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开放”依旧是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当前,我省正着力增强内引外联开放功能,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连日来,参加全国两会的云南代表、委员们深入思考,就如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献计献策。
发挥地缘优势
着力打造双向开放枢纽
在国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云南对外开放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更需要不断适应国际经济形势新变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临沧地处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市场之间的战略节点,是“一带一路”西南方向的枢纽。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安排部署,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是临沧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将坚持内外一体、双向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以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为依托,以沿线园区和城镇为载体,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临沧特色产业串珠成链为一条‘金链子’。”全国人大代表、临沧市委书记杜建辉表示,将重点从4个方面着力,一是构建有效支撑扩大开放的现代交通物流体系,积极推进临沧至清水河、临沧至普洱铁路前期工作,今年上半年实现临沧至清水河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加快临沧火车站物流园区、云县滇西物流产业示范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形成高效运行的物流体系。二是打造高水平双向开放平台,一体规划建设孟定国际新兴口岸城市和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联动新通道沿线各产业园区差异化、互补式发展,将镇康、沧源打造为扩大沿边开放重要中心城镇,构建现代化沿边城镇带,全面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产业人口集聚能力。三是加快提升口岸服务功能,推动孟定清水河口岸扩大开放,加快南伞、永和口岸转新开放为国家口岸,积极推动清水河口岸国际无水港建设,建成孟定清水河智慧口岸和4类指定监管场地,探索推进“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发展壮大口岸经济。四是深化交流合作,办好边交会、百侨会等活动,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化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打造双向开放枢纽。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拥有3个国家一类口岸、5个开放平台、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是我省唯一既处滇中又是沿边的地区,与周边国家在农业、制造业、能源等领域的产业合作空间广阔。
“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引进先进技术和产业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国人大代表、红河州州长罗萍表示,将积极抢抓机遇,着力推进以资源换产业,用全产业链思维统领全州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依托个旧“世界锡都”品牌,打造国家级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探索“绿电”资源价值转化路径,依托哈尼梯田、千年古城等资源,发展旅居康养产业。着力推进以园区聚产业,持续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把引培主体作为园区头号工程,探索招商新模式,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入园落户。着力推进以口岸促产业,加快开工建设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创新运用辖区内国家级开放平台扶持政策,完善多区联动机制;组建中越(红河/老街)跨境投资促进中心,启动越南老街红河产业园建设,扩大“一企两国两厂”跨境产能合作规模和范围;实施外贸攻坚六项行动,全面推进“红河模式”边民互市贸易综合改革,加力促进贸易发展。
融入国家战略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是我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区位优势突出。
开放之路上,新的机遇与挑战相互交织。如何发挥区位优势,用好政策红利,统筹推动园区、通道、物流、口岸、边境高质量发展,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云南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云南需要继续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管云鸿认为,要结合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一国家战略,完善高标准的贸易服务、投资等各项制度,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实现与国际的相通相容,加强与国际规则的对接,提升云南在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和高端人才来滇投资兴业。同时,应深化政策研究,用足用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红利,先行先试,通过深入研究国家给予沿边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在金融、教育、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探索创新。通过进一步创新开放模式,推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云南的对外开放水平。
“既要准确分析自身优势,又要清醒认识短板和弱项。”立足云南对外开放新发展阶段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卓君佳表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德宏州将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举措激发内生动力,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高水平对外开放、增进人民福祉等方面抓改革、促发展。特别是在发展好园区经济和口岸经济方面,要争取和用好国家、省赋予沿边产业园区的支持政策,进一步增强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以大通道建设带动大物流发展,继续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及互联互通设施建设;加大智慧口岸和通关便利化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推动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规范发展;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营商环境等,在此基础上加强宣介,精准招商引商助商,实现共赢发展。
撰文:谢进 岳晓琼 张潇予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陈皓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