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的嘀嗒出行(02559.HK)公布了去年的“成绩单”。
公告显示,公司在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8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滑约3.4%。
资料显示,嘀嗒出行是国内顺风车领域的佼佼者。公司号称出行界“拼多多”、“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目前主要通过旗下APP及微信小程序提供服务。
对于营收下滑,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公司顺风车完单量略微下降所致。
具体到毛利方面,嘀嗒出行去年实现毛利达5.67亿元,同比微降6.3%,公司的毛利率亦略有调整,从上年同期的74.3%下降至72.0%。其中,顺风车业务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75.9%下降至72.5%。
公司在公告中提到,与腾讯、百度等第三方平台合作的业务量增加以及加强技术基础设施,导致营运及维护服务费增加,导致公司顺风车业务毛利率下滑。
不过,2024年,嘀嗒出行在2024年对销售与营销开支进行了有效控制,全年开支为1.7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6.8%,主要系公司审慎的推广策略和算法驱动的精准营销,导致用户补贴及市场推广费用的减少。
2024年,嘀嗒出行录得净利润为10.04亿元,与上年同期的3.00亿元相比,增幅高达234.4%。数据显示,公司去年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大幅增长至8.70亿元,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然而,2024年,嘀嗒出行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仅为2.11亿元,同比下降了6.3%。这一数据似乎更真实的反映出公司整体的经营状况。
3月24日截至发稿,嘀嗒出行股价大跌9.63%,报1.22港元/股,市值12.42亿港元。投资者似乎对公司前景较为谨慎,其股价也已逼近前期历史低点。
事实上,嘀嗒出行近年来营收增长乏力,盈利表现也不大稳定,或是投资者谨慎的原因之一。
此外,顺风车的市场天花板有限,在中国汽车客运市场中,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市场份额占据大头,顺风车市占率远远低于前两者。而且顺风车领域的服务缺乏差异化,消费者和司机群体均期待出现更多的平台,行业竞争颇为激烈。
目前,嘀嗒出行正遭受来自滴滴出行、哈啰出行这两大传统对手的冲击,同时还面临如祺出行(09680.HK)、曹操出行等新晋者的挑战。公司后续能否维持目前的业绩规模,尚具有不确定性。
截至2024年末,嘀嗒出行App的注册用户已超过3.72亿,同比增10.5%。此外,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拥有1890万名认证的私家车主,同比增长了21.4%。去年公司整体交易额度达到73.64亿元,公司在国内顺风车赛道市占率较为靠前。
这也导致了嘀嗒出行的投诉率一直居高不下,在黑猫投诉平台出现含有嘀嗒出行搜索主题词的信息并不少见,投诉内容主要包括司机拒载、违规拼单、虚假定位等。未来嘀嗒出行如何保持用户体验、维持其市场份额,都面临长期的挑战。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