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指数:比恒生科技覆盖更多AI产业链

金融界
14 Mar

投资港股科技股,恒生科技指数或许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实时上,还有一只同样优质的指数可以选择——港股科技指数(931574),今年来涨幅29.81%,最大回撤-6.81%,均优于恒生科技指数(统计截至3月13日)。

目前跟踪港股科技指数的,规模最大的产品是港股科技50ETF(159750),今年来日均成交额超2亿元,流动性十分充沛,可日内T+0交易。

1、兼顾更多中小型科技股成长潜力

首先,从成份股数量来看,港股科技指数成份股数量为50只,恒生科技为30只。

千亿以上市值个股数量均为19家,两只指数在大市值科技股的分布数量相当,港股科技指数在中小型市值上的数量更多。

港股科技指数在聚焦中国顶尖科技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更广泛兼顾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潜力。

截至2025.3.12,币种为港元

2、新能源车+生物医药含量更高

从行业权重分布来看,两只指数在可选消费零售、软件服务、硬件设备三大细分行业上的分布较为接近,除此之外,港股科技指数在汽车、医药生物领域的权重占比更高。

比亚迪吉利汽车等新能源车龙头,百济神州药明生物再鼎医药微创医疗等医药领域明星企业,都是港股科技指数成份股,且不包含在恒生科技指数中。

来源:wind,截至2025.3.13

AI产业链覆盖度更全

港股市场凭借其开放性和国际化优势,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中国科技企业上市。许多头部企业在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从AI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均有覆盖。

其中,如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厂自身覆盖了AI全产业链,不仅在基础技术研发上占据领先地位,还在AI应用场景的拓展上表现出色。在这一层面,港股科技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多有交集。

而在AI应用层,如智能汽车(比亚迪股份、吉利汽车),AI医疗(百济神州、药明生物、晶泰控股),在AI应用中都有着丰富的场景,港股科技指数亦有着更广泛的覆盖

资料来源:iFind,上市公司官网、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所等(标红为港股科技指数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特有成份股)。

指数历史表现

港股科技指数自基日2014年12月31日以来,截至2025年3月12日,累计涨幅超106%,相对同期恒生科技指数更优,在近年来、近一年、近三年多区间段来看,阶段表现同样更优。

统计区间:2014年12月31日—2025年3月12日。港股科技指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