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为何能常态化盈利?

蓝鲸财经
07 Mar

出品:零售商业财经 

3月6日晚间,叮咚买菜(NYSE:DDL)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及全年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叮咚买菜Q4实现了65.5亿元GMV,同比增长18.4%;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18.3%。在Non-GAAP标准下,该季度实现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6倍以上;GAAP标准下也实现了0.9亿元净利润,净利润率1.6%。

图源:叮咚买菜

2024年全年,叮咚买菜实现GMV 255.6亿元,同比增长16.3%;收入实现230.7亿元,同比增长15.5%。在Non-GAAP标准下,实现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8倍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其今年也首次实现了全年GAAP标准下的盈利。

当市场将目光聚焦于即时零售赛道激战正酣的2024年末,叮咚买菜以全年GAAP标准下盈利的稳定表现,向市场展示了生鲜赛道另一种更具确定性的发展路径。

这一成绩的取得,并非依赖简单的成本削减,而是基于“效率优先”战略对商业模型的系统性重构。

我们看到,这家新型食品公司正通过持续深化的供应链革命与效率优先战略,为行业演绎着从生存突围到价值创造的进化论。

01 商品力持续优化,重塑行业竞争壁垒

叮咚买菜的持续盈利,恰逢生鲜零售行业格局剧变的关键时点。盒马重启前置仓试点,朴朴超市加速全国扩张,小象超市深化即时零售协同,各家战略选择的差异,映射出对行业终局的不同判断。在此背景下,叮咚买菜的最新财报表现提供了独特的观察样本。

相较于依赖平台流量的即时零售模式,叮咚买菜选择了一条更“重”但更可控的路径——全力投入商品力建设,并由此展现出制造型零售企业的特质。

现阶段,叮咚买菜已经形成了一套区别于传统打法的、高效运转的商品开发流程,进一步验证了优质供给创造有效需求的商业逻辑。

比如其自有品牌“良芯匠人”旗下的加工面点看似简单,实际要经过市场需求探查、研发设计、配方打样、工厂中试及批量生产等一套严丝合缝的流程,如今该品牌更是通过叮咚买菜自有供应链,已经基本具备了全链路、端到端的商品开发能力和持续迭代能力。

图:叮咚买菜自有品牌“良芯匠人”

过去一年,除了该品牌的手作老面系列面点和柴爿馄饨等商品,还有小众春菜、相守蟹、国产啵啵脆蓝莓、叮咚定制贝贝南瓜生牛乳、黑钻世家黑猪肉、非遗年货等,不仅成为平台上的热销款,也成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热门话题。

今年年初,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还于内部提出,公司接下来要进入“4G”时代,即“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

具体而言,叮咚买菜未来会通过匹配与挖掘好用户真正的需求,给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要继续开发好的、有着稳定品质的好商品,并且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迭代;要做出差异化的商品或结构性低价的商品,并进一步成为一个有趣、有灵魂和有着鲜明的价值主张的品牌,以此来吸引并留住更多有价值的用户。

图:叮咚买菜商品力

梁昌霖也在业绩会上表示:“未来我们将延续并积极拓展做好商品的思路,做到真正的商品好且价格合理。做好商品,服务好用户,这是我们的使命和初心。”

显然,当行业陷入同质化价格战时,叮咚买菜正通过旗下自有品牌“良芯匠人”“蔡长青”等独家商品构建差异壁垒,将价格竞争升维至价值竞争。

供应链能力的溢出效应在第四季度更为显著。比如,叮咚买菜与李锦记合作开发的4款联名商品登陆香港商超首月即突破500万元销售额,昭示着其食品标准化能力已具备对外输出价值。

图源:叮咚买菜

而筹备中的供港生鲜业务,更将检验其从基地直采、跨境冷链到本地化运营的跨国供应链整合能力。这种从To C到To B的能力迁移,正在打开叮咚买菜的第二增长曲线。

恰如叮咚买菜方面表示:在稳定向好的基本盘之上,公司接下来的增长机会,将来源于在发生着结构性变革的零售赛道上,持续改造供应链路,不断打造具有差异性的商品,创造更高的价值。

在行业人士看来,通过商品力和供应链能力来维系消费者体验和购物粘性,是叮咚买菜区别于具备流量优势的平台型企业的关键,围绕商品力布局有利于叮咚买菜巩固市场地位和长远健康发展。

02 增长空间充足,抓住零售结构性变革新机会

回望叮咚买菜2024年的发展轨迹,增长和盈利依然是核心关键词。

不同于其他玩家“全国撒网式”的打法,叮咚买菜2024年“聚焦高线、密度致胜”的策略显得尤为理性,且在现有区域的渗透方面,叮咚买菜继续呈现出高昂的增长势头。

2024年,叮咚买菜覆盖范围内有22个城市的GMV获得了双位数的增长;第四季度,江浙沪地区继续扮演增长引擎角色:上海区域GMV同比增长16.8%,江浙同比增长均超20%。

图源:叮咚买菜

值得关注的是,密度战略正在向高线城市纵深推进。

“零售商业财经”了解到,叮咚买菜还在继续加大江浙沪区域的前置仓仓网布局,其原本设立了全年新开110个前置仓的目标,而实际开出了130个。尽管新开不少前置仓,其全年仓均日均单量依然接近1000单,同比增长22.2%。

上述这种区域深耕策略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供应链能力的快速复制,为叮咚买菜2025年开启的新一轮城市拓展储备了方法论。

该季度叮咚买菜在用户端也表现出高留存、高频复购等特点。其Q4的月均下单用户数约774万,同比提升16.1%,每用户月均收入较去年同期提升3.7%。Q4用户月均下单4.2次,同比提升3.0%,其中会员月均下单7.0次,同比提升4.5%。

图源:叮咚买菜

此外,随着规模增长,以及算法和供应链运营能力的不断增强,叮咚买菜在改善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在合理降低各方面的费用率。

比如其该季度的即时单平均履约时长同比缩短了2分钟,达到34分钟,履约费用率同比优化了1.8个百分点。

履约费用率的持续优化,这种效率提升绝非简单的人力压缩或规模摊薄,而是源于对“源头采购—生产加工—仓储—履约配送”全链路的系统性改造,形成“供应链效率提升→商品力增强→用户粘性提高→规模效应显现”的正向循环。

受益于智能预测和运营调度的能力建设,商品的周转效率以及缺损平衡能力也在不断优化,2024年,平台上可售期在28天以内的短保商品,周转天数缩短至平均2.3天,效率同比提升了6.4%。

上述数据综合带来了叮咚买菜业绩的亮眼表现。此外,高质量的增长也体现在其现金流量表上,2024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达到历史最高的9.3亿元;截至Q4末,公司持有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受限资金和短期投资在内的余额为44.5亿元。

图源:叮咚买菜

零售的终局竞争,本质是供应链效率的竞争。

当行业仍陷于价格战泥潭时,叮咚买菜已悄然完成从渠道商向制造型零售企业的转型。站在行业演进的角度,叮咚买菜的高质量增长与全面盈利验证了三个关键趋势:

其一,生鲜零售的竞争本质是供应链效率的竞争,而非单纯模式之争;其二,商品力取代流量成为核心竞争力,制造型零售是必然方向;其三,区域密度决定盈利边界,盲目全国扩张不如区域精耕。这些认知转变,将推动行业从资本驱动的无序竞争,进入效率驱动的价值重构新周期。

尽管交出了堪称完美的年度答卷,叮咚买菜仍需面对诸多挑战。

在区域扩张方面,加大前置仓仓网布局将带来管理复杂度的提升,可能对履约质量形成压力;出海业务面临的文化差异、标准认证等非经济因素,需要更本土化的运营策略;多元业态与核心业务的协同效应尚未完全释放,需警惕资源分散风险。

展望2025年,叮咚买菜表示,接下来会更加积极地回应市场和用户的所想所需,不断用一个个有品质、有特色、有故事的商品,继续丰富用户体验,不断提高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心智占比,最终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当零售行业进入“效率红利”释放期,只有流量争夺的零和游戏,转而在商品开发、产业链整合、运营效率等底层能力上构筑护城河,方能获得穿越周期的力量。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