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正式进入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会议明确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期”,预计到2030年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方案让动力电池回收领域迎来了加速期。其中,晋景新能作为港股市场上最纯正的电池回收企业,自然值得重点关注。
一、“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进入尾声
当我们还在为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欢呼时,3140万辆电动车背后暗藏着一个价值千亿的“定时炸弹”——堆积如山的退役动力电池。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产业研究部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自2028年起,这一数字将超过400万吨。
截至2024年底,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多年全球领先,但退役电池回收率不足30%。大量废旧电池若处理不当,将引发重金属污染、资源浪费等多重风险。
庞大的市场机会吸引了超过14万家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入局,但其中亦混杂了大量不规范经营的中小企业,一度成为行业对于“劣币驱逐良币”的隐忧。
在这场危机与机遇并存的产业变局中,一纸《方案》掀起了行业规范化革命。
此次《方案》提出“全链条管理”、“数字化追溯”、“法治化监管”三大路径,直击行业痛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强化全链条管理,旨在打通从生产、销售到拆解、利用的各个环节,消除堵点卡点,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
晋景新能在这方面早有布局,通过收购本地领先的再生资源企业,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上下游环节紧密串联起来。从前端的电池收集,到中端的拆解、检测,再到后端的资源再生利用,晋景新能都建立了完善的业务流程。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则能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让每一块电池的流向都清晰明了,为回收利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这一点同样也在晋景新能的布局中有所体现。比如,晋景新能与菜鸟供应链合作,能借助菜鸟的数智化物流体系,为自身电池回收的全球布局提供高效的收集和运输支持,在物流环节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可追溯性。
此外,《方案》要求完善行政法规并加强动态监管,标准的制定修订,将为行业树立标杆,引导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行业将加速出清。
“三箭齐出”有助于终结电池流向不规范小作坊的现象,大幅提升正规渠道回收率,推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实现高质量增长。
二、从区域龙头向全球玩家的“骐骥一跃”
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晋景新能近年来不断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占据先发优势。
2022年,晋景新能成功获取香港首块动力电池处置牌照,随后陆续获得运输及出口牌照,成功实现向新能源电池回收领域的战略转型,并通过收购本地再生资源企业构建完整生态闭环。
在持续拓展业务与开展外部合作中,晋景新能与国轩高科不断深入的合作尤为值得关注。
2025年2月24日,继2024年与其子公司建立合作备忘录之后,晋景新能与国轩高科再次签订战略框架协议,此次合作进一步升级,涵盖构建电池回收及售后服务体系、共建全球电池材料贸易中心、打造电池梯次利用示范点、推进低碳研究所及电池护照系统建设等多个关键领域,进一步拓展了双方在电池循环产业的全方位合作。
国轩高科作为国内外动力电池行业中的领先企业,现已成功打造成熟的产业链与国际化的产研及销售体系,在全球新能源锂电行业中奠定了坚实的龙头地位,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大规模的电池生产能力以及广泛的市场渠道。
作为获得香港首块动力电池处置牌照的绿色能源企业,晋景新能在本地ESG领域已具备合规化、创新力、市场先发等多重竞争优势,尤其在电池回收的前期收集、运输以及本地化服务方面具备扎实的运营经验和资源基础。
二者合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国轩高科的技术与产能优势,搭配晋景新能的渠道、本地化服务及其“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设施”,可构建更完善的电池回收及相关业务体系。
在市场拓展层面,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于电池回收利用、储能等业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转型以来,晋景新能亦同步发力搭建全球业务网络,在短短数年内搭建起超过60个全球网点。国轩高科的国际化布局和销售体系,可以助力双方进一步完善锂电池销售、售后及回收服务三维一体的高效整合,全面提升晋景新能的全球服务覆盖能力,其打造“全球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体系”的愿景正在加速实现。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国轩高科规划到2025年全球产能达到300GWh,其中包括海外100GWh。以行业平均水平推算,仅国轩高科一家电池制造商的海外市场将产生至少50万吨退役电池。
根据中信证券研报预计,2030年全球退役电池量接近831GWh,对应回收市场空间达到1895亿元,这意味着每单位GWh对应的市场空间为2.28亿元,由此推算,仅国轩高科的海外市场处置价值便达到228亿元。另外,伴随《方案》发布,预计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供需格局可能会进一步调整,动力电池价格有望回升至峰值5万/吨,在此背景下,晋景新能该部分的海外动力电池处置市场价值预计还有近30亿元的上升空间。
由此来看,与国轩高科的合作对于目前年营收4.5亿港元的晋景新能能够带来的业绩增量不可忽视。
不止如此,中信建投研报预计2025年锂电装机需求同比增长23%达到1813GWh。供给侧见底预示着产业长期趋势向上拐点的建立,晋景新能通过与国轩高科合作带来的示范效应,有助于其后续拿到更多厂商订单,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既能承接内地千亿政策红利,又能立足香港逐步打开东南亚以及欧美市场,在这场资源争夺战中,晋景新能的战略纵深正在打开,其打造“全球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体系”的愿景正在加速实现。
三、结语
动力电池回收新政的落地,不仅是环保命题,更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标志着行业从粗放式扩张向规范化竞争的深刻转折。可以预见,在政策与市场的共振下,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正在从“边缘配套”走向“核心战场”,而深谙规则、提前卡位的企业,或将成为这场变革的最大受益者。
资本市场也用真金白金投了“赞成票”,尽管晋景新能的股价在2月6日经历了短期波动,但不仅很快收复了失地,还在近日创下了新高,这也反映了机构和长线资金对于晋景新能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