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维度与国轩高科(002074.SZ)深化全球合作,晋景新能(01783)高成长潜力凸显

智通财经
25 Feb

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

动力电池的规模化退役必将推动电池回收产业加速进入爆发期,这就意味着电池回收即将站上新风口。敏锐的资金已开始挖掘市场中的优质电池回收标的,欲拥抱产业浪潮以寻求超额收益。

基于此,晋景新能(01783)走到了市场的“聚光灯”下,其搭建的锂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的全球服务体系已向市场展现巨大价值,且整个业务推进速度远超市场预期,在距离与华友钴业(603799.SH)签署了关于欧洲市场的电池回收合作协议仅一个月,晋景新能与国轩高科(002074.SZ)的合作也迎来了新进展。

2月24日,晋景新能发布公告称,其与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共同制定了战略框架协议,双方旨在透过改进回收系统、推广梯次利用及扩大全球服务覆盖范围,以取得电池回收及绿色能源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

这是继2024年2月晋景新能与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国轩”)签订了备忘录之后,双方对合作进展的加速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战略合作的签署涉及了电池回收产业中的各个环节,且合作签署对象由合肥国轩升级为国轩高科,由此可见晋景新能与国轩高科战略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强化以及双方对未来发展的重视。尤其国轩高科近年来的全球电池产能正飞速提升,本次合作签署意味着晋景新能已提前锁定海外市场至少50万吨退役电池的处置优先权,整体市场价值预计超过200亿人民币。

对于晋景新能而言,其在逆向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实力已获得业内各方认可,与华友钴业、国轩高科等产业内头部玩家的战略合作的加速推进,将让其锂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的全球服务体系更为完善和强大,可进一步巩固晋景新能作为全球新能源业务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同时,这将推动晋景新能的内在价值于资本市场中持续裂变,其远期估值或有望向美国电池回收企业Redwood Materials(以下简称“Redwood”)看齐。

从四个维度展开全方位合作,网点共建有望爆发

国轩高科之所以选择晋景新能作为搭建海外电池回收服务体系的合作伙伴并非偶然,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产业逻辑。

从产业层面看,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将达到4.8TWh,这较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1051.2GWh仍有4.5倍的增长空间。正是基于海外市场的强劲需求及未来巨大的增长空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近些年已开始加速出海,国内行业前十的厂商几乎都已宣布海外建厂计划。

据此前电池网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锂电池企业海外建厂数量已超35个,其中21个位于欧美地区,且在公布了规划产能的23个工厂中,总设计产能已超553.5GWh。

随着出海的不断加速,一个现实问题便摆在了电池企业面前,即如何解决电池回收。电池回收不仅是电池企业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亦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厂盈利水平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全球对电池低碳足迹的要求日渐严格的背景下,解决好电池回收这一环是电池企业树立核心竞争壁垒的重要维度。

特别是在产业体系相对成熟的海外市场,甚至可能称得上是“得渠道者得天下”:一旦先行打通某地市场,用户习惯培育完成,垄断格局就此形成,后来的玩家很难颠覆,因此动力电池厂商不得不布局回收体系。

但若采用自建渠道模式,不仅成本高投资大,而且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这并不利于电池厂商在海外的快速扩张,容易错失产业机遇期,那么选一位实力强劲且拥有丰富回收网点的回收企业进行合作便成为了最佳选项。

基于此,当前在全球已拥有65个服务网点的晋景新能便成为了国轩高科的首选。同理,华友钴业选择与晋景新能携手开拓海外电池回收市场亦是看重了晋景新能丰富服务网点所蕴藏的巨大价值。

而此次国轩高科与晋景新能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囊括了四个关键领域,双方将围绕这四个领域展开全球范围内的深化合作。其一是构建电池回收及售后服务体系。基于晋景新能全球服务据点及国轩高科预计的年度电池生产能力,双方将合作共同建立锂电池销售、售后服务及回收的综合系统。国轩高科将提供技术支援、人员培训及协助设立服务站,晋景新能将透过其全球服务站提供全面售后服务。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晋景新能目前在全球已拥有65个服务网点,展现出了强大的海外渠道实力,而根据国轩高科以往透露的产能目标显示,其预计从2025年起全球每年将有超300GWh的电池产能,其中海外市场高达100GWh。这意味着其海外市场所对应待处理的退役电池至少有50万吨,处置价值接近200亿人民币。如此大的产能规划,所需的服务网点数量也十分可观,且在双方确定了合作框架协议后,那么双方便将加速推进全球服务网点的共建,可以预期,2025年将会是双方共建服务网点的爆发期。

其二,共建全球电池材料贸易中心。双方将以香港及新加坡作为先导基地,以促进电池、零部件及相关设备的国际流通及供应。贸易中心将支援全球电池生产、回收及再制造,以确保绿色供应链的稳健运行。

其三,共同建设梯次产线示范点。双方将把晋景新能位于香港环保园的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置设施设立为电池梯次利用示范点,以展示电池回收、再制造及再利用的进展。国轩高科将凭借其生产能力提供技术专业支援,而晋景新能将于环保园提供生产链支援及实际运作场景,以促进环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国轩高科不仅为晋景新能的动力电池处置设施提供技术专业支援,还将凭借其庞大的生产能力提供所处置的电池来源,这将有效保证该示范点项目的稳步推进。

其四,低碳研究院与电池护照试点项目。双方将依托国轩晋景低碳研究院,在香港启动全封闭电池项目的先导计划,旨在为香港的电池创建一个可追溯的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单一方面如受限制物质、回收及标签扩展至涵盖碳足迹、再生材料使用、供应链尽职调查等的综合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不难看出,国轩高科与晋景新能从四个维度展开的深度合作已涵盖了电池回收的全链条流程,这意味着双方的协同发展已深度绑定,特别是双方2025年共建包含售后和回收一体化的全球维护站点预计达到100个的目标令人振奋,这标志着双方的合作将在今年爆发式成长,晋景新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其业绩也有望随之迎来释放。

未来成长潜力巨大,远期估值有望对齐Redwood

事实上,晋景新能未来业绩的新增长点并不局限于与国轩高科的合作范畴,若详细梳理不难发现,晋景新能自2021年开始切入新能源领域虽仅有短短数年时间,但其打造的锂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的全球服务体系的扩张路径已十分清晰,并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

从市场区域来看,晋景新能在香港这个蓝海市场中已获得香港动力电池处置、运输及出口的全套牌照,且总拆解处理能力已处于香港同行业中的领先水平。同时,以“T”字开头的全球领先新能源车企以及其他头部新能源汽车厂商都已确定晋景新能为其香港市场的电池循环利用的服务合作伙伴。晋景新能于香港市场中已在牌照、渠道等多个方面形成卡位的领先优势,其兴建的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设施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开始试运营。后续晋景新能有望基于在香港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而向大湾区延伸布局。

在欧美市场中,晋景新能则通过与电芯厂合作以及自建本地渠道实现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拓展,与国轩高科的深度合作,便是晋景新能与电芯厂合作模式的首个案例。

同时,晋景新能目前正与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厂展开洽谈,欲共同合作开拓东南亚市场。后续若进展顺利,那么晋景新能从香港出发,辐射欧美、东南亚市场的庞大锂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的全球服务体系将正式成型。

从合作伙伴的类别上看,与晋景新能展开合作的对象不仅包括了国轩高科这样的电池制造商,也有华友钴业这样的电池材料厂商,也囊括了“T”字开头的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商,产业中不同环节上的企业均积极展开与晋景新能的合作,这便是晋景新能基于在海外拥有丰富网点及强大运营实力所展现出的对各方企业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5年开始,全球海外主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国的动力电池回收放量期也将相继来临,下游回收需求将明显提升,晋景新能依托丰富的网点资源,在服务国内企业出海的同时,也有望加速开拓海外企业客户,不断壮大其全球服务体系。

而从股价表现来看,晋景新能的布局已得到资本市场认可,自2023年以来,晋景新能股价最高涨幅高达17倍,2月6日股价虽出现异常波动,但之后强势反弹并稳步创出历史新高,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基本面的信心及其业务内在价值的持续认可。

放眼未来,晋景新能的真实价值或不至于这百亿港元市值,若与美国电池回收企业Redwood 做一个比较,那么晋景新能远期真实价值或许将更为清晰明了。

成立于2017年的Redwood由前特斯拉首席技术官JB Straubel创办,其已绑定大众、丰田、福特、沃尔沃、松下、远景动力等多家全球头部电池企业和整车厂,从而积累了广泛客户。Redwood的发展模式与晋景新能十分相似,且业务地区均为海外市场,这也是二者可对标的关键所在。

基于未来发展前景,Redwood已获得了包括富达基金、高盛亚马逊等多个大型资方的支持,且在2023年10亿美元的D轮融资后,Redwood的投后估值已超50亿美元(约355亿人民币),时至今日Redwood的估值大概率进一步拔高。

在参议院能源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听证会上,Straubel表示,Redwood的目标是到2025年生产约100GWh的电池铜箔和活性阴极材料。而根据业内人士测算,100GWh的电池铜箔和活性阴极材料需要回收120-130GWh的电池,而晋景新能服务的国轩高科自2025年开始的海外电池产能便已达到100GWh,再加上华友钴业、T字新能源车企以及未来拓展的其他客户,晋景新能远期的电池回收规模增长空间十分可观。这或许也意味着,晋景新能的估值水平从长期角度看或将对齐Redwood。

值得注意的是,晋景新能当前百亿港元的市值还包括了智慧建筑、绿色运输等其他业务在内,公司积极拓展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包括新型的电池储能系统与电动车充电桩解决方案、建筑节能改造一体化服务等,电池回收业务的真实价值仍有待市场挖掘。

且在2024年中期业绩中,晋景新能的逆向供应链管理及环保相关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8.23%,已呈现出爆发趋势,这也将为晋景新能股价的稳健提供助力。可以预见,随着锂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的全球服务体系的不断壮大,晋景新能的真实价值也将逐渐在股价上得以体现。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