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找钢集团创始人王东:上市有望助力国际业务,产业互联网平台机会窗口已打开

时代周报
20 Mar

  2025年3月10日,找钢集团顺利在香港上市,这也是中国境内首家通过De-SPAC模式登陆港交所的企业。2018年,找钢集团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但2019年又主动终止。

  7年之后,找钢集团终于登上港交所舞台。

  找钢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王东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De-SPAC是一种通过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AC)与目标公司合并实现上市的创新方式,相比传统IPO,时间更短、流程更简单。随着此次赴港上市,找钢集团成为国际化上市公司,有望在云服务、物流板块、国际化发展以及非钢业务方面带来帮助。

  找钢集团成立于2012年,主要通过连接钢铁交易行业的主要参与者至其数字化平台,提供钢铁交易全链条的一站式B2B服务,包括线上钢铁交易、物流、仓储与加工、软件即服务(SaaS)产品以及大数据分析。根据灼识咨询,按2023年线上钢铁交易吨数计,找钢集团运营着中国最大的第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据招股说明书,截至2024年9月30日,找钢集团平台交易吨量超过4130万吨,同比增长21.1%;平台总交易额1529亿元,同比增长11.61%。

  国内首家通过De-SPAC方式在港交所上市企业

  3月10日,找钢集团通过De-SPAC模式登陆港股,成为中国境内首家通过这一模式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

  SPAC全称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一般由创始人、管理团队、天使投资人、私募股权基金等具有一定公信力和威望的人士发起设立。与传统IPO不同,SPAC上市主体并没有任何业务,只有一个有现金的壳公司。SPAC公司要在规定时间内并购一家未上市企业,使后者间接获得上市地位,这一过程被称为De-SPAC。相比传统IPO,通过De-SPAC实现上市,时间更短、流程更简单。

  De-SPAC上市机制自2022年初在港交所落地,要求比正常IPO更高,公司除了满足IPO 标准,还针对性地引入了PIPE机制,PIPE金额需要达到公司估值的7.5%,且目标公司投资额的至少50%需来自至少3名机构投资者,每家资产管理总值不低于80亿港元。

  香港首单De-SPAC交易发生于2024年10月,新加坡电商平台Synagistics通过借壳香港SPAC公司汇德收购在港股上市,新公司为狮腾控股;找钢集团是第二家通过De-SPAC交易登陆港股市场的公司。

  王东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De-SPAC模式的优点是确定性强,它是先融资后上市,企业先引入独立第三方投资者(PIPE)之后再去办理证监会备案、联交所的聆讯。在此次IPO前,找钢集团通过PIPE投资人已经募集资金约5.326亿港元,PIPE投资者包括徐州臻心、东英资管、东方资产管理等多家专业机构。

  找钢集团此前发布的招股书显示,本次赴港上市募资金额约25%预计将于未来五年用于加强服务供应;约20%将于未来五年用于扩大买家群体并增加其黏性;约20%将于未来五年用于加强数字化及技术能力;约25%将于未来五年用于探索跨行业扩张;约10%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王东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随着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将对业务经营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交易板块,成为上市公司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会有较大幅度提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大型央国企的采购比例。另外,登陆资本市场对于找钢集团在云服务、物流板块、国际化发展以及非钢业务方面都将带来帮助。

  对于上市的时间安排,王东认为:“我觉得如果太早也不好,市场不会太关注,产业互联网平台是一个新的赛道,资本市场上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标的很少见。”找钢集团在资本市场需要经历投资者熟悉的过程,从对产业互联网平台感到陌生、提出疑问、再到熟悉、了解,最后认可的过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

  王东认为,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这对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一个机遇期,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机会窗口已经打开。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于全产业链的多方参与者,手中掌握着大量数据,对行业非常了解。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有效发挥“智改数转”的作用,促进传统行业降本增效,提升行业内企业运营质量。

  资产负债率高因优先股?

  找钢集团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平台交易吨量超4130万吨,同比增长21.1%。平台GMV达1529亿元,同比增长11.61%。财务数据方面,截至2024年1-9月份,找钢集团营收为11.41亿元,同比增长41.68%,公司毛利3.21亿元,同比增长21.68%。经调整EBITDA利润为708.6万元,同比增长109.83%。

  从财报上来看,找钢集团的负债率较高。2021年至2024年前9个月,找钢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76.16%、165.21%、154.72%和159.07%。

  王东解释称,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找钢集团招股书所呈现的“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科目中68.22亿元主要为可转换优先股。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此类融资工具需按公允价值计量,其账面波动计入损益表所致的“虚亏”。上市后,优先股将自动转为普通股,对应的68.22亿会全部计入权益科目,属于资本市场常规操作,与经营无关。

  与此同时,应付款、应付票据方面,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找钢集团“贸易应付款项、应付票据及其他应付款项”99.4亿元。王东表示,找钢集团“贸易应付款项、应付票据及其他应付款项”与同期“贸易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的两边属于对挂,这种财务结构在供应链服务平台中具有普遍性,其业务逻辑表现为:平台作为交易中介,同步产生对下游客户的收款义务(应付)和对上游供应商的付款权利(应收)。此类资金流转模式在B2B电商领域属于行业通行做法,本质是通过资金周转效率提升实现供应链协同,需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评估其财务风险,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负债。

  此外,找钢集团的招股书还到,公司的银行借款和其他借款达6.02亿元,包含了已贴现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2.13亿。

  王东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13亿银行承兑汇票是公司日常结算收取的票据,贴现给银行已实现资金回笼,无须再偿还本金。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需将已贴现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还原到“银行借款”中。实际上,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 15.4亿,实际资产有息负债率25.1% ,季末在手现金 4.35 亿元,加上上市募资超过7亿港币,目前公司的流动性较为充裕。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