级与资源整合周期。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