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金融市场本以为在“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等关税”之前,华尔街等外资力量可能因关税重压而宣布下调中国股市等“非美国股市”的前景展望或者目标点位,但是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与摩根士丹利默契唱多中国股市。在这两大机构最新发布的中国市场研报中,共同强调中国股市(包含港股与A股)的所谓“拔估值”所主导的上涨行情远未结束,有着“股市牛市旗手”称号的高盛更是强调,海外投资者们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兴趣和参与程度目前已经上涨到近四年最高点。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股市偏向谨慎的摩根士丹利(以下简称“大摩”)今年第二次上调中国股市的指数目标点位,该机构进一步看涨中国股市的核心逻辑在于DeepSeek引爆的中国AI热潮之下企业盈利增长预期持续改善以及对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前景更加乐观。
大摩分析团队将香港基准指数——恒生指数,以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MSCI中国指数和覆盖中国多数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年终目标位分别上调至25,800点、9,500点、83点以及4,220点,分别代表着较上周五收盘点位高达9%、9%、9%和8%的潜在上行空间。
“新的更高指数目标位是由盈利增长预测温和上调和估值目标持续显著提高所共同推动。”这家美国顶级投行在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表示。报告还提到“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前景预测改善”。
大摩指出,MSCI中国指数的整体成分股去年第四季度的整体盈利表现“显示出8%的稳健净超预期”——即8%的净超预期规模,无论是从公司数量还是加权盈利来看都是如此,这是三年半以来MSCI中国指数盈利首次净超预期,结束了此前长达三年半的业绩萎靡。
MSCI中国指数已经步入所谓的“技术性牛市”,该基准指数涵盖阿里巴巴、腾讯、贵州茅台以及长江电力等中国核心资产,当前徘徊于75点附近。
中国股市今年涨势强劲,MSCI中国指数迄今上涨幅度超过20%,表现优于MSCI全球股市基准以及包括美股在内的全球多数股票市场,涵盖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小米在内的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则大涨超25%,其中2月单月涨幅高达18%。这些强于全球股市的涨势主要得益于全球投资者们对中国生成式AI技术进展的乐观情绪,尤其是DeepSeek以及阿里巴巴展现出不输于美国科技巨头们的强大竞争力,以及北京旨在刺激消费和支持整体经济的政策措施。
摩根士丹利还将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测从之前的4%上调至4.5%。此外,该机构将人民币预测修正为2025年年中1美元兑7.35元人民币,今年年底为7.50元人民币,之前的预测则分别为7.50和7.60。“我们一直强调,货币强势是中国股票,特别是离岸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外国投资者的融资成本通常以美元计算,这意味着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相对强势或不太疲软的货币将是一个重要的积极催化剂。”
另一华尔街大行高盛也持类似的看涨观点,该机构预计“中国股票将有更多的基本面因素进行支撑”。
随着中美政策和地缘政治日程在未来几周再次活跃起来,中美贸易关系进展一直是投资者们关注的重点,近日市场本以为外资机构的投资情绪可能因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前而对中国股市等“非美国股市”持谨慎立场,但是大摩与高盛可谓“打头阵支持中国股市”,或许意味着外资机构们认为关税因素可能不会对中国股市今年以来强劲表现,以及盈利预期与估值抬升推动的涨势构成重大威胁。
在国际大行瑞银(UBS)的分析师团队看来,新兴市场对关税影响相对不敏感。瑞银预计,新兴市场(不含中国)上市公司总营收的13%来自美国,而MSCI中国指数仅有3%的营收来自于美国市场。
白宫上周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仍计划从4月2日开始对一些美国贸易伙伴实施新的对等关税。
“东升西降”这一宏大叙事仍在发酵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全球广泛贸易战引发人们对美国经济“滞胀”乃至陷入深度衰退的担忧情绪,这些美国股市的逢低买盘以及更广泛的全球投资者对于“逢低买入”美股愈发犹豫,并且找到了一个估值具备优势、基本面强劲且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的新投资方向:中国股市。
高盛股票策略团队在最新发布的名为《中国已经回归(Global marketing feedback: China is back)》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海外投资者们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兴趣和参与程度目前已经上涨到近四年最高点,中国股市本轮涨势将比去年9月的涨势更加持久。
高盛指出,从目前基本情况来看,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冲击没有其第一任期时那么大,同时,中国以“AI与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行业已经出现结构型增长机遇,以及房地产等传统经济行业已经出现复苏萌芽,这都促使高盛研究团队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与股票市场更为乐观。
高盛指出,海外市场的投资者们普遍认为,对于中国股市的看法和叙事逻辑层面而言,“DeepSeek时刻”可能改变游戏规则。高盛预计,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创造新的就业与收入机遇,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在未来十年使中国企业的每股收益每年增长2.5%,同时使中国股市整体估值提高15-20%,并有可能迎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投资流入。
根据高盛的上涨预期,MSCI中国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在今年仍有上行空间,高盛分析团队已经将MSCI中国指数以及沪深300指数目标点位分别上调至85点及4700点。
长期以来,投资界几乎一致认为,美国的科技巨头们仍然是全球质量最高的公司,它们拥有市场主导地位、惊人的盈利能力和充足的现金储备。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些优势是否早已被反映在当前的股价中?且当前估值相比于2022年历史性的暴跌时期高得多,特别是当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投资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以及估值更具优势且盈利潜力强劲的中国科技巨头们今年以来强势崛起的情况下,这种优势是否正面临威胁。
对于中国股市——即港股与A股市场而言,DeepSeek重磅推出的具备划时代意义的“超低成本AI大模型”带动大模型开始深度渗透至中国各行各业,以及阿里巴巴强劲业绩与阿里所展现出颇具雄心壮志的“人工智能超级蓝图”,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前所未见“牛市催化剂”,而这些投资者本来已经对美国科技股愈发高企的估值感到担忧。
瑞银股票市场策略团队近日表示,随着美国消费者“显露出明显疲态”,这将进一步压制美国股市表现,可能导致标普500指数再跌8%。瑞银表示,就业预期、支出前景及消费者信心等关键指标均已亮起红灯,并且随着分析师纷纷下调未来三至四个季度的盈利预期,该机构预测标普500指数或下探至5300点。截至周三美股收盘,标普500指数收于5776点。
此外,对全球贸易战经济影响的担忧进一步削弱了美国股市的流动性,给机构投资者带来重大麻烦,也可能加剧美股市场的波动。德意志银行汇编的数据显示,以最活跃的合约衡量,标普500股指期货的流动性处于两年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花旗集团流动性指数的五日移动平均线(基于标普500期货交易量)也徘徊在两年来的最低水平附近。
中国股市的估值抬升行情将继续上演
大摩在上述看涨中国股市的研报中表示,预计MSCI中国指数的估值将与MSCI新兴市场看齐,消除长期以来的“中国市场估值折价”。瑞银则指出,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看,沪深300指数目前较MSCI新兴市场指数(不含中国市场)有大约4%的折价,远低于沪深300相当于该MSCI指数高达22%的历史平均溢价。
高盛表示,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持续打压投资者信心以及美股科技股估值,全球股票投资机构们正在积极寻找美国股市以外的替代市场,鉴于中国股市在流动性、估值和多元化方面的吸引力,被视为潜在的资金流向目的地之一。
从指数层面的估值来看,根据LSEG统计数据,即使经历2月以来的大涨行情,香港恒生指数的12个月期限预期市盈率仅仅为7.5x左右(预期市盈率是衡量股票估值的常用预期指标)。作为对比,即使陷入技术性回调行情,“七巨头”占据高额权重的标普500指数的预期市盈率仍然高达20x。
法兴研报显示,中国科技“七大巨头” 的估值溢价已从2021年前的115%降至目前的约55%。仍比过去五年期的平均溢价低约20个百分点。与美国“七巨头”相比,中国科技“七大巨头” 则存在更大程度的估值折价,目前折价大约45%。法兴援引的中国“七巨头”——即腾讯、阿里、小米、比亚迪、中芯国际、京东以及网易。
威灵顿投资管理高级董事总经理,亚洲区投资总监珍妮特·佩鲁马尔(Janet Perumal)表示,在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重新激起投资者们对于中国市场的兴趣之后,中国股票市场今年有“绝对的空间”继续上涨。
“最近从美国市场转向中国市场的投资可能预示着外国投资组合中中国资产比例的复苏,”来自The Global CIO Office的首席执行官加里·杜根 (Gary Dugan)近日表示。“尤其是香港股市的科技巨头们和美国科技巨头们之间的庞大估值差距仍然在为中国科技股带来巨大的上涨潜力。”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