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将豪掷9亿美元回馈股东:欢聚的“钞能力”能买回市场信心吗?

美股研究社
24 Mar

在“后直播时代”,全面聚焦泛娱乐出海的欢聚能否如愿撑起更高的天花板?

日前,泛娱乐赛道重要玩家——欢聚集团(NASDAQ:YY)发布了最新年度、季度财报,至此该赛道三大重要玩家均为2024年画上了一个句号,另外两家是同样在美股上市的虎牙斗鱼

然而,业绩结果显示,三家已然困于行业窘境之中。欢聚、虎牙、斗鱼去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48亿美元、人民币-4795.5万元、-2.9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42.5%、76.55%、-937.45%。

尽显疲态的业绩纰漏后,市场也给出了明确的负反馈。财报发布两个交易日,欢聚股价合计跌没了近14%、虎牙三个交易日跌超29%,仅剩下股性一般的斗鱼维持相对稳定。

透过财报可以发现,作为三家中收入规模最小的玩家,欢聚试图通过聚焦出海与加码非直播业务突围。然而,让投资者顾虑的是,其转型期的阵痛难以避免,而长期的确定性也尚难评估。

盈利韧性背后的隐忧

2024年,欢聚集团全年营收22.4亿美元,同比微降1.3%。

盈利方面,在GAAP准则下则录得净亏损1.46亿美元,主要源于YY直播剥离后资产重估,以及其它因素带来了4.55亿美元的非现金商誉减值;不过若按Non-GAAP口径,全年净利润2.985亿美元,同比增长2%,连续第四年提升,这意味着其核心业务仍具造血能力。

进一步深究,可发现全年欢聚集团的核心财务数据呈现出"一稳一升一降"的特征。

收入结构上,核心BIGO板块贡献了88%总收入,全年同比增长3.3%至19.9亿美元,成为业绩稳定器。

“一升”则是得益于广告业务增长,非直播收入全年同比增长55.9%至4.498亿美元,占比从2023年的12.7%提升至20.1%,贡献了新的业绩增量。

这一转变验证了公司降低直播依赖度的策略,当然这条路还很远,非直播业务的利润贡献尚未完全体现——其毛利率与直播打赏相比仍有差距。

但更大的挑战在于用户的流失。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BigoLive、Likee、Hago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MAUs)同比均呈下降趋势;付费用户总数154万,ARPPU(每用户平均收入)237.1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5%。

尽管公司解释称,这是优化营销投入、追求“高质量增长”,将资源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优质用户身上的结果,但短期内无疑会削弱收入增长动能。

并且这种说法不可能抹去产品意外下架带来的影响,去年12月受BigoLive意外遭GooglePlay、AppStore短暂下架,第四季度其直播收入同比下降了13%。

而这种事件的发生也将是欢聚未来全球化故事中最大的不确定性。

包括此次财报发布后,市场不顾欢聚ADS(美国存托凭证)净收益的超预期,以及未来三年计划豪掷9亿(6亿美元现金分红+3亿美元回购)股东回报提供的安全边际,股价跳空低开,实则也是反映了投资者对海外直播业务前景的担忧。数据显示,BIGO付费用户数已连续5个季度下滑,叠加海外行业监管趋严,市场对其核心变现能力产生疑虑。

从“YY”到“JOYY”,

欢聚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当然,欢聚也不可能因噎废食。

继2月25日,正式宣布与百度全面完成对YY直播的交割后,欢聚集团宣称,自3月31日起,欢聚集团纳斯达克代码将由“YY”变更为“JOYY”,并将业务重心转向国际市场,重点聚焦BIGO、Hago等海外平台。

发达市场全面成为欢聚的核心“挖金”之地。

财报显示,去年全年欢聚集团除中国内地以外的全球市场贡献了近九成收入,其中发达国家收入同比增长24.6%,占集团收入的53.9%。

高度全球化下,辅之以收入多元化创造新增活力。第四季度,BIGO板块新增客户主要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并实现广告收入高速增长。

财报电话会议中,欢聚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婷直言,“随着YY Live业务剥离,我们开启了新篇章。”譬如“随着三方合作流量的扩大和新市场、新客户的需求拓展,我们预期广告平台业务在2025年还将保持比较强劲的两位数增长,经营利润额和利润率应该都会同比得到改善。”

她指出,“多元增长引擎初见成果,未来欢聚将坚定推动全球业务多元发展,巩固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科技企业的地位和影响力。”

不过这种打法需警惕的是,投资回报率更高的海外发达市场同样早已不是“乌托邦”,尤其是在TikTok风靡海外市场之际,短视频与直播的融合竞争日益加剧,用户注意力争夺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此时,企业还要面对更趋严格的监管压力,稍有闪失产品都可能会落后。譬如,欢聚去年第四季产品出现下架后,其BIGO板块的MAUs同比减少约6%,这部分客户很可能就流入它家。

此外,在当下的互联网生态中,社交媒体网络领域已历经深度探索,各类玩法近乎被挖掘殆尽,想要再度打造具备强社交属性的App,无疑难度很大。

而按照当下互联网时代的演变,存活下来的玩家普遍都有自己的特性,并相对聚焦于某个细分赛道。

这意味,就欢聚时代而言,倘若仍将业务重心紧紧锚定在直播板块,那么广告收入其实很难成为其核心关注要点。最避讳的是,欢聚在全球化+多元化两大路径中,迷失了自己。譬如,捡了广告业务却坏了直播生态。

回顾去年,去年欢聚一直在摸索突破传统娱乐边界的途径。Bigo Live推出创作者大师班、慈善项目;Likee与《原神》合作吸引Z世代用户,带动视频消费时长环比增长13%。这类尝试意在增强用户粘性,拓宽广告变现的渠道,但内容泛化也可能导致定位模糊。参考TikTok等平台,欢聚需变革路中坚守其差异化特色,并强化它。

“欢聚们”夹缝求生,

破局新利刃有何?

此前全球社交娱乐市场一直处在三重变革之中:用户增长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内容形态从泛娱乐向垂直领域渗透,商业模式从单一打赏向广告+电商多元化发展。

在这场变革中,以欢聚为代表的中国中小泛娱乐出海品牌面临的挑战极具典型性:腾讯(WeTV)、快手(Kwai)等国内直播平台加速出海,TikTok Shop等新兴势力抢占市场,而Meta、Google等巨头也在强化社交娱乐布局。

“欢聚们”在夹缝中寻求生机的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进入AI时代,AI技术的深化应用正在成为内容产业的又一重变革驱动因素。日前,中信建投更是指出“2025年可能是第三产业的AI应用元年”。

这意味着,抓好、抓牢AI技术迭代带来的产业规则动荡机遇,或许会是欢聚开拓增量的另一大要义。

此次财报中,相关技术投入也被多次重点提及,例如,第四季度,Bigo Live引入多模态审核大模型,大幅提升内容审核的效率和技术能力;并以更精细化的用户验证及分层机制优化推荐算法。

首席执行官李婷指出,“借助AI为业务赋能,欢聚将全方位提升运营精细化水平,为用户耕耘有温度的社区体验。”

结语

短视频产业崛起的“后直播时代”中,2024年的欢聚呈现出一家老牌直播玩家在转型期的典型特征:既有Non-GAAP利润连涨的韧性,也有用户流失与GAAP亏损的阵痛;既有全球化渗透的成果,也有新兴业务规模化前的迷茫。

短期来看,高股息与回购计划或为股价提供安全边际;但长期价值仍需依赖非直播业务的利润释放与技术驱动的效率革命。

在社交娱乐行业从“流量竞争”转向“生态竞争”,以及以技术挖掘新增量的当下,欢聚能否在多元化与全球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将决定其能否跨越周期,重获增长动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