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步伐放缓、单店日均GMV下滑,古茗(01364)何以撑起200亿市值?

智通财经
06 Mar

上市不足一个月,古茗(01364)的市场表现已初显颓势: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下跌超7%,走出上市以来第二个长阴线。

此前,公司新股申购时热度较高,香港公开发售超购193.9倍,回拨至43.5%,暗盘一度涨近20%。但港股上市当日出现大笔砸盘,导致首日股价出现破发,截至收盘跌去6.44%。

资金面来看,截至3月4日,上市后散户方富途证券持股已从0.95%下降至0.7%,卖出575万股,DBS BANK卖出152万股,辉立也近乎清空了手头的4266万股,目前仅持有0.05%;买方中,主要承接方为几家外资券商,摩根士丹利买入了2866万股,高盛买入了1812股,香港本地散户方面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持股比例从1.05%增加至1.93%,上市以来买入了2058万股。

自去年以来,多家新茶饮品牌纷纷扎堆IPO,同类企业密集上市,资本市场的关注度无疑也被分走了不少。截至3月4日,公司成交量已从此前的1000万左右缩水到437万,热度下跌明显。

而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尽管古茗头顶“行业老二”的光环,但单店日均GMV下滑、加盟商流失率升高、上市前大笔分红等信号不仅反映出了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压力,也令投资者对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疑虑。

单店日均GMV现下滑,上市前“突击”分红为哪般?

公开资料显示,古茗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中国10-20元价格带内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品牌,也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品牌,主打果茶饮品、奶茶饮品、咖啡饮品等。

招股书显示,近年来古茗的营收和净利均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21年-2023年,古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3.84亿元、55.59亿元和76.76亿元(单位为人民币,下同),期间同比分别增长26.81%和38.07%;净利润分别为0.24亿元、3.72亿元和10.96亿元。

进入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62%至64.41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11.76%至11.06亿元。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得益于标准化的加盟模式,近年来古茗持续扩张,截至目前已成为行业第二。按2023年的商品销售额(GMV)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门店数量计,古茗在现制茶饮市场占据9.1%的份额,仅次于蜜雪冰城。

截至2024年9月末,古茗门店数量达9778家,即将突破万店大关。但不仅市场份额和蜜雪的20.2%相差较大,门店数量相较于蜜雪全球超4万家门店的规模也仍有一定距离。

从门店网络来看,古茗深耕下沉市场,门店布局重心主要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截至2024年9月,古茗覆盖全国17个省份,79%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选址方面,乡镇店数量最多,占比四成。

不过,随着新茶饮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古茗昔日的“跑马圈地”式增长似乎也渐渐难以为继。

招股书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80%的营业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水果、茶叶等原材料以及泡茶机、制冰机等设备,19.83%营收来自于加盟管理服务费,报告期内来自加盟商的收入均占97%以上。

加盟店的高毛利及单店GMV成为贡献增长的重要因素。2023年加盟商单店经营利润达37.6万元,利润率为20.2%,显著高于行业15%的平均水平。

但与此同时,2021-2024年古茗加盟商流失率从6.2%升至11.7%,单店GMV也开始呈现出下滑势头。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单店日均GMV同比下滑4.38%至6500元,其中新店日均GMV降幅高达10.34%至5200元。

在招股书中,古茗坦承,2024年前三季度,“由于整体行业放缓及竞争加剧,与2023年同期相比,我们录得的单店GMV、单店日均GMV、单店售出杯数、单店日均售出杯数、每笔订单的平均GMV、单店日均订单数以及每家新开加盟店的日均GMV均有所减少。”

增长放缓,古茗快速扩张的弊端和代价也暴露无遗。2021年至2023年,古茗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59.01%、126.94%、88.06%;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资产负债率减少22.41个百分点至72.80%,但依旧处于高位,且显著高于其他新茶饮品牌。

与此同时,古茗上市前突击分红的“操作”,也引发市场不少争议。

2025年1月,古茗向2024年12月31日前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现有股东宣派17.4亿元股息。按照全球发售前持股,本次17.4亿元的派息,公司创始人王云安将分到7.52亿元分红,总裁戚侠为3.44亿元,阮修迪为2.39亿元,美团旗下的龙珠为1.39亿元,红杉资本为0.7亿元。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古茗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8.53亿元。按此计算,古茗本次分红后,账上现金便所剩无几。

按照规划,到2025年底古茗还将有派发20亿元的特别股息给新老股东。在行业增长乏力的状况下,股东却急于套现,不由令人对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未来前景心生疑问。

行业竞争白热化,古茗下半场如何走?

2024年,新茶饮行业已经告别高速增长期,进入了愈发内卷的存量竞争时代。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预计达3547.2亿元,同比增长仅6.4%,相较2021年前20%以上的市场增速明显放缓。

市场空间逐渐饱和,感受到“寒风”的也不单是古茗一家。窄门餐眼数据则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5日的近一年时间,全国新开奶茶店12.77万家,但同期净增门店为-1.78万家,意味着有超过14万家奶茶店选择了关门歇业。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25年年初,行业头部品牌喜茶在开放加盟模式仅3年后便宣布取消加盟补贴,并暂停接受加盟申请,这似乎预示着行业正从快速扩张转向业务收缩的深度调整期。

此外,不少茶饮品牌也纷纷出现了扩张停滞、门店数量增长放缓、关店步伐提速的情况。

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门店净增长数量为777家,虽优于大部分同行,但与往年相比扩张速度放缓明显:2021年至2023年,古茗门店净增长量分别为1603家、975家和2332家。

在此情形下,古茗的应对策略却似乎与“拒绝低价内卷”的喜茶相反:2024年10月,古茗成立了内部二手设备交易平台,以便全体加盟商交易古茗茶饮店的设备。与此同时,古茗还开始实施首年“0加盟费”政策,次年仅收取部分加盟费,在第三年再收取剩余加盟费,似乎意图以优惠条件吸引更多加盟商。

红利期消退,行业进入淘汰洗牌,市场竞争必然会变得更加激烈。专注下沉市场的策略虽让古茗在过去几年内快速扩张,但公司目前实力显然还比拼不过同样以“高质平价”为卖点的蜜雪冰城。

此外,在多家新茶饮品牌已开始降价内卷、推出10元以下价格带产品的情况下,古茗想要获得下沉市场消费者的青睐恐怕不会如以往那么简单。

在新茶饮行业,通过二级市场融资扩大经营规模俨然已成为业内共识。然而,成功上市的背后,门店增速放缓、单店日均GMV下滑、加盟商流失率升高等多项不利迹象都表明古茗的前路显然不会太轻松。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