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的价值坐标正在被技术浪潮和资本热情重新定义。
今年开年以来,港股互联网医疗板块涨幅一度达至60%,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炙手可热的赛道之一。
这场狂欢的背后,是AI大模型重构诊疗流程的颠覆性想象,是政策红利与老龄化刚需共振的确定性机遇,更是中国医疗体系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服务”转变的深层叙事。
纵观市场,以平安健康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若进一步深究这场变革的底层逻辑,其或许是一大具备标本意义的观察切口。
在多数企业尚处于对AI医疗落地场景的探索阶段时,平安健康已达成“医险协同”的创新升级,并借助AI赋能实现跨越式突破,在医疗健康产业的新发展周期中,构建起难以复刻的竞争壁垒。
这一战略布局的成效正逐步显现。近日,平安健康发布2024年财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的成绩有力地印证了其战略举措的正确性及增长性。
从扭亏到盈利,战略进阶快速释放商业价值
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固然折射出行业变革的预期,但穿透股价波动的表象,企业能否将战略势能转化为可持续的财务回报,才是价值锚定的关键。
财报显示,2024年平安健康取得营收48.1亿元,调整后净利润达到1.58亿元,实现首次年度盈利。拆解其业务结构,综合金融客户端(F端)及企业端(B端)两大战略引擎的收入同比增长17.2%,居家养老业务则以高达413.5%的增速成为极具爆发力的新增长极。
简单来说,平安健康的“医险协同”生态化战略正在释放超预期的商业价值,其并未停留在传统流量变现模式,而是通过“保险+医疗”、“保险+养老”的生态协同重构价值链条。
在F端,平安健康打造的“保险+医养会员”、“医疗理赔协同”、“医健权益服务”三大模式,本质上是对传统保险产品的一次服务升维,其通过将医疗资源嵌入保单权益,形成客户黏性与保险产品溢价的“双螺旋”增长。
2024年,公司F端实现收入超24亿元,同比增长9.6%。稳健增长的数据不仅验证了医疗健康服务对金融主业的反哺效应,也为综合金融集团的交叉销售开辟了新场景。
而在B端业务,平安健康围绕产品设计、客户拓展、用户经营等方面,全方位升级面向企业及企业员工的“中国平安企业健康保障计划”产品体系。不同于传统体检套餐的“一锤子买卖”,其构建的健康委托管理、会员制健康管理服务、保险+等差异化产品方案,能够满足不同企业的多元化场景需求。
2024年,公司B端付费用户规模突破581.2万人,同比增幅达13.0%,折射出平安健康对职场人群健康痛点的精准拿捏。全年公司B端业务也取得收入超14亿元,同比增长32.7%,累计服务的企业客户数达2049家,同比增长35.9%。
而支撑上述数据积极转变的内在引擎,则是平安健康在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两大核心枢纽的不断深耕升级。
其中,家庭医生会员服务品牌“平安家医”已形成“11312”主动健康管理服务体系,通过一个专属家庭医生入口,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家庭健康管理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理赔协同模式下家庭医生已服务超200万客户,同时在服务场景融合和服务能力提升下,家医会员权益用户数超1400万人。这背后主要在于两方面能力的强化:
一方面,平安家医的医生团队均为原三甲医院副高以上的专家,且拥有20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团队还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资质、中华医学会全科分会、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学会认证,充分体现出其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的高标准。
另一方面,平安家医为保单客户提供医疗理赔协同、全流程重疾专案、居家养老长者医健服务等。不断升级拓宽的服务范围,在筑牢其差异化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够驱动业务和品牌影响力的有效提升。
而养老管家则协同寿险业务,精准卡位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十大场景场景,通过“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医生管家”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将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转化为持续性服务价值。
财报指出,2024年公司推出“居家养老+旅居养老+养老机构”多模态养老服务体系,为不同年龄层、不同养老需求的银发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适老化改造、紧急救护服务、专业医护服务等。期内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75城,同比高增413.5%。
政策红利与AI医疗革命双重催化下,平安健康的生态领跑
回归产业价值视角,当前医疗行业的价值体系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度重构。在此进程中,平安健康的战略布局,不仅高度契合市场发展大势,更对行业生态变革起到引领作用。
一方面,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医疗行业变革注入了确定性动能。
除了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以外,在近期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顶层设计,再次与平安健康居家养老全国覆盖、家庭医生网络下沉形成战略共振。同时,国家发改委7350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医疗健康也是重点投资领域之一,这不仅是财政投入方向的指引,更是医疗体系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服务的制度背书。
而两会代表力推的肿瘤MDT标准化、康复医学升级等议题,更是与平安健康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的两大核心枢纽构建形成政策呼应,揭示出规范化诊疗与个性化服务融合的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AI技术的突破正穿透医疗健康服务全链条,医疗AI的战场已从概念验证转向价值落地。
随着年初开源大模型DeepSeek的强势崛起,众多企业纷纷察觉到这一技术价值,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集体加速押注AI医疗。
例如,华为医疗卫生军团发布的瑞智病理大模型能够实现秒级诊断,深圳社康落地的“腾讯AI临床助手”大幅缩短就诊时间。这些案例充分展现了AI在影像分析、基层诊疗等场景的强大应用潜力。国金证券分析指出,AI为在线问诊和健康管理赋能,使线上医疗在效率与质量上都得到优化。
平安健康作为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早在AI与医疗融合领域积极探索,展现出强劲的战略前瞻性与生态整合能力。
基于5大医疗数据库以及14.4亿次线上问诊数据,平安健康构建了“平安医博通”多模态医疗大模型与“平安医家人”医生工作台,并且通过与DeepSeek大模型的有机融合,不断强化自有的医疗AI数据护城河。此外,其推出的名医AI助理服务“平安芯医”,能够实现专家级健康咨询的7×24小时覆盖,本质上是将稀缺医疗资源进行数字化重构的典型案例。
通过AI赋能,2024年公司在医疗服务各环节效率及质量指标均有明显提升。其中,AI体检解析精准率达98%;辅助诊断准确率超95%;智能推荐准确率达99%,慢病管理改善率达90%。与此同时,家医服务效能提升约62%,专医效能提升约42%,健康管理师服务效能提升约55%。
不难看出,站在产业升级的转折点上,医疗健康企业的竞争维度正在发生质变。
平安健康这类既能深刻理解政策导向,又能把握技术革命脉搏,同时具备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或将在这场价值重构中赢得先机。当AI技术与医疗场景的融合进入深水区,数据资产的价值释放和商业模式创新,将成为下一阶段行业分化的关键变量。
结语
首份盈利年报的落地,平安健康已从战略验证期迈入价值释放期。
不可忽视的细节是,在资源整合方面,年初平安集团62.83亿港元要约收购的落子,绝非简单的资本运作,而是构建医疗生态闭环的战略枢纽。这意味着平安健康将获得平安集团在资金、技术共享、客户资源以及品牌影响力等优势资源的全方位支持,其家庭医生服务体系与养老管家网络有望获得指数级赋能。
这一趋势下,平安健康价值链条的重构也更加值得重视。尽管近期公司股价表现较为强势,但拉长时间来看,公司估值还处于较低水平。
富途牛牛数据显示,公司的市销率仍处于过往历史低位区间,安全边际高。这背后实则是市场对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的认知偏差,特别是在当前技术和政策加速落地的背景下,平安健康医险协同的创新升级尚未被充分定价。
用发展眼光去看,平安健康的增长天花板多高依然未知,但其持续释放的长期价值对投资者而言已是确定性共识,相信市场的波动终将向价值中轴回归。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