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德里红堡的一个清晨
有这样一款产品:
TA只做通信安全的产品;
TA的产品MAU~4.29亿,DAU~3.54亿,DAU/MAU高达83%;
TA的用户群是全球互联网水平欠发达群体;
TA的2024年收入1.76亿美元;
印度贡献了TA70%以上的收入;
TA员工只有400多人;
TA是来自一家瑞典的上市公司。
这家又大又小的公司就是Truecaller及其同名APP。
一款做手机电话和短信安全的产品,门槛显然并不高,早些年移动互联网兴起时,全球范围内同类型产品不可胜数,国内更是有腾讯、360等大厂亲自下场参与。
但十几年后国内竞品早已经销声匿迹,进入了互联网的博物馆中。
为数不多仍然在线的有腾讯的腾讯手机管家、360手机卫士-电话短信骚扰拦截助手、拦截猫-垃圾短信电话拦截以及前两年比较火,但已经没有了声量。
而这款来自瑞典的app,竟然已经拥有了4亿用户以及上亿美元的年收入,如何做到的?
这次我们将从发展历史、用户增长以及商业模式入手,分析这家隐秘角落的玩家是如何成为最后的赢家。
01 谁是Truecaller?
电信反欺诈应用Truecaller创立于2009年,创始人是来自瑞典的连续创业者Alan Mamedi 和 Nami Zarringhalam。两位创始人均毕业于欧洲创新中心之一的KTH瑞典皇家理工学院,Spotify创始人Daniel Ek也毕业于此。
Truecaller的核心功能是垃圾电话和短信拦截和反欺诈,商业化方向则发展了广告和面向企业端的垃圾通信拦截服务。2021年10月在纳斯达克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上市。
看起来极为单一的垃圾电话和短信识别和拦截,真的能支撑起一家上市公司吗?
这里先引入一个小小的题外话——关于纳斯达克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
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是一家创办于1863年,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证券交易所,现有上市公司300多家。
1993年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改制成为全球第一家股份制交易所,1998年被跨国金融服务公司OMX AB收购,后者在经历了纳斯达克和迪拜证券交易所的资本游戏之后,终于在2008年2月成为了纳斯达克OMX集团旗下子公司(纳斯达克OMX集团是纳斯达克交易所的拥有者和运作实体)。至此,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拥有了一个First Name,正式变更为纳斯达克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
一、发展历程和里程碑
2009年,Nami Zarringhalam 和 Alan Mamedi 还是工程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一个互联网论坛上发布了一款来电显示应用,一周内就获得了1万次安装。这款应用最初在 Symbian 和 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上推出,同年晚些时候在Android 和 Apple iPhone 上推出。
2012年,Truecaller 扩展到印度,开设了3 个办事处中的第一个。
2013年,Truecaller 在全球拥有1000 万用户,在由红杉资本和现有投资者OpenOcean 领投的一轮融资中,获得了 1900 万美元融资。
2016年,在由 Atomico(Niklas Zennström 的基金)、红杉资本和 Kleiner Perkins(Google、Amazon 和Spotify 的早期投资者)领投的一轮融资中又获得了 6000 万美元。
2016年,推出广告平台,首次使产品能够产生收入。
2017年,全球月活跃用户达到 1 亿。在印度成立子公司并建立本地组织。
2018年,推出订阅服务作为第二个收入来源。
2019年,全球活跃用户达到 2 亿,印度达到1.5 亿。Truecaller 成为印度排名前三的通讯应用。
2020,Truecaller 每月活跃用户达到2.5 亿,注册用户达到 5 亿。推出“Truecaller for Business”,这是该公司的首款 B2B 产品,也是第三个收入来源。
2021年10月,Truecaller在纳斯达克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上市。11 月,该公司达到 3 亿活跃用户的重要里程碑,Truecaller在印度智能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50%。
和一般的互联网公司主要收入来自欧美不同,Truecaller的收入主要来自互联网水平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这也是为什么拥有4亿MAU的产品年收入只有1.7亿美元的原因。
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Truecaller目前在全球三个国家设置办公室,除瑞典总部外,几乎都是在新兴国家和电信欺诈疯狂的国家,其中印度3个,肯尼亚内罗毕一个。
作为创业孵化地的瑞典目前似乎更像是管理处,CEO是印度人、用户大部分是印度人、收入大部分来自印度,也许某一天Truecaller真的会搬到印度,毕竟欧洲是个监管天堂正经互联网企业生存尚且小心翼翼,电信欺诈企业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这个创立已经15年的老品牌,在借助新技术创新方面并不落后。不仅在围绕通话安全做了功能拓展和使用场景延伸,在商业化方面也从广告拓展到订阅服务,2020年以后又在尝试切入到企业服务领域。
二、扎根于手机通信安全诉求,Truecaller获得了4.3亿MAU以及3.54亿DAU
大部分移动互联网用户多少都经历过欺诈、陌生电话和短信骚扰,一般会选择漠视或者不接。其实有另外一种选择,找到一款产品替自己将这些骚扰隔绝,甚至智能的“过滤”每一个来电,只选择自己想接听的。
可能很多人觉得,有这么麻烦吗,不接听就行了吧。但当你在一个有可能处处都是电信陷阱,如印度这样的环境中,一款帮助用户智能反馈来电者身份信息和提供安全识别判断的产品就非常有必要了。
Truecaller正是这样一款应用。
TA的的主要功能是电话欺诈、垃圾电话和短信识别和阻拦、电话接听和自动回复(AI)。特别是针对恶意和欺诈信息识别以及拦截,人工智能兴起之后,Truecaller又适时推出了Truecaller Assistant。
Truecaller Assistant作为一款AI助理应用,借助机器学习和语音转文本技术识别来电者以及来电原因,用户可以通过录制自己的声音,AI会模拟用户生成来电自动答复,帮助用户避免骚扰和提高通信效率。
02 哪里有欺诈,哪里有增长
Truecaller的用户起飞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找通信“欺诈”的过程。
用户活跃首次起飞,就是在2012年将市场拓展到印度之后。次年,Truecaller收获1000万名注册用户,2017年MAU首次突破一亿。Truecaller于2019年末实现收支平衡,2020年强劲盈利,并于2021年在斯德哥尔摩上市。
在国内一众出海的企业中,印度始终是一个让人垂涎三尺的市场。超过中国的人口,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人群,更年轻化的人口结构,让移动应用的基本条件越来越成熟。但目前除了硬件企业外,还没有一个应用产品能成功进入印度,连Tiktok都败北了。
究其原因,很一般都是将国内的app在印度复制一个一模一样的,能针对印度本地化做些操作已经是了不起的企业了,这是典型的战术勤奋,战略懒散,初衷是去印度拓展用户量,并没有真正去了解印度的移动互联网缺什么,更别提一口气在印度设立几个办事处的勇气。
Truecaller则很好的从安全切入,首先抓住用户群,再慢慢移植和渗透商业模式——在印度拓展的是在线广告业务,为通话安全付费不大可能,但让印度人为了手机安全看几次广告则是顺理成章的。
目前印度的广告业务收入已经贡献了Truecaller超过72%的收入。其4.3亿的月活用户中,印度用户接近3.5亿。
一、拓展市场的营销策略——不打无准备之仗
Truecaller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十分均有借鉴意义。当选定一个目标国家后,会首先以三轮PR营销,来增强用户对手机安全的重视和对安全模式的潜在教育来为产品背书。
前两轮营销主要负责这一教育过程。
之后会通过第三轮营销,推出Truecaller的产品,这一阶段通常会通过大量的本地人案例来对潜在用户决策进行助推。通过大量的社媒活动,将本地用户融入营销活动增加沉浸式使用感受,增长使用好感,从而形成一批种子用户,为后面产品线上推广做预热。
产品发布时会进行盛大的发布会,邀请媒体和KOL等关键人物参与,通过产品宣讲和一对一交流,将产品功能形成一次传播,增加产品音量。随后的KOL会通过自身粉丝和音量进行产品功能二次传播,这个过程也为线上推广形成素材。
产品正式发布后,也会有两轮营销活动来稳固产品音量和用户印象,包括但不限于持续发布安全策略更新,和KOL保持关系,稳定产品内容发布量。这些都为后续用户继续发酵和留存提供了基础。
从方式和过程来看,Truecaller的做法更像是快消品的营销策略,而非传统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用户增长策略。
对于Truecaller这样一款保护用户手机安全的产品来说,这样的策略将自己包装成了保护用户用户的“亲密伙伴”角色,将自己与一般的app区别开来了。
除了PR营销手段外,本质上作为一款手机app产品,Truecaller也进行了一般的用户体验+口碑营销,以及渠道预装合作。
Truecaller的一位增长负责人在其播客中透露,产品用户体验带来的口碑传播给公司带来了大量的自然用户增长,和手机硬件和操作系统厂商合作进行app预装合作则加速了产品增长。
二、起家于在线广告,第二三收入曲线将业绩带飞
手机的通话安全本是个“可替代性”很强的应用,所以公司在创立初期为了留住用户除了加强产品安全性能外,在商业化方面非常保守。直到创立后的2016年,红杉资本和 Kleiner Perkins的6000万美元C轮融资到位后,才有底气进行货币化尝试,推出了在线广告平台,随后是智能投放平台。
为了适应全球不同国家数亿用户的差异化消费能力,以及尽快让用户获得第二收入,Truecaller还尝试了付费订阅和B2B业务,均取得不错的成绩。
截止2024年底,Truecaller有三大收入来源,在线广告、付费订阅以及B2B服务。
其中在线广告业务上线最早,在遭遇到隐私风险后,逐渐拓展了付费订阅(增值服务),2020年又尝试了面向企业的来电认证收费服务。Truecaller是为数不多能顺利拓展第二、第三收入曲线的企业,付费订阅和B2B业务目前已经贡献了超过27%的营收。
由于Truecaller核心功能——通话安全的特殊性,使得其在商业化方面进展的非常谨慎,特别是广告业务。
Truecaller的广告触达场景可谓“机心用尽”,在一个保护用户通信安全的场景上向用户推广另一个新产品,是很需要精妙设计的,像图中的来电提示过程插入广告曝光。这也是公司在发达地区无法广泛开展广告业务的原因,在印度等欠发达地区,用户更倾向于接受广告曝光以换取通话安全服务。
增值业务主要是提供更安全和稳定的保护功能,以及AI助理,帮助用户通过机器学习手段识别有风险的来电和自动响应来电,询问来电原因,避免用户错过重要电话。相比广告业务,增值功能更贴近产品初心,这也是增值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付费用户还可以享受无广告体验,以及无限次的号码查询(查询来电者是营销电话还是普通用户)、谁看了自己的个人资料以及家庭成员共享信息。
B2B服务即Truecaller for Business是公司2020年以后开展的新收入模式。主要是为企业给用户打出的电话增加官方认证标识,提供官方安全认证,避免认证企业来电被用户挂掉,提高企业的用户信任度。
除了给企业提供官方认证外,还可以帮助企业开展营销活动,像银行给客户打生日电话、问卷调查、节日问候等,这些在现实中企业侧的客户关系维护强需求,通过一个“素材丰富”的电话触达用户,似乎是比客服的电话更有人情味。
根据2024年报,广告业务贡献了72%收入,其次订阅收入贡献15%, B2B业务贡献12%,其他业务贡献2%。
Truecaller整体的的营收增长稳定基本稳定,收入2021年到2022年广告业务实现57%的增幅,随后略有下降(隐私安全对公司广告业务收入影响较大)。幸而Truecaller拓展的第二、第三收入来源支撑了最近3年的收入增长,付费订阅和B2B服务收入均稳定增长。
利润方面,Truecaller极度轻的商业模式给其提供了广阔的利润空间,2024年按照美元兑瑞典克朗11:1计算,期间利润4767万美元,净利润率高达28.1%,EBITDA利润率38.5%。
2024年四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4.294 亿,比2023年第四季度增加了 5500 多万用户。平均每日活跃用3.544 亿,比2023 年同期相比增加约5000 万。
• 用户群增长和 Truecaller 应用内互动次数增加的影响,广告收入增长 17%,其中中东和非洲的增长最为强劲。
•订阅收入增长 39%,期间单付费用户平均收入的提高到每月 9.86 瑞典克朗,相比2023年四季度平均单用户收入为8.79瑞典克朗。
• Truecaller for Business 四季度的表现更加亮眼,营收收入增长45%,企业认证业务的年度经常性收入 (ARR) 总额达到 2.34 亿瑞典克朗,与 2023 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长超过50%,而净收入流失率 (NRR) 约为 2.7%。商业消息业务,消息传递数量增长了80% 以上,本季度发送了 49 亿条消息。
03 Truecaller成功的三个因素
首先,诚实的面对“”谁是我的用户”这个问题。
欧美用户、日韩等发达国家,有着严格的用户隐私保护政策和欺诈识别和打击手段,往往并不需要额外一款电识别和拦截应用来自我保护,公司很清楚自己的用户群体是人群庞大,但互联网水平和用户保护政策尚不完善的国家。
印度是一个“理想的土壤”,毫不意外公司的4亿MAU中,2.87亿来自印度,8350万来自非洲(以及少数中东用户)。
其次,确保做好B2B业务的拓展,持续不断地创新。
很难想象一个纯粹为C端用户提供电话和短信安全的应用会将商业的触角伸向企业一侧,这是一次商业思维的转变,一种真正的创新。
Truecaller从自己的核心业务和功能出发,给自己的起家产品找到了一个小小的金矿,这个领域可能市场份额并不高,但好在竞争者几乎没有,TA既是开创者,也是垄断者。
更难得的是,B2B业务已经是Truecaller给自己找到的第三条收入来源了。在其他互联网企业都在为“第二收入曲线”奋斗的时候,Truecaller第三曲线已经建立起来了。
在互联网企业中长期混迹的人都会了解,一个成熟的公司要走出自己曾经成功的路径有多难,不仅需要内部从上到下克服历史管理和文化惯性,更需要管理层完全趟出另外一条模式和另一种企业思维,团队、经验以及市场都是完全的从0到1开始建立,何其难哉,君不见至今百度都无法走出搜索广告的桎梏。
第三,专注做好核心功能完成用户和商业闭环。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服务好自己真正的用户,衍生业务和收入自然而然产生。在各种风口乱飞的科技领域,Truecaller很难得的坚守住了自己的基本盘。
在历次的季度财报中,关于通话和短信风险监测和安全保护核心功能上,都能看到不少动作和创新,这使得公司的三大商业模式有了稳固的基本盘,在无形中不断跟进风险的演进来保护用户安全,人们越是没注意到自己使用了Truecaller,公司的商业潜力就越大。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