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5年2月12日,上海,大屏显示股市行情
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在2025开年又迎来两家外资机构入场。
1月17日,城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的设立申请材料获中国证监会接受;同日,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也获准展业。据悉,城堡证券是由格里芬创立的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做市商,格里芬旗下的另一家公司城堡投资是曾在2022年业绩全球排名第一的对冲基金,一举超越桥水基金。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则获颁《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获准开展的业务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承销(限承揽)以及证券资产管理(限承揽),是2025年以来首家外资券商在华获准营业的分支机构。
1月22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在发布《中国金融改革开放2024年度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保险、证券、资管业对外开放节奏进一步加快。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资产规模、业务收入等均整体取得增长,尤其是外资券商、资产管理机构积极申请在华展业,机构数量再创新高。
“作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要方面,2024年中国金融改革对外开放在市场建设、行业发展、机构引进、业务拓展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与时俱进的监管改革及因地制宜的区域政策,也为外资机构在华投资和业务拓展创造了更加开放和有利的环境。”对此,安永华中区市场主管合伙人吴俊表示。
外资券商高管表态看好中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积极布局中国市场。事实上,自2024年以来已有多家外资机构获准在华设立证券公司并陆续获批多项业务资质,同时还有多家外资券商正在申请设立中,显示出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持续看好。尤其是当前国内券商行业正在掀起大的并购潮,做大做强成为券商业主旋律的时候,外资券商的加速进场同样也有同台竞技的意味;另外一方面,中国百万亿庞大的财富管理市场刚刚起步,无论对于内资还是外资券商来说,都是巨大的机遇。
根据证监会1月17日公示文件显示,城堡证券已提交在中国设立证券公司的申请,申请人为城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
近年来城堡证券不断加码中国市场。2021年12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公告宣布吸收三家机构为国际会员,其中就包括城堡证券;2023年初,城堡证券获批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2023年7月,城堡证券官宣,贝莱德中国区原负责人汤晓东将加入城堡证券,带领团队加强与在华客户、商业伙伴的紧密合作,驱动中国市场的业务增长。
彼时,这一人事变动被业内视为城堡证券加码中国市场的证明。一直以来,市场都高度关注城堡证券是否会在境内设立证券公司。2024年1月,有市场消息称,城堡证券正在计划收购原瑞士信贷在华证券业务。但随后,2024年6月北京国资宣布将入主瑞信证券,城堡证券的并购计划随之搁浅。
有业内人士预计,城堡证券展业初期会以服务机构客户为主,并且将专注二级市场的交易执行,成为一家特色化、专业化的券商。
而对于渣打证券首家分公司获准营业,渣打集团大中华及北亚区金融市场及战略客户主管曾继志则表示,很高兴年轻的渣打证券又在稳健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设立分公司,渣打证券将进一步优化服务客户的能力,拓展新的业务机遇,为渣打集团深耕中国市场创造更多协同效应和战略价值。
“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亦是渣打中国的总部所在地,在此布局也将为渣打证券践行联通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使命再添动能。”曾继志称。
据悉,自2024年3月开始展业以来,渣打证券积极开拓业务,利用渣打集团全球网络的优势,挖掘并服务客户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在债券、ABS承销等业务方面都取得了初步进展,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渣打集团在华服务客户资本市场需求的能力。
外资券商展业现多元化趋势
近年来,外资券商持股比例限制逐步放宽直至消除,在华展业的外资券商日渐多元。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有摩根大通证券(中国)、高盛(中国)证券、渣打证券、法巴证券等4家外商独资券商,以及瑞银证券、星展证券、大和证券、汇丰前海证券等多家外资控股券商。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除城堡证券外,目前申请设立审批已获接收的外资券商还有花旗证券、瑞穗证券、日兴证券、青岛意才证券等。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外资券商总资产合计6220亿元人民币,占行业整体比例约为5.3%;2024年上半年,外资券商营业收入合计140亿元,占行业整体比例约6.89%。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来多家外资机构在华资本市场的展业上都取得了进展,合资券商也在不断提高外资持股比例。外资券商在华积极布局,不仅反映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成果,也展示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和期待。
2024年12月16日,星展集团将星展证券的持股比例从51%提升至91%的股权转让事项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同年12月11日,北京证监局网站发布批复,核准高盛中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这也是2024年首家获批公募基金代销资格的外资券商;2024年6月12日,汇丰前海证券获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2024年7月中旬,中国第四家外商独资券商法巴证券正式成立。2024年3月1日,上海证监局核准摩根士丹利证券变更两项业务范围,一是增加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二是将“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的自营”变更为“证券自营”。
此外,还有富达等25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花旗银行等5家外资银行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桥水等35家外商独资或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在基金业协会备案。
“外资机构积极来华展业、落地生根,将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外资机构的加入有利于推动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促进本土券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助力行业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服务升级。其次,外资机构来华展业有助于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丰富投资资金来源,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和韧性。”对此,国内证券业资深专家邓蔚分析称。
在邓蔚看来,外资券商的进入也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国际化的经验和视角。它们可以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合规管理体系和国际化人才,有助于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运作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同时,外资券商的加入也将促进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投资者“引进来”提供更多便利。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预计将有更多外资券商加入竞争,这将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但这也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鼓励竞争的同时,确保市场公平有序,防范潜在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邓蔚表示。
外资券商助力券业高质量发展
如果从经营数据上看,外资券商加速进入中国发展势头非常良好,与此同时,也助推中国券商行业向高质量阶段发展。
根据安永发布的报告显示,仅2024上半年,中国券商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033.16亿元,净利润799.9亿元。外资证券公司总资产合计6220亿元,占行业整体比例约为5.30%,营业收入合计140亿元,占行业整体比例约 6.89%。
在业务范围的拓展方面,外资券商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外资券商已获准的经营范围不断外扩,实现了各类券商业务的全覆盖。例如瑞银证券已获“全牌照”身份。摩根士丹利证券、汇丰前海证券等外资券商也在2024年获得了业务变更的核准,增加了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融资融券业务等。高盛证券成功获批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这些举措不仅标志着外资券商在中国市场的深入扎根和发展,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对于上述外资券商2024年在华业务的布局拓展,安永大中华区银行业及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顾珺指出,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为在华外资银行和外资券商的发展带来了实质性的发展机会。
“在华外资券商促进了证券行业竞争格局差异化,改善了投资者结构,为市场引入更多长期资金,促进了国内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顾珺指出。
安永大中华区财富与资产管理业合伙人陈奇则认为,随着各类外资机构同台竞技、优势互补,中国金融资管行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资管行业全面开放背景之下,外资资产管理机构对中国投资机遇展现出浓厚兴趣,从中长期来看,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其背后的动因包括:一方面国内高净值人群对于全球化资产配置的意愿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外资机构普遍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潜力。”陈奇进一步指出。
胡金华 《华夏时报》记者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