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外挂刷歌”利益链!轻松月入过万?有人三天被骗30万元

市场资讯
23 Mar

  来源:北京商报

  “我们只需要用大量的小号去给自己的音乐人歌单刷播放次数,每月就能轻松收获5000元。”

  北京商报记者丨卢扬 程靓

  日前,网易云音乐官方微博发文打击“听歌外挂”行为,并针对找“代练”自动刷歌的1万+账号进行了治理。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听歌外挂”行为背后隐藏着一条“音乐人计划”利益链。在小红书、闲鱼等多个电商平台上,存在大量“外挂”课程、“代挂”服务以获取平台推出的“音乐人计划”中的播放量激励收益,相关课程价格在1分钱到上万元不等。

  有商家还称,每天简单操作半小时,就能月入过万元。

  但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反映自己被割韭菜,甚至还有消费者在“帮原创歌手打榜赚零花钱”的群里被骗走30万元。

  “每天操作半小时,无脑月入上万元”

  近年来,各大音乐平台为鼓励原创音乐人,相继推出“音乐人计划”。原创音乐人通过开通音乐人身份,发布原创歌曲,在作品播放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平台便会给予音乐人一定激励收益。

  本是支持原创的“真金白银”却被投机者盯上了,打出“月入过万”的旗号招揽起生意。名为“听歌外挂”的服务由此应运而生。

  “2025抖音汽水音乐人计划,新风口项目,每天简单操作半小时,小白无脑月入10000+……”在某电商平台上,有商家介绍,目前“听歌外挂”属于蓝海市场,只需要花1分钱,就能获得详细教程进行学习,从而获取收益。

  以闲鱼为例,北京商报记者搜索“音乐人挂机”关键词,在一天以内发布相关商品的商家就超过100个,包括网易云音乐、腾讯音乐、抖音汽水音乐等“听歌外挂”服务。其中,一个标注“网易云云梯计划一天能挣500+,有执行力的来”宣传的商品下方已有98人表示想要。

  但当北京商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进一步咨询上述商品时,该商家表示,“一天挣500+”或月入过万并不能保证,还是要看操作者自身有没有耐心去做。

记者与商家沟通截图

  纵观全网,目前,“听歌外挂”服务主要以售卖“外挂”教程和接“代挂”为主,价格在1分钱到9.9万元不等。据悉,销量最大的商品集中在1分钱到1元区间,提供的基本是从公开渠道获得的集合版网盘资源;而上万元的商品主要是“代挂”服务,具体价格可再议,一般只需要买方提供主号,卖方负责小号刷量,最终双方再进行收益分成。

电商平台截图

  利用虚拟模拟器或云主机开窗口刷量

  “我们只需要用大量的小号去给自己的音乐人歌单刷播放次数,每月就能轻松收获5000元。赶紧操作,不要错过风口!”在一份“听歌外挂”教程中,商家表示,网易云音乐人可通过在平台上传原创歌曲,当歌曲播放量达到1万时,单机可收获40—60元收益。

  据介绍,具体刷量流程为:先购买网易云音乐小号,然后在网页或在虚拟模拟器上批量挂机(至少50个窗口)刷播放量,单机收益将涨到100—150元左右,即每天只需要轻点挂机操作,打开播放音乐,每个月就能到手3000—5000元。

教程视频截图

  上述商家表示,虚拟模拟器主要用的是雷电模拟器,另外,也可以通过购买云主机开窗口。如果使用虚拟模拟器操作,还需要购买伪装软件。前期音乐人认证,小号及云主机服务购买等投入差不多在两三百元。购买小号尽量选择黑胶带会员的,收益会更高点,而且不论是网页还是模拟器挂机,一定要定期检查IP情况,不然容易被封号。

  此外,还有商家称,单机月入3000—5000元也只是一段时间,等稳定下来,月入可实现6000—10000元。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直言,“听歌外挂”教程基本没有用,技术更新和刷量控制都需要更专业的人,月入过万更是忽悠人的。一个音乐人账号刷量平均一个月能赚800-900元,要月入过万,起码得找10-20个小号刷量。先不说小号好不好认证,刷量还需要控制,如果被发现就被直接封号。

  骗局涌现,有消费者被骗30万

  就在部分商家们极力推广“听歌外挂”这一赚钱风口时,已有消费者反映自己被割韭菜了。截至目前,小红书上,与“网易云音乐人挂机割韭菜”相关话题笔记已经超过607篇。

  一位打算“退坑”的博主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最开始看上这个项目想赚点外快,但是后面因为搭建虚拟播放器出现问题,刷不出量,需要重新安装系统,前前后后换了好几个商家,花了1500多元都还不见起色。听说后期还会被平台吞量,弄不好被发现了直接封号,得不偿失。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市场上还延伸出了打着“帮原创歌手打榜赚零花钱”旗号的骗子群。

  来自河南的周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己因为轻信某匿名快递寄来的中奖信息,扫码进群后发现是给原创音乐打榜的项目,需要下载相关App,通过先投入再返利的模式挣钱。“一开始都是小金额投入返钱快,最后开始大金额投入时就出现问题了。结果,三天被骗了30万元,从去年10月到现在,钱都还没有追回来。”

  值得一提的是,以目前市场上销量较高的“听歌外挂”教程为例,北京商报记者在购买体验后发现,不仅里面有很多重复内容,其售后服务也很机械,并不能就具体教学视频进行答疑,缺乏实质性帮助。

记者与商家沟通截图

  律师:投机者或涉嫌诈骗罪

  实际上,在去年,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分别就刷量行为进行过打击。

官方公众号截图

  据腾讯音乐人小秘书公众号消息,2024年7月,针对李某(注册名:李某福)、李某某(注册名:水某某容)于腾讯音乐人平台上传作品并自行刷量,非法取得平台版权结算,平台在发现后立即对账号进行封禁,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索版权费用及违约金。法院最终判决上述涉案用户除退还全部已结算版权费外,还需支付合同约定的违约金。

  当前,为什么此类刷量行为又“卷土重来”了?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垂坤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受“音乐人计划”分成吸引,投机者出于利益驱使实施刷量行为,形成“刷量—变现—再投入”的闭环。而目前“外挂”技术的不断升级,平台监测存在滞后性,难以形成对相关行为及时、有效的监督和制止。此外,在刑罚层面,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适用争议,如部分行为是否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司法争议,导致相关行为人“钻空子”。

  针对如何有效制止此类刷量行为,周垂坤指出,法律层面存在完善空间,一是细化相关罪名适用标准,减少司法实践争议;二是对于目前市场出现的新的涉嫌犯罪的形式应进一步作出明确的规制。“当前,投机者利用虚拟播放器和自动化工具虚增播放量将面临刑事、民事等多重风险。从刑事层面来说,行为人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构成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若通过非法软件或技术手段破坏平台数据系统,则可能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平台方面,经济学家宋清辉建议,可引入更先进的反作弊技术,同时,应设置多元化激励指标,可将用户互动质量,例如评论质量、分享意愿、专业乐评人评价、歌曲原创性、艺术性等指标纳入激励体系。此外,可以鼓励用户举报疑似刷量行为或违规内容,并建立快速响应和处理机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俊熹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