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之歌的转型困境:付费人数大降,银发经济暂未挑起大梁

雷达财经
24 Mar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江北 编|深海

日前,‌‌量子之歌(NASDAQ: QSG))披露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根据财报,2024年第四季度,量子之歌实现营收约7.3亿元,同比下降25.89%;净利润约1.3亿元,同比增长17.8%。

营收下降背后,公司去年四季度末付费人数,较一季度下降了四成。

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量子之歌曾经倚赖为支柱的“个人在线学习”收入为6.01亿元,比2023年同期的8.74亿元下降了31.2%。该板块收入的下滑构成了量子之歌收入下滑的主因。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量子之歌之所以能够在收入下滑同时保持业绩同比增长,原因在于:公司大幅削减了销售和营销费用、研究及开发费用以及一般及行政开支。

仅就财报来看,尽管量子之歌公开表态将围绕“银发经济”作转型,但结合该部分收入规模和增速情况来看,健康服务业务距离能成为公司收入支柱还有较远距离。尽管同比增长39%,但直到2024年第二季度,包含健康产品收入在内的消费者业务收入依然只有6450万元。

单季付费人数较一季度下滑40%

作为中国领先的成人个人兴趣在线学习服务提供商,量子之歌2019年7月开始提供在线学习服务,最初以金融知识课程起步,后续扩展到个人兴趣课程。

目前,量子之歌旗下有三大平台:启牛学堂——原名为快财商学院,是一个专注于线上理财教育的平台; 讲真——短视频教育培训的平台、记忆力培训平台;千尺学堂——老年人兴趣学习平台,课程包括老年人站桩、书法、钢琴等。

2023年9月6日,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中国成人学习市场行业报告》。报告显示,以2022年总收入计算,量子之歌在中国成人个人兴趣学习市场中排名第一,同时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个人成人学习服务提供商。

但雷达财经注意到,自2024年二季度收入登顶以后,量子之歌已经连续两个季度收入出现同比、环比均下滑。

具体来看,2024年第三季度,量子之歌营收约为8.1亿元,同比减少6.8%,环比减少19.0%。

2024年第四季度,量子之歌营收同比下降25.89%的同时,环比2024年第三季度减少10.3%。

这背后反映的是公司付费人数的减少,其背后指向的是公司目前的收入支柱——个人在线学习业务正在滑坡。

过往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量子之歌付费人数达到50万人。此后,量子之歌付费人数连续走低——2024年第二、三季度,公司付费人数为40万人,到2024年第四季度,这一数字进一步降低至30万人。

单独拆解2024年四季度财报来看,量子之歌的个人在线学习业务分为三块:一、分别是“技能提升课程”业务,去年四季度,该项收入同比减少了1.63亿元;二、“金融知识课程”业务,同一报告期内,该项收入同比减少9260万元;三、“娱乐和休闲课程”收入,该项收入同比减少了1700万元。

三者综合起来,共同导致了“个人在线学习”收入为6.01亿元,比2023年同期下降了31.2%。

保利润所以砍营销?

这一结果出现背后,或许是公司主观有意为之。其目的或许与公司为了保住利润,降低包括各方面开支有关。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曾在《ESG测评在线教育“新势力”》报告中指出,在线教育企业的业绩主要依赖于营销驱动。

根据其研究团队统计,2019年年报的美股上市在线教育龙头中,营销费用占营收的比重均在20%以上,最高的是流利说,2019年销售费用合计9.69亿元,而当年公司总营收为10.23亿元,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高达94.74%。2018、2019财年,流利说的销售费用率高达110.70%、94.74%。

作为一家典型的在线教育公司,量子之歌曾经同样依赖营销,为获新客和品牌推广,量子之歌在抖音、微信和快手等众多社交媒体砸钱投广告,营销费用居高不下,占营收比例一度高达80%以上,这也带来了公司的亏损。

Wind数据显示,2021财年(2020年7月-2021年6月)、2022财年(2021年7月-2022年6月),2023财年(2022年7月-2023年6月), 量子之歌分别亏损了3.16亿元、2.33亿元和1.09亿元。

或是为了收回利润的考量,2024年年初以来,量子之歌开始不断减少“营销开支”,营销费用及营销费用占收入比重整体在不断走低。

2024年第一、二、三、四季度,量子之歌的销售及营销费用分别为7.3亿元、5.8亿元、5.15亿元、4.07亿元;营业收入分别为9.46亿元、10亿元、8.1亿元、7.27亿元;销售及营销费用占营收比重77.17%、58%、63.58%、55.98%。

而从第四季度财报来看,除了减少营销费用,量子之歌还针对研发费用、一般和行政费用(管理费用)作了削减。其中,研发费用为2840万元,同比减少30.9%;一般和行政费用约为3050万元,同比减少12.9%。

正是因为大笔砍掉这些支出,2024年第四季度,量子之歌最终收获了还不错的业绩,最终实现净利润约为1.27亿元(1740万美元),同比增长17.8%。

但这背后的代价也显而易见。

营销驱动的企业一旦停止营销,等待而来的除了收入慢慢减少、费用用户数降低,还有公司的注册用户数增速也在放缓。

2024年第四季度末,量子之歌总注册用户数为1.396亿,2024年三季度末,这一数字为 1.346亿,2024年二季度末,该数字为1.276亿;2024年一季度末,该数字为1.21亿;2023年四季度末,该数字为1.124亿。

据此计算,2024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注册用户数环比增速分别为7.65%、5.45%、5.49%、3.71%。

以上因素,会对量子之歌在成人教育市场的竞争力会带来多大程度的削弱,目前还无法衡量。

多元化转型的难题

面对在线教育的高估值逻辑被打破,近年来,量子之歌也开启了多元化之路,但仅就目前来看并不显著。

目前,公司的多元化探索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企业服务业务,二是以银发经济为代表的消费者业务。

所谓企业服务业务,其主要涉及为企业客户提供内部员工管理的在线人才测评、培训和学习服务。公开资料显示,该业务于2022年6月正式推出,一度被外界视为是公司增长的第二引擎,但目前来看,该部分收入已经陷入停滞,甚至出现了连续多季度同比下滑。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企业服务业务收入5570万元,同比2024年的5760万元下滑3.4%。

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2024年第一、二、三季度,量子之歌的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6510万元、5660万元、4780万元,环比不断下滑同时,还分别同比下降了19.8%、45.5%、30.2%。

事实上,自2023第二季度(2023财年第四季度),量子之歌的企业服务收入达到了单季最高点人民币1.038亿元后,其收入便一直缓慢下滑。

根据这几期财报,量子之歌在解释企业服务收入下滑的原因时表示,“涉及关联方和某些其他第三方的交易收入来源发生变化。”

从公司口径来看,过去半年来,量子之歌的高管们在对外访谈或演讲时上已经鲜有再提及企业服务业务,他们更多提及的是银发经济业务。

在银发经济上,量子之歌有两个方面的布局。

一是是银发人群课程,这还属于在线学习的业务范畴。比如已推出银发人群在线书法课程。

此类课程在老年人群体的反响不错。数据显示,书法高级课程的平均转化率从超40%提升至超60%,有较强的用户粘性。

但从公司去年四季度单季度付费人数下滑了25%,以及个人在线学习业务收入滑坡两项指标来看,银发人群的加入,还不足以补上公司原有客群付费人群下滑的收入损失。

二是保健品市场,其在财报中被归类为消费者业务。

有分析认为,相比于其他卖保健品企业,量子之歌以千尺学堂为枢纽,将把过去的“卖课”业务和“卖保健品”的商业形态结合起来。卖课提升品牌形象并“引流”,再通过卖保健品赚钱,两者业务相互协同。

最新财报似乎验证了这套商业模式可以走通,2024年第四季度,消费业务营收达约6450万元,同比增长39%。公司将增长原因归功为“健康产品的扩张”。

但从占比来看,消费者业务占总收入仅有8.88%,距离成长为公司收入支柱还有较远距离。

而在此过程中,量子之歌或许还要面临“保健品市场乱象层生”的信任考验。

有报道指出,量子之歌旗下的“芝秋堂”天猫旗舰店(健康消费品牌),很多产品的生产厂商各不相同,比如黄精精粹液来自吉林白山某企业、十四味足浴包来自安徽足顺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红曲米纳豆则是山东威海市的一家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并且淘宝发货地显示的,也多是当地发货……

外界也有声音质疑芝秋堂产品,有贴牌代加工卖货的嫌疑。可以合理地推测出,量子之歌采取的是OEM的商业模式。

但OEM模式最大问题是难以保证品控,容易引发“信任危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