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风光无限的中邮人寿,是否正站在隐形的悬崖边上?

蓝鲸财经
06 Mar

文|中访网

从2023年巨亏百亿,到2024年净利润超90亿元,再到2025年计划冲刺1500亿保费,中邮人寿的表现堪称中国保险行业的“过山车”。然而,在这场“华丽逆袭”背后,是否存在不可持续的投资风险、准则切换的财务粉饰以及渠道模式的隐忧?看似风光无限的中邮人寿,是否正站在隐形的悬崖边上?

投资狂飙,背后的巨大波动风险

2024年,中邮人寿实现投资收益237.43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87.22%。然而,这一增长并非源自保险业务的稳健发展,而是投资资产的猛增:账面投资资产规模从2023年的4697.01亿元暴涨至6103.59亿元,增长近30%;投资收益率从2.7%提升至3.89%,但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非上市寿险公司中,超4%的就有39家)。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投资收益的暴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会计准则的切换,让更多资产被重新分类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OCI)。这意味着,表面上投资收益增加了,但并不代表真实盈利能力增强,未来市场波动时,OCI资产的估值波动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中邮人寿的投资组合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固定收益类资产:截至2023年底,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高达83.05%,权益类投资仅12.1%;2024年,公司被迫加大权益投资,但这部分资产的波动性远超债券。

值得警惕的是,中邮人寿近年来销售大量长期增额终身寿险,导致负债久期加长,而资产端的收益稳定性却不足。如果市场利率进一步下降或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公司可能再次面临利差损风险,2023年的投资亏损局面可能重演。

会计准则切换:“纸面财富”还是财务粉饰?

2024年是中邮人寿全面切换至新会计准则(IFRS 9 & IFRS 17)的第一年,这一变化直接推动了其净利润从2023年的-114.68亿元暴增至91.88亿元。但问题是:新会计准则提高了部分资产的公允价值,导致公司利润表“改头换面”;合同服务边际(CSM)的调整,使得部分保险负债的利润确认提前,短期内提升了盈利水平。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变化虽然提升了财务透明度,但也带来了短期利润“虚胖”的风险:由于2023年和2024年的盈利模式完全不同,这种“盈利大逆转”缺乏可比性;2024年四季度,中邮人寿净亏损16.24亿元,成为所有已披露寿险公司中季度亏损最高的一家,表明其盈利能力并不稳定。

更重要的是,新会计准则下,公司的净资产在2024年暴跌70.25%至仅64.21亿元。虽然ROE(净资产收益率)因此大幅提升至76.88%,但这主要是因为“分母”缩水,而非真正盈利能力增强。这种失真的ROE反而暴露了公司资本状况的脆弱性。

渠道模式隐忧:依赖邮储银行,投诉激增

据公开信息显示,中邮人寿的保费增长极度依赖邮储银行:2024年,公司保费收入1349.4亿元,同比增长22.82%;但总部及分支机构仅27个网点,与拥有超2.5万个网点的中国人寿、1700多个网点的新华保险相比,渠道严重失衡。

尽管银保渠道带来了惊人的保费增长,但也带来了高额的手续费成本:2019年手续费支出仅20.77亿元;2023年暴涨至164.24亿元;短短几年翻了数倍;2024年,中邮人寿与邮储银行签订新代理协议,未来3年手续费总额预计达224.03亿元,其中2025年支付邮储银行的代理费用就高达14.23亿元。

如此高昂的手续费,直接吞噬了大量利润,而一旦邮储银行的销售策略调整或监管政策变动,中邮人寿的保费增长将遭遇重大打击。

另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中邮人寿相关投诉超过800条,远高于工银安盛等同类公司;投诉内容涉及误导销售、欺诈诱导、强制搭售等问题,尤其是老年客户“存款变保险”的案例屡见不鲜。

2022年,中邮人寿因投诉数据披露不合规,被监管通报。目前,公司是否仍然存在类似问题,仍值得关注。

近年来,中邮人寿在不动产投资方面突然激进:2023年9月,斥资42.56亿元收购北京中粮·置地广场;2024年2月,投资11.17亿元收购西安启迪中心;2025年1月,联合阿布扎比投资局,以108亿元拿下上海博华广场。

尽管公司声称这些资产位于核心地段,NOI(净运营收益率)超过4%,但当前房地产行业正处于调整期,商业物业租金回报率承压;保险公司重仓不动产,会导致资产流动性下降,未来可能影响偿付能力。

2023年,中邮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一度跌至73.96%(监管红线50%),不得不靠增资和债务融资缓解压力。如今,公司在资本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又大手笔购置不动产,未来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进一步波动,可能加剧公司的资金链压力。

总体来看,中邮人寿2024年的业绩,看似风光,但隐藏着诸多风险。一旦投资市场变冷、渠道受限或监管趋严,这家银保系“黑马”可能会迎来新的挑战。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