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在全球锂价持续探底的冲击下,天齐锂业交出历史最差成绩单。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130.63亿元,同比暴跌67.75%;归母净利润亏损79.05亿元,同比扩大208.32%,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这份年报揭示了在锂价大幅调整的周期中,资源巨头面临的多重风险。
价格坍塌重击业绩 库存减值压力凸显
2024年锂化工产品价格遭遇“雪崩式”下跌。据年报披露,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从年初的11万元/吨跌至年末的7万元/吨,全年跌幅达36%。
价格暴跌直接冲击公司核心业务:锂矿销售收入同比下滑81.7%至49.78亿元,锂化合物收入下降39.2%至80.75亿元。
更严峻的是,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1.14亿元,其中8.29亿元为澳大利亚二期氢氧化锂项目终止带来的在建工程减值,另有12.85亿元存货跌价损失,反映出高价库存难以消化的困境。
产能扩张遭遇价格寒冬 澳洲项目成负担
在产能布局上,天齐锂业面临“投产即亏损”的尴尬局面。
年报显示,格林布什锂精矿年产能已提升至162万吨,2024年产量141万吨,但化学级锂精矿售价同比下降62%至约700美元/吨。
更值得关注的是,澳大利亚奎纳纳氢氧化锂工厂一期项目虽完成技改,但受制于市场需求,全年产能利用率不足60%。而投资超14亿元的二期项目因“不具备经济性”终止,前期投入转化为沉没成本,凸显海外扩张风险。
毛利率“双杀” 成本错配侵蚀利润
价格下行周期中,公司遭遇“成本刚性”与“售价弹性”的双向挤压。锂矿采选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90.44%骤降至63.71%,锂化合物毛利率更是腰斩至35.21%。
这种压力源于锂精矿定价机制:公司向控股子公司泰利森采购的锂精矿采用“月度定价+主流报价均值折扣”模式,在锂价快速下跌时形成高价原料与低价成品的剪刀差。数据显示,2024年锂化合物营业成本同比激增50.51%,远超收入降幅。
汇兑损失激增 短债压力攀升
偿债能力指标亮起红灯。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减少40%至57.67亿元,而短期借款增长289%至13.14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达28.75亿元。
受澳元、美元汇率波动影响,财务费用暴增55倍至8.99亿元,其中汇兑损失占比超90%。尽管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1%,但流动比率从2.38降至1.52,短期偿债能力明显削弱。
行业寒冬持续 资源龙头如何破局?
当前锂价已跌破部分云母提锂企业成本线,但天齐锂业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中坦言:“行业出清需要时间,2025年供需矛盾仍存”。
面对挑战,公司采取三大应对措施,包括放缓雅江措拉锂矿建设,聚焦格林布什降本;推动奎纳纳工厂客户认证,加速产能释放;拓展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已建成硫化锂中试线。
不过,分析师指出,若锂价长期低于8万美元/吨,公司资源成本优势或被削弱,产能消化与债务管理将成为关键考验。
在新能源产业链估值重构的当下,天齐锂业的这份年报为行业敲响警钟——资源禀赋不再等同于盈利保障,如何平衡产能扩张与市场波动,将成为锂电巨头穿越周期的必修课。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
责任编辑:丁昊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