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为何不爱喝茶?

斑马消费
Mar 28

3月初,西湖龙井核心产区还未开采,直播间里龙井茶已经热销一片。这些龙井茶来自何处,为什么这么早就上市?

事实上,龙井茶广义产区庞大,每年总是非核心产区抢先上市,几百元一斤的价格,很容易让人以为喝到了正宗西湖龙井。

正是各种误区的存在,导致茶行业始终缺乏透明度,无论价格,还是品质,普通消费者很难取到真经。

这也让茶行业,一直不太受资本市场的待见。

资本不爱喝茶

没有人会拒绝一杯茶香,但资本不待见传统茶企。

梳理公开信息发现,过去3年,涉传统茶企融资事件寥寥无几,2024年,仅有两宗,分别为福建茶企闽东红和袋泡茶品牌茶里,其中,闽东红赴美上市融资金额为700万美元。

澜沧古茶2020年冲刺A股之前,投资机构仅有景迈新实业和福思投资,2018年分别投资1580万元、950万元。2019年,浚泉信本、共青城凯易恒正分别投了2000万元和2990万元,2021年转身奔赴港股时,新余信中合火线入股。

中国茶叶消费市场近7000亿元,规模并不小,但A股几乎没有一家纯正的茶企。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茶企在根上的问题没有解决,一是产品、品质及价格不透明;二是产区及茶品类多且难标准化,在资本市场很难讲出好故事。

2020年6月,中国茶叶首冲A股,在披露招股书后马上收到证监会问询的69个问题,涉及冲刺IPO前分红、国企改制以及股东等诸多事项,每个问题都是一张超难的考卷。近期,公司主动撤回申请,IPO审核终止。至此,茶企冲击A股全线落空。

澜沧古茶顺利登陆港股,坐上普洱茶第一股的交椅,但上市以来股价大跌、业绩大变脸以及人事巨震,让市场触目惊心。

茶行业重资产投入、周期长,茶企内控以及财务制度等,也让资本对其避而远之。

2021年7月,龙润茶因披露失实、内控缺陷等被联交所强制退市。该公司在2009年借壳龙发制药上市,是国内最早登陆资本市场的普洱茶企业。两年后,天福才登陆港股。

新三板是茶企的集中地,高峰期有不少于20家大小茶企。不过,这些公司普遍收入规模不高,还时常“生事”。比如,主营福鼎白茶的白茶股份2015年挂牌新三板,2019年就因虚增2017年利润东窗事发,后又发生贷款逾期、人事振荡等状况,2022年被摘牌退市。

近十多年里,不少传统茶企憧憬A股,铁观音集团、杭州龙井茶业集团、四川竹叶青等都曾计划上市,但至今没有公开消息。

市场供大于求

中国茶企生产出来的茶叶,主要以内销为主。但是,产供销失衡的局面已存在多年。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分别为318.10万吨、333.95万吨和345万吨,同期内销总量分别为239.75万吨、240.50万吨和241.3万吨,内销均价分别为141.62元/千克、139.2元/千克和135元/千克。

内销业务量增下跌,出口业务同样备受考验。去年,中国内地茶叶出口量37.41万吨,同比微增1.79%,均价降幅高达19.83%,为3.79美元/千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茶叶、八马茶业以及澜沧古茶冲刺IPO时,无疑例外地提出募资扩张产能的意图,如何消化新增产能,就成为监管层问询的重点之一。

据招股书,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中国茶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8.71%、61.60%、71.43%和75.49%,尽管产能未完全饱和,但公司还是计划拿出约2.90亿元募资,用于云南普洱茶的扩能。

实际上,公司存货规模增长趋势明显,2022年上半年存货账面价值16.55亿元,占比总资产的52.07%。其中,2022年上半年存货同比增长7.49%,主要是规模扩大,采购原材料的增长。

撤回IPO后,中国茶叶曾对外给出一个较为体面的理由,即顺应战略调整和深化内部改革发展需要。

存货高企,影响资金流动,而且还会增加跌价风险,以至于变现净值降低,进而影响业绩。

2024年上半年,澜沧古茶存货规模为9.09亿元,占其总资产的55.36%。相比其他茶类,普洱茶产品比较特殊,行业里有最佳品饮期为3年的说法,如果超越这条红线,存在减值风险。

为了尽早卖出茶叶,澜沧古茶线上线下火力起开,但对产品规划和价格管控的缺乏,导致去年对线下门店经营产生了冲击。

随着库存商品规模的增长,八马茶业存货价值逐年增长。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个月,存货的账面值分别为4.40亿元、4.36亿元及4.61亿元。

非标产品生意

茶叶制作从产地种植、采摘、制作、挑选到成品,工序多且复杂,呈现出来的味道往往也不太一致,甚至每一家茶厂生产出来的都有所差异。缺乏行业统一的标准,且散而乱。

和茶叶一样,咖啡也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同样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过,咖啡普遍可以用拼配来平衡品质,与各产区咖啡豆可以形成互补效应。立顿也借鉴了这种方法,将茶叶做成袋泡茶产品,得以行销全球。

但是,袋泡茶并没有成为中国茶饮市场主流。这也间接说明,袋泡茶在解决茶叶产品标准化过程中,并不是最好的答案。

梳理发现,八马茶业、澜沧古茶、天福,甚至包括新茶饮行业里的奈雪、喜茶们,曾都推出过袋泡茶产品,其主要作用仅仅在于迎合部分市场需求,无论销量,还是推广,各家常规产品还是主流。

中国消费者对茶叶的饮用,更看重泡茶的仪式感和庄重感,原叶茶的形态,远比一包袋泡茶闷在杯子里雅趣多了。

杜国楹从电子产品跨界茶行业后,像一条鲶鱼,搅动了这潭死水。他用小罐茶重新定义茶,将茶由农产品、土特产的定位,向快消品转型,一罐一泡的形式,加上定位商务礼品属性,颠覆了茶叶的传统印象。

为尽快在茶圈实现突破,小罐茶砸钱开路,高举高打。公开报道统计,2015年之后3年里,小罐茶及子公司黄山小罐茶营销投放支出高达2.7亿元,仅2018年就花掉1.47亿元。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小罐茶价格贵,但实际赚不了多少钱。杜国楹2019年接受虎嗅专访时透露,其实际仅净利率5%。

在茶行业里,热衷营销的还有八马茶业。从茶中奢侈品、商政礼节茶,再到“认准这匹马,好茶喝八马”的品牌认知迭代升级,公司不断在调整定位。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前9月,其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6.17亿元、6.81亿元和5.20亿元,占公司收入的33.94%、32.09%和31.57%。同期,净利率维持在9%-13%区间。

天图资本自2013年投资八马茶业,一路陪跑至今,仍没到收获期。天图资本投资人冯卫东曾感叹,茶叶产品只有标准化,和服务结合好,才有讲出好故事的可能。

责任编辑:栎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