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科技IPO过会,专利诉讼会是未来的“拦路虎”吗?

蓝鲸财经
04 Mar

文|《投资者网》张伟

2月,色谱设备生产商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邦科技”或“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成功过会,拿下2025年科创板IPO过会“第一单”。

此前,汉邦科技的重大诉讼、销售与研发、核心技术等问题引起科创板关注,并被反复问询,相关问题是否会成为汉邦科技未来发展的“绊脚石”,还有待观察。

从代理到自研

纵观汉邦科技的发展,也是一部国内色谱行业发展的自我奋斗史。

色谱法(Chromatography)的英文单词源自于俄文。俄国盛产化学家,除了大名鼎鼎的门捷列夫(Mendeleev),还有发明了色谱法的茨维特(Tswett)。

1903年,茨维特使用石油醚将叶绿素溶解,再用碳酸钙填充玻璃柱,解析出不同颜色的谱带。茨维特将这一过程命名为色谱法。茨维特在实验中使用的石油醚、碳酸钙、玻璃柱也成为了现代色谱法中流动相、固定相和色谱柱的雏形。

如今,现代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等领域,作为化学分子分析、分离、规模纯化的关键技术,在科研及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由于高端制药装备的起步相对较晚,国内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制备色谱/层析系统等核心生产设备曾长期依赖进口。相关公司的早期业务也以代理销售为主。

汉邦科技在(1998年)公司成立之初,就主要从事色谱试剂、色谱柱及其相关配件的代理销售,先通过代理国外产品赚取利润,再逐步积累市场经验和客户基础。

2005年,汉邦科技从代理转型为研发,正式进入色谱设备的研发及生产领域,随后陆续研发出商用模拟移动床色谱系统、隔膜泵工业式防爆制备液相色谱系统、超临界流体色谱系统等创新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

营收构成显示,汉邦科技的产品包括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生产级/实验室)、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生产级/实验室)两大类。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这两大类产品的营收占比合计均超过90%。

重销售轻研发

汉邦科技提出,公司以“精粹色谱科技,致力人类健康”为己任,以“打造国际色谱行业第一品牌”为奋斗目标,专注于色谱装备、耗材及应用技术。

但从期间费用的明细来看,汉邦科技与许多医药设备公司一样,存在“重销售轻研发”的特点,公司业绩靠销售驱动。

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汉邦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204万元、2899万元、3718万元及2204万元,各期研发费用率约6%。和已上市同行相比,汉邦科技的研发费用率明显低于皖仪科技(约20%)外,与东富龙迦南科技等公司大体一致。

与此同时,汉邦科技的销售费用分别为4378万元、5201万元、6941万元及3461万元,各期销售费用率约12%。行业可比公司中,只有皖仪科技的销售费用率达20%,不过汉邦科技的销售费用率也高于东富龙、蓝晓科技等同行。

另外从绝对投入来看,汉邦科技的销售费用整体高于研发投入。特别是业务招待费的增速较快。从2021年的600多万元,到2023年首次突破千万,达1334万元。

或许是业务招待费太高,抑制了销售人员的薪酬,在第一轮问询中,科创板要求汉邦科技说明“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而销售人员平均薪酬下降的原因”。

对于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的原因,汉邦科技表示,公司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在产品细分领域需要较多的投入以持续开拓客户。值得一提的是,汉邦科技的广告宣传费极低,每年仅百万元左右,2022年只有90万元。

存在专利侵权诉讼

目前,汉邦科技与美国思拓凡(Cytiva)公司存在三起专利侵权诉讼,且均为被告。这被汉邦科技视作未来发展的第一大风险。

据招股书披露,Cytiva 认为汉邦科技的“自动轴向压缩层析柱”产品侵犯了其在中国申请的两项专利,认为“自动匀浆罐”产品侵犯了其在中国申请的专利,相关对应诉讼分别为“专利侵权案1”、“专利侵权案2”和“专利侵权案3”。

目前,江苏南京中院已对“专利侵权案1”做出一审判决,判定汉邦科技不构成侵权,但Cytiva已提起上诉。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已对“专利侵权案2”做出终审判决,对Cytiva 的起诉不予支持。

对于“专利侵权案1”二审可能存在的风险,汉邦科技表示,若二审改判公司构成侵权,公司可能需向 Cytiva 支付合计不超过550万元的赔偿款,且无法继续销售Cytiva 享有的发明专利权产品。

对于“专利侵权案3”,目前暂未开庭审理。汉邦科技表示,若判决认定公司构成侵权,可能需向Cytiva支付合计不超过600万元的赔偿款。

简单来说,若“专利侵权案1”和“专利侵权案3”汉邦科技最终都败诉,需要支付给Cytiva超过千万元,且不能销售相关产品。汉邦科技表示,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可能因此受到不利影响。

汉邦科技还提到,未来经营存在竞争对手向公司发起知识产权诉讼的风险。公开资料显示,A股市场确实有因被竞争对手诉讼专利侵权,导致IPO失败的案例。

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维赛新材起诉天晟新材并索赔8000万元,相关事件的起因,就是维赛新材于2023年3月递交招股书(申报稿)后,天晟新材以“专利侵权”为由将维赛新材告上法庭,导致维赛新材的IPO失败。

募资用途显示,汉邦科技本次IPO拟募资5.98亿元,全部用于扩大产能。最终汉邦科技的IPO能否注册生效并成功上市,投资者可持续关注。(思维财经出品)■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