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光大证券发布研报称,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现已涌现出一批优质的工业气体企业,该行看好具有一定营收规模,且拥有稳健现金流的工业气体企业。与此同时,在电子特气国产化浪潮的推动下,也应持续关注这些工业气体企业进军电子特气领域后其产品研发及导入进度,以及相关新增产能的落地进展。该行看好工业气体行业的领先公司以及专注电子特气领域布局的相关公司。
光大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工业气体被誉为“工业的血液”,随产业结构的升级其应用领域正在持续拓宽
根据制备方式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工业气体可以划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工业气体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化工、冶金、钢铁等传统行业一直以来是最为主要的需求来源,半导体、显示面板、光纤通信等电子领域,以及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多个新兴行业的持续发展有望进一步提升对工业气体需求。
全球气体巨头通过并购、投资等方式拓展份额,也是我国气体企业崛起必由之路
全球工业气体行业发展起步早,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变迁后已较为成熟,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几家气体巨头占据了全球工业气体市场主要份额。而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现已涌现出一批优质的工业气体生产企业,但在产品种类及规模、销售范围、设备、技术水平等方面仍与行业巨头存在较大的差距。对标全球工业气体巨头的发展路径,我国气体生产企业可通过投资、兼并收购等方式拓宽气体产品品类和业务范围,并建立起强大的销售网络,打造优质的一体化气体供应商;同时,受益于工业气体行业的特性,在经历扩张初期资本开支大幅增长后,稳健的现金流将支撑公司实现持续的业务扩张。
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35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966亿元,CAGR约10%,根据金宏气体公司公告援引的亿渡数据,预计到2026年将增至2,842亿元。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的大宗供气市场由外资巨头、国内专业气体供应商以及空分设备制造商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零售气体市场则较为分散,存在少数专业气体生产企业与大量中小经销商共存的现象。
电子特气国产化浪潮已至,集成电路端的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
随半导体、新能源等下游行业的崛起,我国电子气体的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当下海外半导体行业出口管制持续收紧,国内高端半导体材料自给能力亟需提升,进一步加速了国产化替代进程。2022年我国电子特气的市场规模已增至220.8亿元,中国半导体工业协会预计2025年将增至316.6亿元,三年CAGR达12.8%。
风险分析:宏观经济变动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及市场风险、产品验证风险。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