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的财报,要疯

市场资讯
20 Mar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半佛仙人

  1

  安踏发财报了。

  很炸。

  千亿营收。

  安踏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3.6%至人民币708.26亿元,叠加上控股的亚玛芬的营收,成为全球行业千亿(年营收)俱乐部的第三位成员。

  前两个是,耐克跟阿迪。

  而在国内市场,可以说是对手只有昨天的自己了,什么外国牌子都不够格来比。

  看到这个财报的时候,我很感慨。

  今年开局有点儿过于梦幻了。

  先是DeepSeek骑脸输出外国各类大模型,给美股直接冰桶挑战。

  华尔街都整哭了,不是说好的万卡起练吗。

  得,科技股都重新估值吧。

  小觑东方力量的代价,属实是有点儿过于大了。

  然后是,《哪咤2》搞出了150亿票房,跃升到影史前五(截止当前)。

  再然后,安踏突破千亿营收了,还把很多半死不活的外国牌子直接带起飞了。

  之前过得不行,一进安踏立马就起飞。

  什么叫做橘生淮南呀。

  过去大家只是觉得中国制造厉害,现在是连最前沿的AI敢跟硅谷直接拼刺刀了。

  DeepSeek的出现,意味着其实不需要仰视硅谷。

  动画工业敢和迪士尼皮克斯掀桌了。

  哪咤2的票房,意味着也不需要仰视好莱坞了。

  运动鞋服这个欧美传统赛道里,居然也可以给人上眼药了。

  安踏突破千亿营收,意味着也不需要仰视北美鞋服巨头了。

  纺织服装曾是“八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辛酸注脚,只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困守代工围城。

  现在我们同样可以在这个行业里做出品牌,卖高价值产品给全世界了。

  看似不相关的三枪,打的其实是同一个靶心。

  在这三个欧美统治最深、技术最密、品牌最厚的绝对控场领域,中国企业撞开了缺口,撕开了裂缝,杀出了血路,把西方百年老店的游戏手册塞进碎纸机了。

  制造业封神只是前传了。

  新的事实是我们所有行业都可以掀桌子,弯道超车了。

  没有谁就一定是标准答案了。

  谁一直死磕,谁就是标准。

  2

  掀翻巨头不是光靠口嗨。

  毕竟人家也不傻,人上了车以后第一件事儿就是赶紧关车门,不让别人上车。

  前脚你搞出个你觉得666的黑科技,后脚律师函就能砸你脸上。

  去掉一个现成答案后,这难度系数就不只是翻倍了,而是指数级上升。

  看似后来者要弯道超车,但想过没有,万一绕不开呢?万一只有这一个正确答案呢?

  你以为是个好赛道,其实是个很窄的单行道。

  还是一个在前面跑的人不断往后扔香蕉皮的单行道。

  在这种不确定性之下,还敢押重注,这是勇敢者的剧本,这是死磕者的游戏。

  你得对技术突破真的执着,才能研发出更炸裂的东西。

  你得真的相信搞技术是要长期主义的,才能在那些巨头打盹儿时,打它一个措手不及。

  比如《哪咤2》里只有10秒的“削骨换身”,主创团队愣是用了整整一年死磕。

  本来可以偷懒用特效粒子,但他们偏要实打实做上千根拥有独立控制器的穿刺。

  当其他大模型还在堆芯片卷算力的时候,DeepSeek采用了FP8混合精度训练,得同时处理精度损失和运算效率的平衡,难度跟走钢丝差不多。

  安踏面对前辈们的材料专利墙时,转头攻向材料改性这个“脏活累活”,最终用氮科技实现错位竞争。

  死磕不一定能搞出技术,但不死磕肯定出不来。

  安踏去年光研发就砸了20个亿,平均每天烧掉500多万。

  以前高端冲锋衣面料被GORE-TEX所把持,导致防水好的冲锋衣都是大几千块钱。

  为了打破这种垄断,安踏拉上东华大学、国内胶水大厂以及每一道工序的供应商,经过几年时间死磕出来防水性能不输GORE-TEX的“安踏膜”。

  最终搭载“安踏膜”材料的“风暴甲”产品定价,仅相当于同类产品定价的四分之一。

  这才是真正的【给家人们把价格打下来了】。

  安踏自研的柔心纱、性能炸裂的C10 Pro,也都是这么死磕下来的。

  做别人不愿啃的硬骨头,啃下的每一口都是技术壁垒。

  不死磕,永远超不了车。

  不死磕,永远掀不了桌。

  3

  跟巨头掰手腕最邪门的地方在于什么。

  在于技术很重要,但如果你以为只需要闷头拼技术,那哥们儿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挑战者的真正对手,是根深蒂固的产业惯性、偏见和潜规则。

  动画电影要做大片?

  行啊,交钱给人欧美公司做特效,最后做成啥成色,得看人脸色。

  想做大模型是吧?

  好啊,先堆足显卡吧。

  想把鞋卖到北美是吧?想把货铺到渠道商Foot Locker货架是吧?

  不好意思,小老弟你谁啊。

  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

  这句话还是太温柔了,怕太残酷了小朋友们接受不了。

  真相是,人心中的成见,是喜马拉雅山。

  想在别人的单行道上去弯道超车,是真的很难。

  要么老老实实跟在后面喝汤就好了,要么用更快速度和更强力量把人干翻,但如果弄不翻别人,自己就要翻。

  安踏头铁,选择的是后者。

  硬碰硬。

  你有技术,我也有啊。

  你们把气垫吹成太空科技是吧,把椰子鞋炒成潮流圣经是吧。

  我也可以死磕三年搞氮科技,让顶级球星愿意穿我鞋秀技艺。

  你能让全球渠道都抢着卖你,那我也可以把货铺到你的主场。

  Foot Locker不正眼看我是吧?

  可以。

  先找准机会签下欧文,再让欧文参与设计的ANTA KAI 1直接包圆60家潮流尖店搞突袭式上架,最终让Foot Locker追着补签陈列合同。

  上一秒还是【安踏是谁】,下一秒就切换成【安踏666】。

  当卖我的产品也能赚大钱的时候,潜规则偏见和惯性,就都自动消失了。

  大家,都是很诚实的。

  4

  体育的本质是文化,文化的本质是实力带来的自信。

  讲道理,在运动鞋服这个赛道,哪怕同时起步,欧美同行开的也是easy模式。

  一是,人签个大牌球星跟玩儿似的。

  二是,对于从小就穿耐克阿迪的北美消费者来说,他买的也不是鞋,而是飞人传奇,是曼巴精神、是嘻哈切片和青春回忆。

  你一外来牌子,懂这个文化吗?

  申公豹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搞技术易,挪人心难啊。

  难,就对了。

  这条路本来就是九死一生,不不不,九千九百九十九死一生的。

  不然为什么千亿营收巨头之前只有耐克阿迪?

  安踏知道要死磕,但要聪明地死磕。

  安踏的解法是买买买。

  收购那些已经成名已久但已不再活跃在一线的牌子。

  消费者听到这些牌子后第一反应是,哦哦哦,那个牌子,有点儿印象。

  FILA在被安踏收购前连年亏损,门店只剩50家,迪桑特和可隆在国内的知名度堪称没什么知名度,亚玛芬旗下的品牌也是光有名气没什么增长。

  安踏把三十多年攒下的渠道功夫和供应链绝活,复制到这些牌子里。

  做好FILA,做迪桑特,做好始祖鸟,再做萨洛蒙。

  一个牌子接一个,不断刷经验。

  这其实是一条很凶险的路,蛇吞象的结局很多时候是【被噎死】。

  全世界都等着看这个剧情。

  不好意思,等不到了。

  因为安踏对亚玛芬的改造堪称全球品牌操盘教学级别。

  5

  第一招,精准分家。

  始祖鸟攻户外硬核、萨洛蒙抓登山老餮、威尔胜打高端球类。

  就更本分点儿,干好你那摊儿事儿就够了。

  啥都想干,就等于啥都干不好。

  紧接着是直营控场。

  200家直营店就是200家品牌体验馆。

  这些品牌体验馆的目标不是卖多少,而是和消费者建立羁绊。

  位于上海南京西路始祖鸟博物馆就不仅仅是卖东西,而是在门店里还原了高山峭壁丛林,还定期举办户外教学活动。

  直接把欧美同行都看傻了,成了伦敦和巴黎始祖鸟直营店的学习样本。

  这不是倒反天罡,这只是中国零售运营经验对欧美市场反向输出的一个小小例子而已。

  线下造梦,线上收网。

  三年内,亚玛芬电商销售额干出了88%增长。

  最6的操作是全球资源缝合术,日本设计、意大利面料、北美营销、中国供应链,全被安踏打包成“乐高式筛选”。

  哪个好用留哪个,哪个好用用哪个。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他们都不看好你,可你偏偏最争气。

  迪桑特成了中产三宝,可隆变年轻人露营必备战袍,萨洛蒙成了越野跑圈“鞋皇”。 

  始祖鸟大中华区的会员数从2018年的1.4万名增到超过150万名。

  没看错,是100倍。

  说白了这些牌子之前是真的过的不好,不然也不会卖,但在安踏手里,他们直接第二春。

  象没把蛇噎死,反倒把蛇喂成蟒了。

  安踏的钱包更鼓了,也对怎么做品牌理解得更透了。

  别人学东西交学费,安踏学东西还能倒赚不少。

  手里玩的大牌子多了,安踏搞起来就更游刃有余了。

  6

  后面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现在安踏主品牌闯北美,也是选择直接在对手家门口中门对狙。

  在美国建仓库、雇本地团队、搭IT系统,连设计都按老美脚型特调,完全不怵。

  正面打,硬碰硬。

  当安踏把欧文一代球鞋摆进Foot Locker的Home Court专区,一上来就把首发价定在125美元的中高端专业篮球鞋价格区间的时候,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125美元?这不是应该的吗?

  中高端?难道我不是吗?我都觉得自己很谦虚了老师。

  当安踏把已经不是巅峰的FILA再度扶起,迪桑特从滑雪专业户拓展到高尔夫果岭标配的时候,已经没人再敢小瞧安踏这两个字了。

  干进千亿俱乐部,本来就不只靠运气。

  靠死磕技术,死磕渠道,死磕供应链,也包括死磕本身。

  用氮科技抢跑鞋服赛道,用开源策略改写AI游戏,用东方美学重构特效标准。

  这三个故事没那么多轰轰烈烈,就只是一群不信邪的人,把昨天的野路子走成今天的阳关道。

  真正的较量,本来就是看谁能把自己的标准,变成全世界的参考答案。

  要么死磕,要么死。

  不怕死,才能活得漂亮。

  就像没有重生,哪来哪咤。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红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