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决定打一场“硬仗”

蓝鲸财经
28 Mar

 作者丨 新熵 樱木 

“现在是全网教我做 CEO”,在蔚来身陷困局时,李斌正在用更多的信号,稳住军心。而蔚来似乎也到了非常紧要的关头。

从时间线来看,春节期间,特别是过年期间,乐道品牌的销量不及预期,似乎是本轮蔚来困局最早的起始点。作为蔚来寄予希望走量车款,乐道l60价格在14-20万区间,代表着高端品牌向下降维打击的存在,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春节之后,乐道上线量呈现出了一定的颓势,在周榜上一度跌出前十,低价没有换来销量,曾经被称为“爆单”的产品,如今成了蔚来困局的导火索。

另一方面,同行的衬托,似乎助推放大了舆论对蔚来的质疑,春节之后,无论是小鹏的mona03,还是小米、零跑,甚至问界品牌的快速上量(包含预定),都让蔚来的处境相当尴尬。李斌坦言,别人都考上名校了,我们却还在复读。

负反馈开启了加速的时候,李斌开始了行动,先是置顶了离职员工的文章,并对外释放信号称“每一分钱投入都要听到回响”。

随后,在3月23日,召开沟通会,分别从运营降本、如何盈利、新产品计划等多个方面,给市场增强信心,蔚来股价曾单日一度飙升17%。

从对话来看,李斌调快了,蔚来盈利预期的节点,从最初设定的2026年,提前到了今年Q4,而从体感上来看,李斌并非外界传言中,脱离一线的CEO。非常详细的论述了,蔚来盈利的路径,产品规划、以及自身的强点优势。

而颇为有趣的是,“互联网编外CEO们的疑问”,似乎也得到某种程度的解答。蔚来与李斌非常肯定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理性上来看,蔚来仍有许多势能和独特性,比如在30万以上的车型中占有高份额,以及独树一帜的换电,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都是其较为深的壁垒。但另一方面,蔚来的问题确实很多,比如卖车问题,多品牌兼容问题,亏损问题,外部竞争问题等。但与外界产生预期差的是,蔚来并非一意孤行、没有考量的发展,而是经过慎重思考后的慎重决策。

蔚来变革的道路,似乎注定崎岖,能否复制小鹏式的成功,似乎仍需要更大的努力,但值得肯定的是,李斌无疑已经做好了准备。

蔚来正在掀起风暴

蔚来舆论的压力,几乎可以从乐道的走势上看出端倪。

在 2024 年广州车展上,乐道总裁艾铁成公开表示,乐道 L60 要在2024年12月交付破万,2025年1-2月冲击1.5万辆、3月交付破2万辆,如果做不到就“下课”。而乐道在初期的爬坡之后,12月完成破万交付,但随即调转方向,据公开数据,乐道 L60 在2025年1月交付5912辆,2月交付4049辆,截至3月19日,3月累计订单仅6200辆,距离2万辆的目标有较大差距。

而舆论的攻势,也随着乐道的表现,逐渐开始放大,从管理,到产品路线,从财务,再到竞品,“编外CEO们”几乎将蔚来的问题一一列举。而另一方面,似乎这样的声音并非只在外部,在36氪的报道中,蔚来一名销售表示“每天工作都很充实,就是没时间卖车”。

2月25日,积攒的情绪,被一封离职员工留言给点燃,根据报道显示,一名即将离职的蔚来员工“小小蜗牛”在蔚来内部论坛“Speakout吐槽”发布长文,提出十条建议,呼吁公司应尽快从务虚转化为务实,以市场为导向,直面现实。

随后,李斌在评论区实名回复:“谢谢大家的建议,提升全员经营意识,从我自己做起。”评论中不乏对蔚来现状言辞激烈地批评,甚至直接质疑李斌。

但这篇长文不仅在热门区置顶,还通过飞书推送给了全员。一位接近蔚来管理层的人士称,是李斌主动置顶并推送了文章。“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形成共识和行动,蔚来必须直面挑战,加速改变。”

李斌的动刀其实来的很早,算账是最典型的特征,开年以来,李斌组织了多轮内部会议,向团队强调形势的严峻程度,复盘工作得失,要求提升经营意识。而从动作上来看,对组织进行CBU化考核是本轮蔚来变革的一个重点。

CBU简而言之,就是将公司所有经营工作拆分为多个的“基本经营单元,每个单元都必须建立明确的ROI(投入产出比)指标和业绩奖惩制度。对应到实操层面,就是每个部门都要单独结算成本,花费、即将要花费的成本。与之前的“预算制”,CBU化显然是颗粒度更细,管理精度提高的产物,用蔚来内部的话来说,“新的机制要求,每一分钱投入都要听到回响。”

而另一方面,蔚来的形象似乎也在经历180度大转弯,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蔚来内部流传颇广的在汇报时,李斌对下属拿价值观掩盖经营问题的态度:“不要扯淡,价值观这个事情,是用来要求自己的,不要用价值观掩盖经营没有做好。一谈经营就扯价值观,扯这干什么?”

而另一个硬性指标,则更加直接,即李斌不断对外界宣扬的,四季度蔚来盈利,李斌在对话中坦言“蔚来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在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今年蔚来的九款新产品将陆续交付,到四季度,我们的销售服务网络和换电站的建设也会基本完成阶段性布局。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四季度不能如期盈利,对整个公司的长远发展、商业模式都将是非常大的考验,所以我们必须实现四季度盈利。”

方法确定,目标清晰,创始人决心强,蔚来虽然经历一场变革,但也同时给了市场较强的信心,二级市场反馈最为明显,以单日17%的涨幅收官,但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意识到这样的改变,是一个中长期工程,蔚来的股价逐步开始回落。而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也许今日高调变革的蔚来,正在掀起新能源厂商,最大规模的一次进化。

放弃速胜论,开打加时赛

从外界的认知来看,2024年11月李斌在蔚来10周年庆时的讲话,是一个很明显的转折。在公开资料中,李斌在这场演讲的结尾,罕见地说到了“从汽车行业来讲,十年其实很短;那些百年企业是经历九死一生、大浪淘沙筛出来的公司,每家公司都有非常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这与之前,蔚来喜欢与传统车企相竞对的情况,可以说是大相径庭,2022年nioday时,李斌声称竞争对手就是油车,内部目前定下的明年目标是超过雷克萨斯,在更早年,蔚来宣称超越宝马的体验。

而这样改变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蔚来意识到,新能源与传统汽车品牌的平衡点正在临近,“大家都放弃了速胜论,而转头开始准备打更加激烈的加时赛了。”

拥有类似观点的人,在新势力中并不在少数,小鹏创始人何小鹏在访谈中也表示,大家都以为他从ICU到KTV了,其实没有,只是从ICU的病床上走到了门口。

而对于新势力而言,面对他们的则是,与主流车企硬碰硬的“阵地战”。行业内分析人士曾指出“当新势力踏入主流车企的势力范围之后,各项能力都在逐渐拉平,主流车企依托供应链优势,大家没有高维与低维,主流车企将进入反击时刻。”

而回到蔚来本身,这场加时赛,似乎对于它而言,更是像是一个机会。首先,此刻回头看,蔚来似乎仍然占据着新势力中,甚至整个新能源车企中高端品牌的心智,车型众多,且大多高于30万,让蔚来的立足点更高。这部分市场从市场格局来看,是BBA的核心区域,而以这个视角来对比,蔚来仍然是新势力中,表现较为出色的。

而对比来看,无论是换电,还是牛屋,蔚来确实做到了独特性与差异化,这份体验也让蔚来收获了大量的忠实粉丝。

但另一方面,蔚来的前期的顺利,也让其组织扩张过快,行业内的共识是,蔚来此刻同时打着太多场战役,从走量的乐道,到换电的普及,从高端旗舰的et9到旨在国际化的萤火虫,当然,还有自研电池,手机等等,战线拉的过长,让蔚来焦点模糊,逐渐失焦。而疲于应战,总是让蔚来的势能难以聚焦。

典型的案例就是,对于蔚来的采购“浪费”特质的放大,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关于蔚来牛屋一瓶洗手液300元,一把椅子7万块,牛屋成本4000万等夸张数字,叠加庞大的亏损额,以及频繁的融资,蔚来的品牌形象,直线掉落,但从近日,李斌与秦力洪的回应中可以看出,这些不过是被放大的“谣言”。

▲图/蔚来牛屋

而要阻止这种势能的发展,蔚来必须兑现的则是,四季度的盈利预期,而从李斌的逻辑来看,从宏观上的逻辑非常清晰,销量、毛利、费用,归根到底就是一个简单的算账。李斌在访谈中的解释则更为简洁,“四季度从销量来讲,可以预期四季度所有新车进入稳态期,它的销量还是可以用合理的方式去展望。毛利的话,随着降本的措施,四季度也是一个好体现的时间点。费用控制是主要挑战,我们肯定要把去年的费用降下来。在研发方面,我们基本会保持稳定,主要是销售和管理费用会降下来。”

尽管有诸多担忧,但对于蔚来而言,接下来的9个月,可以说是,生死时速,那么有哪些关键战役需要打呢?

关键战役该怎么打

当李斌聊起对待增程的态度时,似乎仍然可以看出一丝“不服气”。

“如果大家看过去三年,增程的大 SUV 卖得都特别好,还是这个逻辑:中国的税制没有限制市场把增程或者插混车型做大。如果是油车,肯定会涉及发动机的排量问题、消费税问题,搞那么大排量,你的消费税就回不去了,但增程反正他就是1.5T的排量,也只交很少的消费税。车越做越大,而且增程车的布置也需要把车做大。”

而如何对抗增程的成功,则是李斌必须回答的问题。从销量上来看,中高端增程当下是蔚来的主要竞争对手,从周榜来看,理想与问界的销量都远高于蔚来,分别把守着新能源30-50万价格带,而蔚来手中的牌,虽然多,却存在着不确定性,新版“5566”以及乐道的大型车,从某种程度都能发起攻势。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一款或者多款的爆发。

从李斌后来的布局来看,似乎对这一战役充满了底气“今年上海车展时,我们会让大家看到一款真的符合中国大 SUV 用户的日常使用场景,而且充分利用了纯电的优势的新车,它还有我们蔚来的这些技术创新集成带来的优势。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期待一下,我对它的销量非常有信心。”

除了对增程的战役之外,李斌更加强调的其实是内部的降本,而这其中的关键,似乎在于研发,观察蔚来的舆论场,很容易得到一个共识,研发一停蔚来立马盈利,甚至有媒体声称,蔚来的财务基本公式,即整车毛利润=管理+营销费用,亏损=研发费用。

而在李斌的回答中,研发的效果似乎正在显现,“蔚来的自研芯片可以完全平替英伟达Thor,某些方面甚至更强,是全球首颗车规5纳米智驾芯片,性能非常精准、先进。”

▲图/蔚来自研芯片神玑NX903

蔚来能否逆袭, 从某种程度来说,既需要战略定力,更要刀刃向内的勇气。

在全员经营意识的渗透下,从换电站的 “县县通”到研发费用的原子级拆分,从供应链的透明化到销售线索的成本核算,蔚来正用互联网式的精细化管理重构汽车产业逻辑。

但市场不会等待故事的展开。在增程式 SUV 的围剿与新势力的贴身肉搏中,蔚来必须在九个月内完成销量大幅增长、毛利率回升、费用腰斩的三重跨越。这既是对李斌“结硬寨打呆仗”战略的终极考验,更是对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天花板的极限冲击。

当股价在 17% 的暴涨后归于理性 ,当“编外CEO们”的质疑声渐次平息,这场生死时速的答案,或许就藏在每一个战役的成败之中,当然,在新能源江湖的牌桌上,从来不乏逆袭的传说,而蔚来是否会是下一个。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