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和新零售行业的强势崛起,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曾经的传统超市们变得“无所适从”已然是明晃晃的事实,而诸如人人乐、步步高,红旗连锁等民营连锁超市巨头退出舞台的动作,显然也在宣告传统连锁超市“生存空间”正肉眼可见地变窄。
但资本市场向来不缺“逆流而上”的勇士。
据港交所3月20日披露,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信超市”)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绰耀资本为其独家保荐人。据介绍,该公司为一家总部设于扬州的超市及便利店连锁运营商,主要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以 “宏信龙” 品牌经营零售业务及批发业务。
2024年6月,宏信超市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该份招股书失效一个月后,于今年1月24日第二次递表,继续冲刺港股IPO。现如今,伴随着其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其已然离上市的路上更近一步。
然而,这是宏信超市走出行业萎缩阴霾的的契机吗,公司的成长能力又究竟如何?
收入微增+净利下滑,成长瓶颈显著
作为江苏扬州连锁超市龙头之一,宏信超市在扬州算的上家喻户晓的连锁超市品牌。
据行业报告,按销售额计,该公司于2023年在扬州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约为9.1%,于2023年在苏中地区的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约为2.3%,于江苏省超市营运商中排名第20位左右,市场份额约为0.4%。
然而,区域龙头的属性这也意味着宏信超市将面临明显的增长放缓、发展空间有限的成长瓶颈。
据招股书数据披露,收入方面,2021年至2023年,宏信实现收入分别为14.32亿元(人民币,下同)、13.29亿元、14.02亿元,2022年收入规模有所下滑,但基本维持在14亿元附近。至2024年前9月,宏信龙实现收入10.06亿元,同比微增1.8%。可以看到,虽然宏信超市的收入已经颇具规模,但实则收入的增长力已经微乎其微。
而除了收入增长微弱之外,宏信超市的盈利方面也“差强人意”。2021年至2024年前9月,该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508万元、5106.5万元、5160.2万元、2407.8万元,其中2024年前9月净利同比下滑21.13%,期内净利率也维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2.4%、3.8%、3.7%、2.4%。
(数据来源:宏信超市招股书)
事实上,透过收入结构来看,亦能窥出宏信超市陷入成长瓶颈的秘密。
据智通财经观察,宏信龙的收入主要由零售业务、批发业务、经营租赁租金收入,以及餐食供应及销售四大板块贡献。其中,后两者的业务规模均较小,因此,宏信龙的绝大部分收入均来源于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
2021年至2024年前9月,宏信超市批发业务产生的收益分别为5.25亿元、5.12亿元、6.87亿元、5.72亿元,收益占比分别为36.7%、38.6%、49.0%及56.9%;同期其零售业务产生的收益分别为8.89亿元、7.88亿元、6.87亿元、4.18亿元,收益占比分别为62.0%、59.3%、49.1%及41.5%。
就收入贡献而言,零售业务在2023年之前一直是宏信超市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自2023年以后公司的批发业务则渐渐挑起大梁。对此,宏信超市指出,该收入组合变动主要归因于疫情及终止销售烟草产品对零售业务的影响,以及消费者的食品消费行为改变及公司逐渐更专注于批发业务。
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宏信超市这种“以副养主”的业务变动也放映了目前线下零售行业的发展困局。
根据行业报告,中国在线零售额的增长正造成线下零售额下降的趋势。例如,中国在线零售额占社会零售总额比重由2019年末的26.06%增加到2023年末32.72%,在线零售额持续增加,而同时线下零售额占中国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19年底的73.94%下降至2023年底的67.28%,显示线下零售额呈下降趋势。
至此,不难看出,宏信超市虽然是一家区域性连锁超市龙头,但公司面临的成长瓶颈还是较为明显的。
竞争白热化,如何破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民营线下超市如日中天的“河东景象”,眼下也渐渐演变成的线上购物愈发火热、线下零售日渐凋零的“河西景象”
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高端产品和奢侈品需求减少、消费升级与消费结构变化使传统百货商品缺乏竞争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增了大量的购物中心、在线购物便利性至实体商店销售下降等因素的影响,2017–2023年全国范围内的限额以上百货店零售额整体呈下降趋势,2023年中国限额以上百货店零售销售额为2,048亿元,2017–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9.70%。
未来随着便利店、直播带货、电子商务等业态的不断发展,预计2024年–2027年年全国范围内限额以上百货零售额将持续下降,HCR慧辰预计2024E–2027E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5.02%。
不仅如此,伴随着竞争格局的剧变,以宏信超市为代表的区域连锁超市也正在面临多方成长压力。
一是,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生鲜电商)抢占高频消费场景,分流客群(例如盒马);二是大型商超(永辉、大润发)与便利店(7-11、全家)双向挤压,陷入"中间业态困境";三是区域市场面临全国性连锁下沉压力(如华润万家)。
而除了零售业务面临诸多竞争之外,宏信超市的批发业务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容小觑。
根据招股书指出,中国粮油批发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集中化趋势。截至2024年6月,中国共有粮油批发企业317,600家。其中,江苏省约占5.1%,共有16,100家企业。在江苏省内,苏中地区约占15.3%。
鉴于上述行业发展压力,宏信超市也在招股书中积极显露了公司的“破局”动作。
宏信超市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主要业务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增加市场份额,为实现这一目标,计划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及零售店铺数量;通过建立新配送中心扩大仓储能力;通过建立新的中央厨房扩大餐食的加工能力;及加强ERP系统及基础设施系统,提高运营效率。
于最后可行日期,宏信超市直营标超51家,便利店109家,百货店2家,其中49家超市及108家便利店位于江苏省扬州市,2家超市及1家便利店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未来将继续深耕扬州、泰州地区,向高邮、盐城及天长等地区拓展。
除了较为积极的扩店计划外,宏信龙似乎还准备加码预制食品赛道。现阶段,宏信龙已在扬州设有一个中央厨房,具备每日生产1万份午餐和1万份晚餐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宏信龙还计划建立一个新的中央厨房,据测算,新中央厨房亦将具备每日分别生产1万份午餐和晚餐的能力。
综上所述,业务模式相对传统、简单,且具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加之电商和新零售行业的多重挤压,这或许是宏信超市发展空间有限、增长动能不足的关键原因。而这样的表现显然也难以让挑剔的二级市场投资者打起兴趣。因此,对于宏信超市而言,通过自身实力引起二级市场投资者兴趣,其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