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ank,PANews
曾被誉为“以太坊杀手”的EOS正式宣布品牌升级为Vaulta,以Web3银行为核心开启战略转型。从公链基建转向机构级银行业务叙事,EOS基金会通过exSat重构比特币生态找到灵感,也是借此品牌重塑的机会彻底切割历史包袱。
这场转型背后,是公链赛道竞争失利的无奈,还是押注Web3金融合规化的野心?当Vaulta代币取代EOS、RAM稀缺性超越原生代币、exSat独立生态反客为主,一场借壳式的生态蜕变已悄然拉开帷幕。
EOS在最新推出的品牌升级方案中有几个重点。一是关于接下来的Web3银行品牌叙事,二是关于如何实现这个叙事的路径。三是关于在代币经济学当中的一些潜在变化。
首先,在品牌升级方向之所以要做Web3银行业务,在公告中重点提到了几个原因,一个是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的采用率持续升高。二是关于稳定币的市值规模持续上升。三是RWA的市场潜力。从这几个出发点来看,EOS接下来的新目标似乎是成为另一个XRP,这种转型似乎是和加密市场的外部环境相关。
除此之外,Vaulta还宣布推出一个银行咨询委员会,这个银行咨询委员会目前在生态治理当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和具体作用并未提及。
从这几个银行资讯委员会成员的背景来看,这些机构实际上并未传统银行,而是主要都是资产托管机构。并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全部来自于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其中ATB Financial 是阿尔伯塔省最大的金融机构,成立于1938年,资产655亿美元,服务客户超过83万。其他几家则是在几年内创建的数字资产托管公司,目前未公开具体的管理资产规模。
不过总体来看,合作金融机构虽持有加拿大合规牌照,但其区域性属性与Vaulta的全球Web3银行愿景是否匹配,仍需打上一个问号。
在新的公告中,Vaulta提到了四大块业务方向作为核心支柱。分别为财富管理、消费者支付、证券投资、保险。在这四块业务当中,重点可以关注是在财富管理当中的向机构推出的exSat业务。
exSat是EOS生态2024年推出的一个关于比特币可拓展性的项目,作为一个“对接层”(Docking Layer)连接比特币主链与层2扩展解决方案,用EOS RAM存储和处理比特币数据,增强了比特币的性能和互操作性。其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够实现更快速低成本的比特币交易和为比特币生态提供了开展DeFi业务的空间。
这个项目似乎取得了超过EOS本身的影响力,截至3月20日,exSat上质押的比特币为5413个BTC,TVL已达5.87亿美元,远超EOS主网的1.74亿美元。
因此,在品牌升级方案当中,也就不难看出为何重点的方向基本都是围绕exSat而非EOS。实际上,exSat有着独立的共识机制(POS+POW+DPOS三种共识结合),且目前已有39个验证者,这些验证者中能够看到有一些知名的加密机构参与其中,如Certik、Hashkey、Bitget、F2pool、OKX、Matrixpt、Tron等。从种种特点来看,exSat似乎已经成为从EOS上长出的另一个独立公链,只是仍然采用的EOS的RAM和区块空间。
在代币经济学方面,Vaulta也将会把EOS代币更换为Vaulta代币。但明显可以看到,新的Vaulta代币将在治理功能方面被大幅削弱。正如这次品牌升级方案并未通过投票提案的方式推出而是由EOS基金会直接发布的方式一样。EOS网络的治理似乎已经名存实亡。
在公告中显示“Vaulta代币持有者质押代币并获得奖励,积极参与治理,投票选出负责管理网络共识和安全的区块生产者。随着Vaulta的发展,各种规模的代币持有者都可以参与讨论和提案”,这个描述中,能够看到代币持有者的主要好处是可以质押奖励,关于治理,似乎只是票选出区块领导者,这本就是DPOS的共识机制设计,并不属于治理范畴。至于代币持有者何时能参与实质性治理,解释权仍掌握在基金会手中。
然而,就以目前EOS的代币价格和TVL来看,这种区块奖励似乎只是满足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似乎没有人积极推动EOS生态的扩张,只是为exSat做好基建工作。此外,在这次公告中提出EOS代币可以1:1兑换为Vaulta代币,但并未说明Vaulta代币是否会在EOS目前的基础上额外发行。
而随着这次品牌升级,RAM的重要性似乎比EOS代币更有稀缺性。“随着Vaulta扩大其在去中心化金融和 Web3 银行业务中的作用,RAM固有的稀缺性和不断增长的需求使持有者处于独特的优势地位。”
RAM是EOS网络内的运行内存,所有在EOS网络上运行的产品都需要租赁内存。exSat也不例外,由于RAM的总量目前的设计是通胀已经停止。因此,作为网络当中的战略型资源,RAM的实用性和价值潜力似乎要高于代币本身。
从价格走势来看,RAM的价格走势也比EOS代币稳健的多。
本质上来看,本次品牌升级的最大变化似乎是EOS原有的路线已经完全被放弃,由于这些年生态建设的失败,EOS在公链竞争当中的跑马圈地方向上已经宣告失败。但好在EOS在性能方面始终没有什么问题,新的Vaulta品牌,似乎是运用EOS现有的基础建设和去年推出效果不错的exSat网络完成一次整合。关于Vaulta的Web3银行是否能够成功,目前仍尚未可知。但一定会发生的事是,EOS这个品牌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事实上,对于较早进入加密领域的用户来说,EOS的落幕似乎令人唏嘘。2017年,EOS通过ICO募资40亿美元,创下加密史纪录。彼时的Solana创始人仍在为融资四处碰壁,最终仅获317万美元种子轮支持。
2018年,主网上线的EOS的影响力如日中天,恰如今天Solana对以太坊的压制一样,市场上关于EOS即将成为新的公链之王的声音甚嚣尘上。其价格也是最高拉升至15.6美元,市值一度接近180亿美元,排名市场第三。目前,EOS代币的市值仅剩8.7亿美元,排名也落至97名。
这种巨大的落差最大的原因来自于获得巨额融资项目方Block.one的不作为,官方推出的几个项目全部石沉大海。随着创始人Daniel Larimer辞去Block.one首席技术官职务。社区对EOS的信任也进一步消失殆尽。
虽然后期成立了新的EOS Network Foundation,也在2024年作出了多次经济模型调整和基础设施升级,但似乎都未能在市场上掀起波澜。随着2024年底,EOS推出exSat后,在比特币生态的建设当中意外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有趣的是,EOS网络从来都没有将exSat的数据算入自己生态的数据当中,似乎从一开始就有意作出区别。或许这次Vaulta升级,也并不是一个临时计划,而是筹划已久。
EOS的品牌效应似乎已经毫无价值,因此EOS基金会才会选择几乎彻底放弃的方式进行这次升级(虽然Vaulta这个品牌名未必更直观和容易记忆)。
当年,EOS社区盛传的一句话:“以后再也见不到100块以下的EOS”,随着这次品牌转型,这句话终于实现了。只不过这一次与行情走势无关,而是再也见不到EOS了。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