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再次成为讨论焦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AI+”战略正在走深走实,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变量。
从2022年11月的ChatGPT横空出世,到2024年2月发布的Sora,再到2025年1月爆火出圈的DeepSeek,AI大模型加速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在800多天的时间里,“暴走的AI”展现了人工智能这门技术的跃迁性和颠覆性,“AI+”正在重塑竞争格局和产业体系。
在AI时代,如何立于浪潮之巅,引领新发展、新变革?南都·湾财社推出《AI时代之问广东如何作答》系列报道,聚焦AI技术的新变革、AI应用的新发展,寻访广东AI新星,与“AI粤军”共探高质量发展。
提起广东制造,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和无人机,毕竟这“三大件”畅销全球,擦亮了“广东制造”的金字招牌。
而在2025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广东的机器人、AI眼镜和智能读码器,在大会上爆火出圈,现场圈粉无数,以AI赋能的广东黑科技产品“新三样”,正在成为“广东智造”的代名词。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在大会现场戴着一副轻巧的眼镜,在发言席上展示了眼镜录下的一幕——现场会议的实时讨论,被眼镜轻松记录了下来。“相当于一个100吋的大屏幕,我们现在一个月大概能卖几万副。”李东生边演示边介绍。这款由广东企业研发的雷鸟AI眼镜,随即引发了现场代表的争相围观。
不远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也在尝鲜使用一款AI眼镜。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艾学峰饶有兴致地凑上前去观看并试戴,两人交谈片刻,全场笑声不断。
另一边,媒体记者们也正兴致勃勃地体验广东黑科技的魅力:一位记者穿上来自深圳肯綮科技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轻而易举地单手举起了重达20斤的摄像机,神情轻松惬意。
这些生动有趣的画面,是今年全国两会上广东黑科技产品的缩影。在北京的会场内外,外骨骼机器人、智能读码器、AI眼镜、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多个广东科技“爆款”相继亮相,成为吸引媒体镜头和代表委员目光的焦点,也为“广东智造”的硬核实力赚足了人气。
一
“广东智造”黑科技产品亮相两会!现场圈粉无数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广东高科技产品频频“出镜”,让与会者大开眼界。其中,李东生现场演示的增强现实(AR)智能眼镜,引来诸多代表驻足亲身体验。
据介绍,在两会上亮相的这些“广东造”AI眼镜,不仅有超大屏幕实时录制,还能实时叠加翻译字幕,其即时翻译功能令不少外国记者赞叹不已——有了国产AR眼镜的助力,不同国家的媒体记者也能无障碍采访、听会和交流。
而在广东代表团的开放日上,来自深圳的外骨骼机器人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媒体记者们争相试穿这套外骨骼设备:在机器人的助力下,即便是身形瘦小的女记者,也能单手轻松举起几十公斤重的专业摄像机。
这一幕生动凸显了广东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丰硕成果。同场亮相的还有研祥智能科技公司带来的工业智能读码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展示了这一搭载人工智能的读码器实物,并指出其性能和价格取决于AI训练的“强度和深度”。
陈志列强调,如今广东“带人工智能的工业产品正在为广东的GDP、税收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人工智能赋能的工业设备,正在成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不仅会场内有人带来产品“现身说法”,会场外还有广东智能机器人成为报道两会的得力助手。今年两会期间,由深圳企业乐聚机器人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夸父”以“记者搭档”的身份现身北京街头,协助媒体记者进行采访报道,一时间火爆全场。
作为国内首款搭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具备跳跃和多地形行走能力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夸父”科技感十足,在两会新闻采编中大显身手,充分彰显了深圳科技创新的实力与成果。
而在进京报道全国两会之前,“夸父”已在深圳市两会期间进行了实战演练,以举着话筒采访代表委员的形式为新闻报道贡献力量。
这一系列可触可感的黑科技产品亮相两会,不仅让人与未来科技“零距离”接触,也为全国观众直观呈现了“广东智造”的硬核实力。这些黑科技产品在两会现场更是圈粉无数。
二
“AI+制造”大爆发!每10台工业机器人4台“广东制造”
硬核产品亮相的背后,是广东智能制造实力的厚积薄发。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基础。据统计,广东制造业体系门类齐全、拥有3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超50%。
近年来,广东依托制造业大省的深厚底蕴和完善的创新生态,在工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全国领先的成绩。
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超过24万台,占全国产量的44%,已连续5年稳居全国首位。这意味着,全国每10台工业机器人中,就有4台来自“广东制造”。
目前,广东省机器人产业企业生态高度集聚,全省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超过15.5万家,深圳、广州、佛山等地已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协同发展的集群。以深圳为例,依托其全球最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形成了“硬件+算法+场景”的闭环生态;从芯片设计(如海思半导体、云天励飞)到智能终端(如大疆、优必选),再到云计算(如华为云、腾讯云),深圳的AI企业能够迅速跑通其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而凭借庞大的产业集群和市场应用空间,广东机器人正加速赋能汽车、家电、食品等“千行百业”,成为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引擎。尤其是AI为机器人装上“超级大脑”,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已经能进厂打工,佛山美的集团则已经成为全球前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
而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广东同样成绩斐然。最新发布的《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已达到1800亿元规模,核心企业数量达1104家,均位居国内第一梯队。广东研发经费支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创新指标已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接近7万家,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得益于此,广东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在广东省人工智能典型应用案例中,有一半以上都属于“AI+制造”领域。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叠加领先的数字技术,让“广东智造”在国内持续保持领跑地位:从智能手机、汽车到工业机器人等关键产品,广东产量多年来稳居全国之冠,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树立了标杆。
三
不止“七剑客”!“广东智造”竞逐全球高地
面向未来,广东智能制造正以更高的目标迈向全球舞台。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所言,未来广东机器人产业不止有“七剑客”,还可能出现“七十剑客”。“七剑客”指的是广东已经涌现的一批国内顶尖机器人“高手”,而更多后起之秀的蓄势待发,离不开广东这片“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心脏”的强大支撑。
目前,广东已形成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在智能终端、先进制造等领域引领潮流。由深圳—香港—广州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二,彰显出广东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这一切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政府层面的前瞻布局和大力支持。广东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等战略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并同步推动各地市制定配套措施。自2018年以来,广东连续部署三轮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投入省级财政资金约6.8亿元用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首位,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数量、算力指数、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为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项目落地,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全国两会后将联合人社部、教育部举办大型招聘会,面向全国高校毕业生抛出“橄榄枝”;广州、深圳等市也推出了一批务实有效的引才举措,热忱欢迎各类人才来粤创新创业。
可以说,从资金支持到人才引进,广东正全方位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在政策加持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广东智造”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从服务国内产业升级到参与国际市场竞逐,广东的智能制造产业凭借技术迭代和模式创新,正在全球智能制造版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展望未来,依托最优的营商环境和澎湃的科技创新引擎,广东有望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持续勇立时代潮头,为全球智能制造的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